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
人体位置
人的肝脏大部分位于右季肋部及上腹部,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上界在右锁骨中线平第5肋,上部紧贴膈肌,与右肺和心脏相邻;下面与胃、十二指肠,结肠右曲相邻;后面接触右肾、肾上腺和食管贲门部,是人体最大腺体,红褐色,质软而脆,呈楔形,右端圆钝,左端扁薄,可分为上、下两面,前后两缘,左右两叶,一般重约1200~1600g,约占成人体重的1/50,男性的比女性的略重,成年人肝脏男性有1.4-1.8公斤,女性有1.2-1.4公斤。胎儿和新生儿的肝脏相对较大,可达体重的1/20。正常肝脏外观呈红褐色,质软而脆。肝脏形态呈一不规则楔形,右侧钝厚而左侧偏窄,一般左右径(长)约25cm,前后径(宽)约15cm,上下径(厚)约6cm。上面突起浑圆,与膈肌接触,下面较扁平,与胃、十二指肠、胆囊和结肠相邻。肝上界与膈肌的位置一致,约在右侧第五肋间,肝脏有一定的活动度,可随体位的改变和呼吸而上下移动;肝下界一般不超过肋弓,正常情况下在肋缘下摸不到,有时在剑突下可触及,但一般不超过3cm,而小儿多可在肋缘下触及。
主要功能
功能 | 概述 |
---|---|
从机体代谢的角度上分析,具有以下功能 | 维生素代谢。多种维生素,如A、B、C、D和K的合成与储存均与肝脏密切相关。肝脏明显受损时,可继发维生素A缺乏而出现夜盲或皮肤干燥综合症等。 |
激素代谢。肝脏参与激素的灭活。肝功能长期受损时可出现性激素失调,可有性欲减退、腋毛、阴毛稀少或脱落、阳痿、睾丸萎缩、男性乳房发育、女性月经不调、出现肝掌和蜘蛛痣等。 | |
肝脏通过神经及体液的作用参与水的代谢过程,抵消脑下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以保持正常的排尿量。肝脏还有调酸碱平衡及矿物质代谢的作用,又是重要的热能供给器官。 | |
分泌和排泄胆汁的功能 | |
解毒功能 | |
胎儿时肝脏为主要造血器官,至成人时由骨髓取代,造血功能停止,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其造血功能恢复。另外,几乎所有的凝血因子都由肝脏制造。在人体凝血和抗凝两个系统的动态平衡中,肝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肝功能破坏的严重程度常与凝血障碍的程度相平行,肝功能衰竭者常有严重的出血。 |
相关疾病
常见肝脏疾病包括乙肝、甲肝、丙肝、肝硬化、脂肪化、肝癌、酒精肝等等,由于肝病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性极大的疾病,应以积极预防为主。
肝脏疾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特别重要的有黄疸、胆汁淤积、肝大、门静脉高压、腹水、肝性脑病和肝衰竭。医生进行肝脏疾病诊断时,常考虑病人主诉并进行物理检查。
黄疸
黄疸是由血液中胆汁色素、胆红素的不正常增高引起的皮肤、巩膜的黄色改变。
衰老或损伤的红细胞主要由脾脏从血液中清除。在这个过程中,红细胞中运送氧的主要成分血红蛋白被分解成胆红素运送至脾脏,继而分泌形成胆汁,经胆总管排入小肠,胆红素分泌过程受到阻碍,过量胆红素逆流入血,导致黄疸。
肝细胞发炎或其他异常可阻碍胆红素分泌入胆汁,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另一方面,肝外胆管由于结石或肿瘤阻塞和较为少见的大量红细胞破坏,也可引起高胆红素血症。
胆汁淤积
胆汁流可在肝细胞至十二指肠之间的任一部位受阻。尽管胆汁流完全受阻,但肝脏仍持续产生胆红素,逆流入血,胆红素淤积于皮肤,由尿中排出,引起黄疸。
为便于进行诊断和治疗,胆汁淤积被分作两类:内源性和外源性。内源性包括肝炎、酒精性肝脏损害、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药物损害、孕期激素改变(妊娠期胆汁淤积);外源性包括胆道结石、胆管狭窄(结构性)、胆管癌、胰腺癌和胰腺炎。
肝肿大
肝脏增大(肿大)意味着肝脏病变。尽管如此,许多肝病病人的肝脏还是在正常大小范围,甚至有缩小。肝大通常无临床表现,但如果肝脏增大明显,可引起腹部不适,如胀满感。如肝增大迅速,可有触痛,医生通常在物理检查中通过腹壁触摸肝脏并判断其大小。
