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延髓

延髓 延髓(medulla oblongata),又称延,是脑干最下结构,位于小脑正前。长约一吋半,阔约半吋。 它具有第九至第十二颅神经及多个神经束的核,在处理感觉及运动讯息传送有一定功用。另外,延髓一些神经核团接受脏感觉传入,参与脏运动及腺分泌的调延髓脑干最下结构,位于小脑正前。长约一吋半,阔约半吋。 它具有第九至第十二颅神经及多个神经束的核,在处理感觉及运动讯息传送有一定功......
目录

简介

延髓延髓脑干最下结构,位于小脑正前。长约一吋半,阔约半吋。 它具有第九至第十二颅神经及多个神经束的核,在处理感觉及运动讯息传送有一定功用。

延髓具有心血管中枢及呼吸中枢等重要维生中枢的结构及感应器,能借此维持体平衡。此部份受伤或受压(如)会危及生命。由于由不能再生的中央神经元组成,故此部分受伤许多时都是致命的。

延髓似倒置的锥体,长约3cm,前靠枕骨基底部,后上小脑,下在枕骨大孔处,相当第一颈神经部位与脊髓相接,二者外分界不明显。延髓上端与桥在面以横延髓桥沟bulbopontine sulcus分界,在面则以第四脑室底上横纹为界线。脊髓表面的诸纵沟裂向上延续到延髓。在延髓面,前正中裂两侧有隆起的锥体Pyramid,要由皮质脊髓纤维聚成(因此皮质脊髓束也可称为锥体束)。在延髓脊髓交界处,组成锥体的纤维束大部交叉,在外上可以看到锥体交叉decussation of Pyramidal阻塞了前正中裂。锥体的外侧有卵隆起的橄榄olive,含下橄榄核。橄榄和锥体之间的前外侧沟中有神经丝出。在橄榄,则由上而下可见、迷走和副神经丝入或出。在面,延髓下部脊髓,上部中央管敞为第四脑室,构成菱形窝的下部。在延髓面下部,脊髓的薄、楔束向上延伸,分扩展为膨隆的薄束结gracile tubercle和楔束结cuneate tubercle,其深面有薄束核和楔束核,它们是薄、楔束终止的核团。在此处,第四脑室下界呈V,其尖端称闩obex。在楔束结的外上有隆起的小脑下脚inferior cerebellar neduncle,由进入小脑神经纤维构成,并成为第四脑室侧界的一部分。

结构

延髓来自中的末,是脑干的最下部分。上界平面的侧为横过第Ⅳ脑室底的纹,侧为桥横纤维的最下;下界为第1对神经脊髓的平面。延髓面正中线两侧有长隆起叫锥体,由大脑的锥体束构成。延髓桥的面构成第Ⅳ脑室底,它的面是小脑延髓下部的结构脊髓很类似,上部则有较大差延髓不具有明显的分性。延髓有较多的神经核团,可将其分为3类:第Ⅸ、Ⅹ、Ⅺ、Ⅻ神经的感觉和运动核,如孤束核、迷走神经核、疑核以及神经核,三叉神经束核也下延至此;其次是一些上下传导路径上的中继核,如薄束核、楔束核;另一类是分布在网状结构的核,如巨细胞网状核、外侧网状核以及侧网状核等。

延髓

(medulla oblongata) 脊髓的直接上延部分,是脑干的后段。延髓控制机体的搏、压、呼吸、消化等重要功能,延髓中的局部损害常危及生命,故被看作机体的生命中枢。延髓中枢神经系统许多感觉和运动纤维传导的必之路。其中一些上冲动能影响大脑皮层的功能、对维持觉醒和产生睡眠有重要作用。向下的冲动参与了紧张和躯体运动的调。另外,延髓一些神经核团接受脏感觉传入,参与脏运动及腺分泌的调

功能

延髓具有与生命活动有的中枢结构包括:

