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
口腔上壁,可分软
腭和硬
腭两部分,硬
腭是以
骨质作为基础表面复以粘膜而成;软
腭连于硬
腭之后,由
肌和粘膜组成,其后缘中央有一向下垂的突起,称为
腭垂(
悬雍垂)。自
腭垂向两侧各有两条弓
形粘膜皱襞,前
方的一条向下连于
舌根部,称为
腭舌弓;后
方的一条向下连于
咽侧壁,称为
腭咽弓。两弓之间的窝
内有
腭扁
桃体,是
淋巴组织,具有防御功能。
腭(
形声。
字从肉,从咢,咢亦声。“咢”意为“
血盆大
口”,
引申为“张大嘴巴”。“......
基本内容
为口腔上壁,可分软腭和硬腭两部分,硬腭是以骨质作为基础表面复以粘膜而成;软腭连于硬腭之后,由肌和粘膜组成,其后缘中央有一向下垂的突起,称为腭垂(悬雍垂)。自腭垂向两侧各有两条弓形粘膜皱襞,前方的一条向下连于舌根部,称为腭舌弓;后方的一条向下连于咽侧壁,称为腭咽弓。两弓之间的窝内有腭扁桃体,是淋巴组织,具有防御功能。
腭
拼音:[è] 注音: ㄜˋ
繁体字:齶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形声
简体部首:月 部首笔画:4 总笔画:13
笔顺:撇折横横竖折横竖折横横横折
腭基本信息
五笔86:EKKN
五笔98:EKKN
五行:木
UniCode:U+816D
四角号码:76227
仓颉:BRRS
GBK编码:EBF1
规范汉字编号:5517
基本解释
●腭
è ㄜˋ
◎ 口腔的上膛,前面部分,称“硬腭”;后面部分是结缔组织和肌肉构成的,称“软腭”。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腭
齶 è
〈名〉
(形声。从肉,咢声。本义:口腔的上膛。前部称硬腭,后部称软腭)同本义 [palate]
余循龟之南,见其腭中沸水,其上唇覆出,为人击缺。——《徐霞客游记》
汉语字典
[①][è]
[《龍龕手鑒》五各切]
分隔口腔与鼻腔的组织。分两部分:前部为骨与肌肉构成,较坚硬,称硬腭;后部为结缔组织与肌肉构成,较柔软,称软腭。
音韵参考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