触诊肝脏时,医生也要注意它的质地,因肝炎、脂肪浸润、肝充血或早期胆管梗阻而增大的肝脏触之柔软。
因肝硬化增大的肝脏触之较硬且不规则。肝癌则表现为局限性肿块。
门脉高压症
门脉高压症是门静脉(从肠道收集血液运送至肝脏的大静脉)内血压异常的增高。
门静脉收集整个小肠、脾脏、胰腺和胆囊的血流,进入肝脏后,门静脉分成细小管道,随后,血液通过肝脏后经肝静脉入体循环。
门静脉血管内压力增高的因素有两种,流经门静脉的血液流量增加和流经肝脏的血液阻力增加。在西方国家,最常见的导致门静脉高压的原因是肝硬化引起的血流阻力增加。
门静脉高压导致静脉血管增多、变粗(叫做侧支血管)以沟通门静脉系统和体循环。这些血管绕过肝脏运送血流,因为这些旁路,正常时经肝脏分解排泄物质得以直接进入体循环。侧支血管建立在不同的部位,最重要的是食管下端,此处血管增粗、扭曲,变成曲张静脉(称食道静脉曲张),这些增粗血管变脆容易出血,常引起严重的大出血。其他侧支可建立在肚脐周围和直肠。
腹水
腹水倾向于以长期(慢性)的形式存在而不是短期(急性)发作,最经常发生于肝硬化,特别是酒精性肝硬化。非肝脏疾病如癌症、心衰、肾衰竭和结核病也可引起腹水。
肝病患者,液体由肝、小肠表面漏出,往往由多种原因联合作用而致,包括门静脉高压,血管保留水分能力降低,管理体液的激素和化学物质变化等。
症状和诊断
小量腹水通常不引起症状,但大量腹水可引起腹部膨隆和不适,出现呼吸短促,医生叩诊时腹部呈浊音。大量腹水致腹部紧张或突出。某些腹水病人,关节因水分过多而肿胀(水肿)。
如果腹水原因不能确定或原因不清楚,可做超声波检查。其他办法还可经腹壁穿刺抽取小量腹水样本(诊断性穿刺)送实验室检查以帮助确定原因。
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也称做门静脉系统脑病、肝昏迷)是正常时由血中产生,经肝脏排泄的毒性物质作用于脑,使脑功能出现障碍的一种疾病。
由小肠吸收入血的物质流经肝脏时毒素被排除。在肝性脑病,肝功能受损毒素不能被排除,同时,门静脉系统和体循环之间因肝病可能建立起一些直接联系,某些毒素可绕过肝脏进入体循环。降低门脉高压的外科手术(门脉分流术)也具有同样结果,无论原因怎样,结果是一样的,即毒素能到达大脑影响其功能。究竟哪种物质对大脑具有毒性目前还不清楚。不管怎样,血中蛋白质降解产物水平增高,如氨的浓度增加,似乎是主要原因。
慢性肝病患者,脑病通常由一些增加肝功能损害的事件触发,如急性感染或酗酒,也可因进食过多蛋白而发生,后者增加了血中降解蛋白产物的水平。消化道出血,如食管曲张静脉出血,也可导致直接作用于脑的蛋白降解产物的增加。某些药物,特别是某些镇静剂、止痛药和利尿剂也可诱发脑病。消除这些诱因,脑病可得到缓解。
肝功能衰竭
任何类型的肝脏疾病,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或药物(如解热镇痛剂)性肝损害均可导致肝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发生前必定有大量肝组织损害。
症状和诊断
肝功能衰竭病人通常有黄疸、青紫或出血倾向,腹水、脑功能障碍(肝性脑病)和一般健康状况恶化,其他常见症状包括疲劳、虚弱、恶心和食欲丧失。
临床表现能够确定肝功能衰竭的诊断,血液检查可显示严重的肝功能损害。
预后和处理
处理方法决定于病因和特殊的临床表现。病人通常需严格控制饮食,蛋白质摄入应仔细控制,过量蛋白质引起肝性脑病,过少会引起体重下降。钠的摄入也应限制以控制腹水。完全忌酒,因其可加重肝的损害。
肝疾病继续进展,肝功能衰竭治疗无效,最终病人都会死亡。即便经过治疗,病情也不可逆转的,晚期病人可死于肾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如能及时进行肝移植术,可使病人恢复正常健康状态,但仅适宜于少量伴有肝功能衰竭的病人。
相关研究
为了制备可植入体内的组织工程肝,并达到实现肝的全部功能、永久性替代重症肝病患者肝脏的最终目的,科学家们在肝组织工程领域做了大量研究。现肝组织工程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种子细胞,细胞外基质材料(即三维支架材料)及肝组织结构与生长发育微环境的构建这几方面。
