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锁骨下动脉

锁骨下动脉 锁骨动脉(subclavian artery)右侧起自干,左侧起自动脉弓,出胸廓弯向外,在锁骨与第1肋之间通过,到第1肋外缘处移动脉。1、锁骨动脉锁骨动脉是上肢的动脉干。右侧起自干,左侧直接起自动脉弓。它们分沿左右尖的侧上,然后斜越胸膜的前面出胸廓到颈部,呈弓状向外侧,依次斜角间隙、锁骨中点下和第一肋的上面达其外缘移动脉进入腋窝。锁......
目录

解剖结构:

锁骨下动脉1、锁骨动脉

锁骨动脉是上肢的动脉干。右侧起自干,左侧直接起自动脉弓。它们分沿左右尖的侧上,然后斜越胸膜的前面出胸廓到颈部,呈弓状向外侧,依次斜角间隙、锁骨中点下和第一肋的上面达其外缘移动脉进入腋窝。

锁骨动脉全程以前斜角为界分为三段:由起点至前斜角缘为第一段,位于前斜角的为第二段,余为第三段。第一、二两段的后下胸膜尖相邻,第二、三段的外上丛相邻。锁骨动脉的前下有同

从胸锁关节上缘至锁骨中点作一条凸向上的弓连线,其弓的最高点位于锁骨约1.5厘米,此线即为该动脉的体表投影。当上肢外伤时,可在锁骨上窝的中点处,将锁骨动脉向下压于第1肋的上面进

锁骨动脉要运送液至上肢外,沿途还发出分支分布于头颈部器官和胸壁。但其分支数常不固定,其中常见的分支有椎动脉胸廓动脉,甲状颈干、肋颈干和颈横动脉等4~5支。

2、锁骨

锁骨是上肢带的组成部分,为连结胸骨的“S”细长,横架于胸廓前上,位于皮下,它的全长都能触摸到。锁骨没有骨髓腔,是胎儿首先发生化的,是膜

锁骨是上肢中与中轴骼相连结的,它起着撑杆作用,将上肢撑离躯干,扩大人的视野,增大上肢的活动范围和提高上肢的劳动效能。

锁骨侧钝胸骨端,它与胸骨柄的锁切迹相关节。外侧端扁宽称肩峰端,它与的肩峰相关节锁骨的外侧1/3上下扁平凸向后,侧2/3呈三棱凸向前。上面光滑,下面粗糙。

锁骨是体最常发生骨折锁骨中1/3与外1/3交界处是最薄弱部位,人跌倒肩或手着地时,向躯干传递的暴力大于该薄弱部强度时即发生骨折

中国人锁骨长度男性为14.6~14.7厘米,女性为12.9~13.3厘米。

锁骨下动脉的形态学结构及其周围结构:

锁骨动脉为一对粗大的动脉干。左侧直接起于动脉弓,右侧在右胸锁关节上缘的后起自干。因此,左锁骨动脉较右侧的稍长。左锁骨动脉起始较为恒定,据统计,约99.8%直接起于动脉弓,只有0.2%与颈总动脉成左干起于动脉弓。右锁骨动脉98%起于干,2%直接起于动脉弓。右锁骨动脉异常起始于动脉动脉部的情况,与右侧神经程变异有密切系。这种起始异常的右锁骨动脉多数食管的后,也可气管的后或前。有时,还可与右位动脉弓伴同出现,成一“管环”。这种起始异常的个体,在临床上可能压迫食管气管呼吸困难困难。左、右锁骨动脉沿两侧,斜越胸膜的前面,出胸廓到颈部,第1肋上面穿过斜角间隙,呈弓弯向外,至第1肋外缘,移动脉。临床上常以前斜角为界,将锁骨动脉分为3段:从起始处至前斜角侧缘为第1段;位于前斜角后面的部分为第2段;自前斜角外侧缘到第1肋骨外侧缘为第3段。由于左、右起始不同,所以两侧锁骨动脉第1段的过和毗邻系也不完全一样。自胸锁关节锁骨中点画一条弓向上的线,即代表该动脉的体表投影,该弓的最高点不恒定,一般是在锁骨1.2cm左右。锁骨动脉的分支变化很大。国人锁骨动脉的分支情况,可分为5个类型及22个分型。其中的4个独立分支的第2型(39.3%)和5个独立分支的第3型(32.7%)较为多见。胸骨动脉直接和间接的分支有椎动脉胸廓动脉甲状腺动脉、颈升动脉、颈浅动脉、肩动脉、颈横动脉、颈深动脉和最上肋间动脉等9支。这些分支的若干支组成甲颈干和肋颈干。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颈内动脉

下一篇 腋动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