心血管中枢

从19世纪60年代始,在动物实验中利用损毁和刺激等法,逐步建立了延髓存在一个控制心血管活动中枢的概念。利用定位仪电刺激延髓不同部位,发现第Ⅳ脑室头端外侧部的网状结构的广大区域都可使外周管收缩、压上升,这区域叫做加压区;刺激延髓尾端部网状结构时,出现搏减慢、管舒张、压下降,此结构叫做减压区。这两个区域之间在功能上有协调系,并保持着适度的紧张性活动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神经解剖面,利用辣根过氧化酶法、荧光组织、电子显微镜、放射自显影等技术,对了解心血管中枢的结构神经核团的相互联系提供了丰富资料,结电生理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进一步阐明了心血管中枢的功能及其结构基础。

加压中枢

一些具有使压升高功能的神经元,分布在下丘(后部)、中脑桥、延髓网状结构中轴部分。延髓网状结构中属加压区的神经核有巨细胞网状核,外侧网状核。它们通过网状脊髓束下纤维脊髓胸1~3灰质侧角,发出交感缩纤维。静息情况下其纤维每秒钟发放1~2次冲动,使小动脉管平滑保持一定紧张度,维持了外周阻力。加压区的兴奋常起全身性加压反应。

加速中枢

加压区中控制心脏活动的神经集团,也分布在延髓网状结构。通过网状脊髓束与上胸段T1~5,6脊髓灰质侧角发生联系,再支配心脏

有些者对延髓存在局限的加压区及加速中枢表示异议。认为加压神经元在中枢神经系统广泛分布着,即中枢神经系统接受某些刺激发生交感性反应时,其中往往包括心血管反应。提出压升高、搏加快、收缩力量加强等反应是普遍性交感反应的一个部分,而且是最常出现的反应。

减压中枢

延髓网状结构中近中线尾部的神经细胞核延髓的孤束核、旁正中网状核和中缝核均属此区。它们接受窦神经等的传入冲动,再发出第2级纤维作用于脑干网状结构中具有缩管作用的神经核团,如巨细胞核,使后者处于抑制状态,减少其传出冲动,从而降低小动脉平滑紧张性,出现减压效应。在减压反射中并不包括使管舒张的交感碱能性舒管系统的作用,减压反应纯粹是缩管中枢活动减弱的结果。

抑制中枢

延髓迷走神经的疑核及其周围的网状结构

上述与心血管活动有神经元,大部埋在脑干网状结构控制紧张的易化区或抑制区,因而有人认为正是这些区域存在着不同功能的细胞,它们分控制着压、呼吸及紧张等功能,从而产生一个协调的全身性反应。

延髓心血管中枢对心血管的调面研究最多的,是颈动脉动脉弓减压反射(见环系统)。这一反射对正常环的保持具有重要意义。

心血管调整中枢不仅在延髓,也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各个部分,大脑皮层、边缘系统、下丘中脑桥的中轴网状结构,都有调心血管活动的神经元。它们在解剖上并不处于严格的局限区域,功能上也不是孤立的。延髓因集中了一些心血管反应的神经核群,而且调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传出冲动多由延髓集中下传,故被视为心血管调的基本中枢。

呼吸中枢

中枢神经系统中调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它们分布在大脑皮层间脑脑干脊髓等部位,起着不同的作用,但一般认为基本的呼吸中枢在延髓,特是闩的附近(见呼吸)。

应用微电极技术可记录出延髓与吸或呼同步活动的相对集中成群的吸和呼神经元。左右两侧对称存在的呼吸中枢上界,相当于面神经核水平,下界延伸至闩附近的延髓网状结构。其中吸中枢靠近延髓网状结构侧,而呼中枢位于侧网状结构;这两组神经元的分布仅在其中枢部位相对集中,大部分则是交错存在,很难从解剖上然划分。

