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香鼠

香鼠 香鼠:Mustela altaica),又叫香鼬,体较小,躯体细长,颈部较长,四肢较短,一般尾长不及体长之半,尾毛比体毛长,略蓬松。香鼠分布于中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国外分布于西伯利亚和朝鲜。香鼬体长20-28cm,尾长11-15cm,体重80-350g。体较小,躯体细长,颈部较长,四肢较短,尾不甚粗,一般尾长不及体长之半,尾毛比体毛长,略蓬松。部毛被稍长。半蹠性。前、......
目录

外形特征

合并图册香鼬体长20-28cm,尾长11-15cm,体重80-350g。体较小,躯体细长,颈部较长,四肢较短,尾不甚粗,一般尾长不及体长之半,尾毛比体毛长,略蓬松。部毛被稍长。半蹠性。前、后足均具5,爪微而稍纤细。前足垫呈卵,掌垫3枚,略,腕垫一对。后足掌垫4枚。掌、垫均裸。雄兽阴茎较不规则,基部侧扁,但末端1/3处急弯成钩,其右侧突出一膨大的结。末端呈半“管”状。雌兽有乳头4对。

香鼬夏季上体毛色从枕部向后至尾及四肢前面为棕褐色面部毛色暗,呈棕色部自向后直到鼷及四肢侧,为淡棕色,与体成明显毛色分界。白色毛尖带淡黄色调。上、下缘、颊部及白色棕色。冬毛界线不清,几乎呈一致黄褐色。尾近末端毛色偏暗。

香鼬的头部较短,颅部较大。两眶前孔之间的宽度显然大于端至眼眶前缘长度的1/3。略呈三角,其前中部缝低凹,前颌呈窄条状,止于前端。眶后突之后狭缩处较凹陷。矢状嵴、人嵴不明显。乳突较低矮。听为长,两听侧几乎平

香鼬牙齿齿式=34。上颌门齿横列。犬齿较长,为裂齿高度的两倍,略向后弯。裂齿甚发达,齿冠似刀状,前缘侧小尖明显。臼齿窄而长,约为裂齿的1/5,横列。小尖明显。

物种分类

序号中文人及年代
1香鼬东北亚种Mustela altaica raddeOgnev, 1928
2香鼬指亚种Mustela altaica altaicaPallas,1811
3香鼬金亚种Mustela altaica temonHodgson, 1857
4香鼬柴达木亚种Mustela altaica tsaidamensisHilzheimer, 1910

(资料来源:)

生活习性

栖息环境

香鼬通常栖息在森林、森林草原、高山灌丛及草甸,同时亦见于3000米的高山荒漠地带,河谷地区,但以草原地区更为常见。

香鼬

为特点

香鼬多单个活动,白天或夜间均活动,以晨昏时分更为活跃。栖居洞。喜欢居,但自己并不善于挖洞,常利用类等其他动物的洞为巢,或者栖居于隙里、乱石堆或树洞中。产子的洞附近还常有避难洞、贮食洞等。性情机警,动迅速、敏捷,善于奔跑、游泳和爬树。

食物食性

香鼬的觅食区域比较广泛,要以小型啮齿动物为食,如兔、黄等,也上树捕捉小鸟,或潜水猎食小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不丹、中国、印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巴基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

中国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蒙古、山西宁夏青海新疆四川、甘肃、西藏等地。

繁养方式

香鼬一般每年在3-4月发情交配,妊娠期大约为30-40天,5-6月生产,幼仔产在洞中,每胎产6-8仔,幼崽两个月龄时能独立生活,1岁达到性成熟,寿命8-10年。

主要价值

生态价值

香鼬在自然界中是多种类的天敌,对于消灭类的危害有一定的作用,为农、林、牧业的益兽,对于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

动物保护

种群现状

种群分布不零。该种在其栖息区较为常见,但不是很多,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香鼬在中国西藏分布极广,比如在林周、仁布县曾3次观察到4只。

保护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录ver 3.1——近危(NT)。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鰕虎鱼

下一篇 香面叶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