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膜
内容简介
浮躁,饥渴,人人自危,让这个时代的文字变得不再纯粹。在这个同时,文学转型走向市场化,令很多作家彷徨纠结,拷问自己生存的意义,或许这将撼动生命的底蕴,我们都应该有所担当,文学应该为当今时代做点什么呢?
我很自然想到了医学上术语网膜,在这里我就权当是覆盖在全身各部位、各关节的保护膜吧。怎么能让网膜起作用,且又不受伤害,在金钱荣誉之外看穿 文化市场呢。这真的是个难题,很多作家转型为不解,不困惑,不纠缠,养成了一种慢性病。如何能从性格、思想、生活态度中突围出去,那就要敢于担当自己的灵魂。我想到了给这本书起名叫《 网膜》,其寓意所在就是责任和使命。同时也意指网络这层虚拟的膜,无论在生活中还是网络上,老狼都愿与读者朋友真诚相交。 这本书主要收录我的杂文精选,有近几年的读书心得,文化评论,还有一部分跟教育有关的文章,因为我有个女儿,我也留下了很多文字。我知道我的文章不是太深入,也达不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但请相信我是用心在写作,有感而发,并不是为了去迎合别人的口味,写的都是真实的感受和心得。让那些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概念随风远去吧——把心灵放飞。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梁迎春,网名老狼,曾用名大梁、迎春发表文章。瓦房店市文艺家联合会理事、瓦房店市 作家协会会员、大连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词协会会员。原创文字至今约六七百万字,散见全国各地报纸、杂志、书刊、网络平台等媒体,多次在全国性征文中获奖。
作品评论
2014年4月,瓦房店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大连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词协会会员、青年作家梁迎春(笔名:老狼)创作的杂文集《网膜》由北京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梁迎春继散文集《活在当下》之后推出的又一部新著。梁迎春杂文集《网膜》为145×210mm开本,8印张,约180千字。第一部分为影视书评、痛自创艾;第二部分为文化时评、经斜定位;第三部分为教育微细、演绎推理。 梁迎春在杂文集《网膜》中的影视书评、文化时评部分,针对当今娱乐、文化等进行了客观而独到的褒贬。如对文学应该为当今时代做点什么的分析中,作者认为写作要有真实的情感流露,并兼有真善美的使命,要给读者以智慧的启迪,共同探索有价值的人生。 在弘扬中医药文化方面,作者认为要正确处理继承和发扬的关系,并时刻磨练自己如同中药的炮制,才能掌握药物的升降浮沉,这与读书和做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教育方面,作者也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如要求孩子读书,要从读自己开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三字经》进行删减不如加以补充, 素质教育应该全面推进,在亲子教育方面应多倾听一下孩子的心声…… 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述:“浮躁,饥渴,人人自危,让这个时代的文字变得不再纯粹。在这个同时,文学转型走向市场化,令很多作家彷徨纠结,拷问自己生存的意义,或许这将撼动生命的底蕴,我们都应该有所担当,文学应该为当今时代做点什么呢? 我很自然想到了医学上的术语“网膜”,在这里我就权当是覆盖在全身各部位、各关节的保护膜吧。怎么能让网膜起作用,且又不受伤害,在金钱荣誉之外看穿文化市场呢?这真的是个难题,很多作家转型为不解、不困惑、不纠缠,养成了一种慢性病。如何能从性格、思想、生活态度中突围出去,那就要敢于担当自己的灵魂。我想到了给这本书起名叫《网膜》,其寓意所在就是责任和使命。 梁迎春杂文集《网膜》是一部呼唤人性回归、道德提升的杂文集。作者文笔辛辣、含蓄,又不乏简洁、朴素,能够在凝炼与幽默中,使人认识到了文学的使命、生活的责任,从而明确正确的人生态度,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 正能量。 瓦房店报编辑记者何斌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