延髓与呼吸有神经元可分为两组:一部分集中在孤束核的外侧部,叫做侧呼吸组。孤束核区是吸神经元(I)密集的部位(I中又分为Iα和Iβ两类神经元)。呼神经元(E)只占4~5 %。侧组的吸神经元发出轴突在闩前交叉,支配对侧隔运动神经元;它是驱动侧呼吸组及脊髓膈肌运动神经元的呼吸律的发源部位。侧呼吸组的呼吸神经元在延髓外侧都,集中在疑核和后疑核,从闩部前迷走神经水平向下延伸至第一颈处,呈纵向排列。

疑核中有吸及呼两种神经元,轴突走于同侧迷走神经神经中,支配部的助呼吸,在闩处交叉,与胸段脊髓肋间外运动神经元发生联系,其中又有25 %与神经元有侧联系。因之延髓呼吸神经元对呼吸的支配是对侧性的(见桥、呼吸)。

延髓对呼吸的调神经途径外,另一条是靠对液中pH值和CO2 浓度的变化的反应。延髓外侧的表浅部位有化敏感细胞,叫做中枢化感受器,它们感受化性刺激(特是氢离子浓度的变化)。当延髓局部CO2浓度增加或pH值下降时,这些神经细胞的膜电位下降或放电频率增加。它们对液中氢离子浓度的变化也很敏感。CO2易通过屏障进入液,与化敏感细胞周围的细胞液中的水分结成碳酸,再离解出氢离子,使液的氢离子浓度随之升高,从而刺激延髓中枢化感受器的敏感细胞,使呼吸增强;把过多的CO2及时排出体外。

延髓紧张的调

延髓中央的网状结构控制着紧张,在保持姿势中有重要作用。据对紧张的作用,可将脑干网状结构划分为易化区和抑制区。易化区范围较大,分布在广大脑干的中央区域,延髓网状结构外侧部仅占其中一小部分。抑制区范围较小,位于延髓尾侧网状结构侧部分。延髓通过网状脊髓束,前脊髓束直接控制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也可间接通过γ环路来调α运动神经元的活动水平以维持紧张。平时易化区和抑制区的活动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使紧张不致过高或过低(见脑干网状结构)。

参与觉醒和睡眠活动

延髓除了有下冲动来控制肉紧张和姿势外,它的头端部分是网状结构激活系统的一部分,它弥性地向皮层投射以保持机体处于觉醒状态。延髓桥下部的低位脑干中还存在着一种对抗头端网状结构上升激活系统的中枢,它们的活动可以睡眠电同步化,被称为网状结构抑制系统,它与上升激活系统统一协调地控制着睡眠与觉醒(见脑干网状结构)。

延髓对自性和脏活动的影响 对唾液分泌的调 延髓中的上、下涎核分控制着颌下腺、下腺和腮腺的分泌。

对消化道运动及分泌的调

延髓通过迷走神经核的传出纤维支配食道、肠道的平滑并调其运动;迷走神经也影响着腺、小肠的消化液分泌;延髓外侧网状结构中有呕吐中枢;在迷走神经核附近的网状结构中有吞中枢。

延髓的自神经系统功能活动过程,是与下丘大脑边缘系统密切联系的,是完整的机体调系统中的一个功能组成单位。

延髓发出的植物神经传出纤维支配头部的所有腺体、心脏气管头、食管腺、小肠等;同时,脑干网状结构中存在许多与脏活动功能有神经元,其下纤维支配脊髓,调脊髓植物神经功能。因此,许多基本生命活动(如环、呼吸等)的反射调延髓水平已能初步完成。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明,延髓由于受压、穿刺等原因而受伤时,可迅速造成死亡,以致有人称延髓为基本生命中枢。延髓中的心血管功能、呼吸功能、消化功能等反射调中枢,已分在有作了讨论,这里不再重复。此外,中脑是瞳孔对光反射中枢的所在部位。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桥脑

下一篇 小脑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