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肛管

肛管是消化道的末端,上自齿线,下至肛缘,长约3 ~4cm。有人将管上界扩展至肛管直肠环平面,称外科舡管。肛管的前会阴体相连,在男性,借会朔体与尿道膜部、尿道球部和尿生殖隔后缘相邻;在女性,借会阴体与阴道阴道下1/3部相邻。后借肛尾韧带连于尾;两侧为坐直肠窝,周围有肛管、外括约、联围绕。1.面观肛管有6~10条纵向的粘膜皱壁,称肛柱。平肛柱上端的环线,即肛直肠线。相......
目录

形态

1.面观肛管有6~10条纵向的粘膜皱壁,称肛柱。平肛柱上端的环线,即肛直肠线。相邻肛柱下端之间呈半月的粘膜皱襞,称肛瓣。肛瓣与相邻肛柱下 端围成的小隐窝,称肛窦。肛窦向上,窦常有粪屑,感染后易致肛窦炎,严重者可成肛瘘或直肠脓肿等。通过肛柱下端及肛瓣的边缘连成锯齿状的环线,称齿状线或肛皮线 。此线上、下覆盖的上皮、液供应、淋巴流以及神经分布完全不同,临床上有实用意义。齿状线稍下有一呈环状隆起的光滑区,称肛梳,因其上皮深面 含有静丛,故活体上呈浅蓝色。肛梳的下缘为一条略呈波浪的线,称白线,肛门约1.5cm。临床检查时可触到的浅沟即白线,亦称括的间沟,为肛门、外括约的交界处。 肛管粘膜及皮下的静成丛,可因流不畅而淤积,以致张成。位于齿状线以上者为内痔,位于齿状线以下者为外痔,若跨越齿状线上、下者为

2.肛门肛门为肛管末端的,相当于尾尖下4cm处,通常呈矢状位纵裂。由于肛门括约的紧缩,肛周的皮肤成辐射状的皱格,含汗腺和皮脂腺。

3、肛管是消化道的末端,上自齿线,下至肛缘,长约3 ~4cm。有人将管上界扩展至肛管直肠环平面,称外科舡管。肛管的前会阴体相连,在男性,借会朔体与尿道膜部、尿道球部和尿生殖隔后缘相邻;在女性,借会阴体与阴道阴道下1/3部相邻。后借肛尾韧带连于尾;两侧为坐直肠窝,周围有肛管、外括约、联围绕。肛管层在头侧是移上皮,尾侧是鳞状上皮,表面光滑色白,没有汗腺、皮脂腺1莉毛囊。如手术中切除过多,可能导致肛管皮肤缺损、膜外翻和黏液外溢。肛管是连接直肠与了的性通道,由向外分五层:黏膜层、黏膜下层、肛门括约、联和肛门外括约

特殊结构

肛门括约

肛门括约位于肛管周围,包括肛门括约与肛门外括约

(1)肛门括约:为直肠壁的环层在肛管处明显增厚成,属于不随意。仅有协助排便的作用,无括约肛门的功能。

(2)肛门外括约:为环绕肛门括约周围的横纹纤维所在位置,又可分为皮下部、浅部及深部。

1)皮下部:位于肛管下端皮下,束呈环,前附着于会阴,后附着于肛门下端应下及肛尾韧带。手术损伤或需要切断此部时,不致大便失

2)浅部:位于皮下部深面,束围成,前附着会阴,后附着于尾下部及肛尾韧带

3)深部:位于浅部上,环绕肛门括约直肠壁纵层的外面。其深部的纤维与耻直肠相融成较厚的环束,前有许多纤维互相交织,并与会阴浅 横相接,在女性更为显著。后纤维多附着手肛尾韧带。由肛门外括约的浅、深部,耻直肠,肛门括约以及直肠壁纵层的下部等,在肛管直肠处的外围,共同构成的强大环,称肛直肠环。此环 对括约肛门有重要作用,手术时若不慎被切断,可大便失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直肠

下一篇 消化腺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