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乌桕子

乌桕子 乌桕(jiù)子(拉丁:Triadica sebifera(Linnaeus)Small),称木子树、桕子树、腊子树,是乌桕种子,是大戟乌桕乔木植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录》(IUCN)无危(LC)等级。高达15米;树皮灰色,有纵裂纹;广展,具皮孔互生,纸质,基部阔楔形或钝,中脉两面微凸起;单性,雌雄同株,聚集成总状花序花梗纤细,苞片卵形花萼杯状......
目录

基本内容

茶子(《天宝本草》)。

图片

来源

大戟植物乌桕种子植物态详"乌桕皮"条。

性味

甘,凉,有毒。

①《日华子本草》:"凉,无毒。"

②《纲》:"甘,凉,无毒。"

③《天宝本草》:"有大毒。"

功用

杀虫,利水,通便。治疥疮湿疹皮肤皲裂水肿便秘

①《本草拾遗》:"桕油,服一,令人下利,去阴下水气子作汤亦可。"

②《纲》:"桕油,涂一切肿毒疮疥。"

③《天宝本草》:"通肠利便。治大便秘结,水肿病,结胸。"

用法与用量

外用:榨油涂、捣烂擦或水洗。服:汤,1~2钱。

①治脓疮疥疮:桕油二两,水银二钱,樟脑五钱,同研,不见星乃止,以温汤洗净疮,以药填入。(《唐瑶》)

②治湿疹乌桕种子(鲜)杵烂,包于纱布,擦患处。(《闽东本草》)

③治竹木刺入肉:乌桕种子冷饭粒捣烂患处,刺即逐渐浮出。(《泉州本草》)

④治手足皲裂乌桕子水洗。

乌桕乔木,高达15m,具乳汁。树皮灰色,有纵裂纹。互生;叶柄长2.5-6cm,端有2腺体;叶片纸质,菱形至宽卵形,长和宽约3-9cm,先端微凸尖到渐尖,基部宽楔形侧脉5-10对。穗状花序生,长6-12cm;单性,雌雄同序,无花瓣花盘;最初全为雄花,随后有l-4朵雌花生于花序基部;雄花小,10-15朵簇生一苞片苞片卵形,先端渐尖,近基部两侧各有1枚腺体,萼杯状,3浅裂,雄蕊2,稀3,丝分裂;雌花具梗,长2-4mm,着生处两侧各有近腺体1,苞片3,卵形花萼3深裂,子房光滑,3室,花柱基部合生柱头外卷。蒴果状球,直径l-1.5cm,成熟时褐色,室裂为3瓣,每瓣有种子1颗;种子近球黑色,外被白蜡。期4-7月,果期10-12月。

化学成分

乌桕子果实含水7.62%,灰分6.78%,蛋白质76.43%,粗纤维4.90%,总SiO2 0.065%, K 0.943%, Ca 0.27%,Mg 0.875%,Fe 0.032%,P 1.60%,N 12.23%。蛋白质的氨基酸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含率较高;大饲养实验明该蛋白质的赖氨酸与甲硫氨酸不足;其养价值优于小麦蛋白;两种蛋白质用,则呈明显的互补作用。种子蜡层含固体脂 74.75%,壳含34.94%。种仁含油64.1%。种子蜡层为各种脂肪酸的甘油酯:甘油油酸二棕榈酸酯、甘油硬脂酸二棕榈酸酯、甘油棕榈酸酯、甘油油酸棕榈酸硬脂酸酯,以及很小量的甘油油酸肉豆蔻棕榈酸酯、甘油亚油酸二棕榈酸酯、甘油棕榈酸油酸亚油酸酯等。

不良反应及治疗

《南要有毒植物》:乌桕,乳白色树液、树和果有毒。误食种子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干。也可能头痛眼花耳鸣失眠心慌,严重咳嗽痒,出冷汗等。解救法:洗,必要时可导泻;服后性炭;能服的可饮淡盐水,否则就静滴注5%葡萄糖盐水。对症治疗:适当给予止痛酊或阿托品)或针刺上脘、中脘、足三里等穴位环系统衰竭时则给予兴奋。广州草药医师介绍:用冬蜜糖冲水饮服。

上面会生一种绿色的虫,不能用有毛孔的皮肤与其接触,否则会痛痒,红肿。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乌桕木根皮

下一篇 乌桕叶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