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
详细释义
读音 | 词性 | 释义 | 英译 | 例句 | 例词 |
---|---|---|---|---|---|
yá | 名词 | tooth | |||
tooth | |||||
特指象牙。 | ivory |
沈德符《野获编补遗·玩具·印章》:“其私印用牙,始于宋时。” | |||
〈文言〉旗名。 |
狄君厚《介子推》第三摺:“兀的是还你魂的高车驷马。那的是取你命的大纛高牙。” | 牙旗 | |||
古称军中长官住所。 | |||||
古代官署的称呼。后多作“衙”。 | |||||
牙子,旧时指介绍买卖从中取利的人。 | broker | 《旧唐书·食货志下》:“有自贸易不用市牙者,验其私簿,无私簿者,投状自集。” | |||
古代对西北少数民族王庭的称呼。 | |||||
〈文言〉小孩子。也作“伢”。 | child | 《后汉书·崔駰传》:“唐且华颠以悟秦,甘罗童牙而报赵。” | |||
〈文言〉牡,雄性牲畜。 | |||||
(Yá)姓氏用字。 | |||||
动词 | 〈文言〉咬。 | 《战国策·秦策三》:“投之一骨,轻起相牙者,何则?有争意也。” 扬雄《太玄·争》:“两虎相牙,知掣者全。” | |||
〈文言〉扎营;驻军。 | |||||
bud;sprout | 《后汉书·蔡邕传》:“利端始萌,害渐亦牙。” | ||||
形容词 | 〈文言〉幼小。 | ||||
量词 | 〈文言〉用于丝,线、须、发等。 | ||||
yà | 名词 | 〈文言〉车辋,车轮的外周部分。 | 《周礼·考工记·轮人》:“毂也者,以为利转也;辐也者,以为直指也;牙也者,以为固抱也。” |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古文牙。
说文解字注
壮齿也。
段注:壮各本譌作牡。今本篇、韵皆譌,惟石刻《九经字样》不误,而马氏版本妄改之。【士部】曰:壮,大也。壮齿者,齿之大者也。统言之皆偁齿,偁牙。析言之则前当脣者偁齿,后在辅车者偁牙,牙较大於齿,非有牝牡也。《释名》:牙樝牙也。随形言之也。辅车或曰牙车,牙所载也。诗谁谓雀无角,谁谓鼠无牙,谓雀本无角,鼠本无牙,而穿屋穿墙似有角牙者然。鼠齿不大,故谓无牙也。东方朔说驺牙曰:其齿前后若一,齐等无牙。此为齿小牙大之明证。
象上下相错之形。
段注:五加切,古音在五部。
,古文牙。
广韵
牙,牙齿。又牙旗,《吴志》曰:“孙权因瑞作黄龙大牙,常在军中,诸军进退,视其所向。”又姓,《风俗通》云:“周大司徒君牙之后。”五加切。七。
康熙字典
古文:
《唐韵》五加切。《集韵》《类篇》《韵会》《正韵》牛加切,并音芽。齿也。《说文》:牡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易·大畜》:豶豕之牙。
又《诗·周颂》:设业设虡,崇牙树羽。疏:栒之上刻为崇牙。以锯齿捷业然,故谓之业牙,卽业之上齿也。《礼·明堂位》:殷之崇牙。
又《周礼·春官·典瑞》:牙璋以起军旅,以治兵守。注:牙璋,瑑以为牙,牙齿兵象,故以牙璋发兵。
又《集韵》:旗名。张衡《东京赋》:牙旗纷。注: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饰之。
又《韵会》:立于帐前,谓之牙门。《后汉·公孙瓒传》:拔其牙门。
又《史记·东方朔传》:远方当来归义,而驺牙先见,其齿前後若一,齐等无牙,故谓之驺牙。
又与芽通。《前汉·金日磾传》:霍氏有事萌牙。注:师古曰:萌牙者,言始有端绪,若草之始生。
又《集韵》语下切,音雅。车罔。
又《集韵》鱼驾切《韵会》:五驾切,音讶。《周礼·冬官考工记·轮人》:牙也者,以为固抱也。注:牙读如讶。谓轮輮也。疏:讶,迎也。此车牙亦輮之,使两头相迎,故读从之。
又《唐韵正》:古音吾。《诗·小雅》: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
字源演变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规范提示】左上角不封口,第二笔㇗(竖折)一笔写成。
【写法】横笔居上偏右,㇗(竖折)的竖段略向左下斜行,横段写在横中线上侧,右端超出横。亅(竖钩)钩部在竖中线;撇的撇尖超出上部。
音韵方言
音韵汇集
时代 | 声韵系统名称 | 韵部 | 声母 | 韵母 |
---|---|---|---|---|
先秦 | 高本汉系统 | ŋ | ɔ | |
王力系统 | ŋ | ea | ||
董同龢系统 | ŋ | ăɡ | ||
周法高系统 | ŋ | raɣ | ||
李方桂系统 | ng | rag | ||
西汉 | ||||
东汉 | 歌 | |||
魏 | 歌 | ra | ||
晋 | 歌 | ra | ||
南北朝 | 宋北魏前期 | 歌戈麻 | rɑ | |
北魏後期北齐 | 麻 | a | ||
齐梁陈北周隋 | 麻 | a | ||
隋唐 | 拟音/高本汉系统 | ŋ | a | |
拟音/王力系统 | ŋ | a | ||
拟音/董同龢系统 | ŋ | a | ||
拟音/周法高系统 | ŋ | a | ||
拟音/李方桂系统 | ng | a | ||
拟音/陈新雄系统 | ŋ | a | ||
字头 | 小韵 | 韵摄 | 声调 | 韵目 | 声母 | 声类 | 等第 | 清浊 | 反切 | 拟音 | ||
---|---|---|---|---|---|---|---|---|---|---|---|---|
广韵 | 假 | 平声 | 下平九麻 | 疑 | 二等 | 次浊 | 五加切 | ŋa | ||||
集韵 | 假 | 平声 | 下平九麻 | 疑 | 二等 | 次浊 | 牛加切 | ŋɪa | ||||
雅 | 假 | 上声 | 三十五马 | 疑 | 二等 | 次浊 | 语下切 | ŋɪa | ||||
讶 | 假 | 去声 | 四十祃 | 疑 | 二等 | 次浊 | 鱼驾切 | ŋɪa | ||||
韵略 | 平声 | 麻 | 牛加切 | |||||||||
增韵 | 平声 | 麻 | 牛加切 | |||||||||
上声 | 马 | 语下切 | ||||||||||
去声 | 禡 | 五驾切 | ||||||||||
中原音韵 | 阳平 | 家麻 | 影 | 齐齿呼 | 全清 | ia | ||||||
中州音韵 | 平声 | 家麻 | 移加切 | |||||||||
洪武正韵 | 平声 | 十五麻 | 疑 | 五 | 次浊 | 牛加切 | ŋa | |||||
哑 | 上声 | 十五马 | 疑 | 五 | 次浊 | 语下切 | ŋa | |||||
讶 | 去声 | 十五祃 | 疑 | 五 | 次浊 | 五驾切 | ŋa | |||||
分韵撮要 | 阳平 | 第二十六家贾嫁 | 我 |
方言用词
潮汕话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