关于肝组织结构的构建研究方面,Auth等将人的胆管上皮细胞等在细胞外基质材料上培养形成类胆管样的结构;Kim等采用内皮细胞和肝细胞共培养,能更佳地维持肝细胞功能;Sakai等通过预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层的方法,快速制备出具有有限增殖潜能的可用于具有高度特异性细胞移植的肝细胞片层组织。而我们的HE染色结果显示,在本实验三维支架培养的条件下,可以引导15d小鼠胚胎肝细胞形成血管样结构和肝组织样结构,这与体外培养瓶内平面培养的结果不同,胚胎肝细胞平面培养多见集落样生长,亦无血管样结构形成。
在肝组织工程领域中,种子细胞来源的选择甚为重要。Zavana制备的透明质酸支架材料内,在成纤维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基质的作用下,体外培养的成熟肝细胞可见细胞-细胞连络的重建,肝细胞分泌ALB的功能维持了14d。而我们免疫组化ALB的表达结果提示,在三维支架培养的条件下,胚胎肝细胞具有分泌ALB的功能,随着体外培养时间的推移,一直到第28d,这些细胞表达ALB的水平增加。PAS显色阳性结果亦提示体外培养第28d细胞质内存在肝糖原的表达。ALB是肝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也是肝功能表达的重要指标;肝糖原的合成与储存也是体现肝功能的指标之一,以上指标都充分体现出第15d小鼠胚胎肝细胞作为种子细胞的可行性与优越性。又由于胚胎肝细胞所具有的较高增殖能力和分化潜能以及较低的免疫原性,用于对改善肝功能、修复肝损伤应具有重大临床应用价值,不失为理想的种子细胞来源。本实验体外培养1周及4周的支架切片上AFP均呈阳性表达,由于AFP仅在胎肝细胞及成体肝干细胞中表达,而在成熟肝细胞中呈阴性反应,提示在三维支架条件下培养4周的类肝组织内的细胞多数仍具有干细胞特性,如何添加特定细胞因子诱导胚胎肝细胞在三维支架培养条件下向成熟肝细胞或胆管上皮细胞分化,这是胚胎肝细胞作为肝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肝组织工程构建过程中,支架材料与工艺也是关键点之一。在三维支架工艺方面,德国EnvisionTechnoloty公司和美国Clemson大学等研制了能喷射细胞和基质材料的CellPrinting和CellPlotter。美国Valerie成功制备了肝组织的三维结构的平台,并使用细胞的水凝胶作为支架材料进行肝组织的组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们采用的清华大学激光快速成形中心研制的生物材料快速成形机和控制软件组成的“三维受控组装系统”,选择最佳的材料分布和微观结构分布,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肝小叶结构进行模型设计,采用快速成形工艺,利用单喷头复合数字喷射技术对15d胚胎肝细胞材料复合物进行精密喷射成形,制备出管径100μm的类肝组织前体。结果显示实验使用的明胶与纤维蛋白原加入凝血酶交联构成的基质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免疫抗原性小、无毒性等生物医学特征。将其与胚胎肝细胞制备成的细胞三维生长支架,可维持类肝组织内细胞的新陈代谢和生长表型,为进一步探索组装肝组织工程的最佳材料与工艺提供实验数据。
养肝护肝
药物中的青蒿、青皮都是入肝经的。食物中的青菜也大多入肝胆,如仙人掌、青柠檬、青黄瓜等,当季蔬菜中的韭菜、茼蒿、菠菜、香椿等都是餐桌上的美味。麦苗色青,还是治疗黄疸的良药。在口苦口干比较明显时,如果不是血虚所致的虚火,可食用黄瓜、绿豆等,都有清肝火、解毒的效果,但虚热以养阴血为主,阴血足则火自然敛降。
夜卧则血归肝,根据中医子午流注理论,子时(23:00~1:00)属胆经循行时段,丑时(1:00~3:00)属肝经循行时段。因此应早睡眠,特别保证这段时间的睡眠,以利于肝胆的养护。
戒愤怒以养肝
肝主怒,怒能伤肝,情绪舒畅方能养肝。《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实寒变,奉长者少。”
肝肾同源,黑芝麻补肾,又能补肝血,就是因为水能生木,补肾方能养肝。这就是中医“虚则补其母”的治疗方法。
少食辛辣
辛辣伤血,故肝病的人不宜吃得过辣过咸,豆制品也在慎食之列。豆本身属肾,外形又极象肾脏,所以补肾又可补肝,但对肝肾的压力也重,故不宜多食。中医一向尊崇天人合一的精神,在治疗的同时辅以正确的日常调养,将会相得益彰。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