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巴勒斯坦国

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国(阿拉伯语:فلسطين‎‎,英语:The State of Palestine),简称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约旦河西岸东邻约旦,面积5884平公里;加沙地带西濒地中海,面积365平公里,首都为耶路撒冷(法定)、拉姆安拉(实际),国家分为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两部分,现任总统马哈茂德·阿巴斯。该国全国人约1350万,其中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人为523万(2021年底),要信仰......
目录

历史沿革

早期历史

巴勒斯坦古称迦南。

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

公元前13世纪腓力斯丁人在沿海建立国家。公元前13世纪末希伯来各部落入侵迦南地区从而定居。

公元前1020年~公元前923年,犹太人建立希伯来王国,后亚述、巴比伦、波斯等外族都曾占领巴勒斯坦。

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侵入,绝大部分犹太人流往世界各地。

公元622年,阿拉伯人战胜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随着阿拉伯人不断移入并和当地土著居民同化,逐步成了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16世纪起巴勒斯坦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

1920年英国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外约旦,西部仍称巴勒斯坦为英国委任统治地。19世纪末在“犹太复国运动”者策动下,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与当地阿拉伯人不断发生流冲突。

建国历程

巴勒斯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英、美的支持下,1947年联国大会通过181号决议,规定巴勒斯坦在1948年结束英国的委任统治后建立犹太国(约1.52万平公里)和阿拉伯国(约1.15万平公里),耶路撒冷(176平公里)国际化。以色列面支持该决议,并于1948年5月14日建立以色列国。阿拉伯国家反对和拒绝该决议,于以建国的次日即5月15日向以宣战,结果战败,以占领了上述决议规定的阿国地区大部分土地;另外,约旦占领了约旦河西岸4800平公里土地;加沙地带的258平公里则为埃及占领。

1964年5月,在耶路撒冷市召的巴第一次全国委员会会议决定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在这次战争中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即整个巴勒斯坦。很多巴勒斯坦人被迫流落到周围阿拉伯国家和世界各地,沦为难民。1969年,亚瑟·阿拉法特担任巴解执委会席。

1978年9月,埃及、以色列和美国签署了戴维协议,被占领土的巴勒斯坦人获得了有限的自治权,但巴解组织拒不接受自治。1988年11月15日,在阿尔及尔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在巴勒斯坦建立首都为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国。宣言明确巴勒斯坦接受1947年11月29日联大通过的第181号决议(分治决议)。巴勒斯坦的边界问题留待以后通过谈判解决。1988年12月,阿拉法特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秘密谈判之后,以巴签署了和平协定,提出了巴勒斯坦自治计划。

1994年5月4日,巴以在罗签署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于在加沙和杰里科实有限自治的协议。5月12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成立。同年7月12日,阿拉法特结束了27年的流亡生活返回加沙。据巴以达成的协议,巴勒斯坦在加沙、杰里科等地实有限自治。1995年以来,据巴以签署的各项协议,巴勒斯坦自治区逐渐扩大,巴勒斯坦逐渐收回并控制着包括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约2500平公里的土地。

巴以和谈在耶路撒冷的归属、犹太人定居点、巴勒斯坦难民回归、巴以边界划定等棘手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冲突仍在继续。2007年6月,哈马斯在同法塔赫的冲突中夺取了加沙地带。此后,两大派各自为政,其中,哈马斯占有加沙,而法塔赫则管治西岸,受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监督。2019年4月14日,巴勒斯坦新政府宣誓就职,哈马斯抵制。

入联历程

联合国总部,阿巴斯接受与会代表的祝贺。巴勒斯坦从1974年11月始成为联国观察员实体。当时,巴勒斯坦在联国的活动是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的义进的。

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国宣告成立后,联大于同年12月15日通过决议,决定在联正式以“巴勒斯坦”的称代替原先使用的“巴解”的称谓。

尽管巴宣布建国得到联国绝大多数会员国承认,但它不是联国正式会员国,没有投票表决权,只具有观察员地位。巴勒斯坦国自宣布成立以来,巴勒斯坦及阿拉伯国家多次要求联大会议将巴勒斯坦联国观察员地位提升为会员国地位,但均遭到以色列和美国的坚决反对。

1997年12月,阿拉伯国家据中东和平进程出现的新情况,又正式向联大提出决议草案,要求将巴在联国的地位提升为仅次于正式会员国的无投票权会员。

1998年7月,联大以压倒多数票通过决议。虽然该决议没有完全达到上述决议草案的要求,但巴在联国的地位得到提升。

2010年9月初,巴以和谈重启不久即告中断,巴随后决定以求加入联国这一外交策略来推动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

2011年9月23日,巴向联国秘书长潘基文递交申请,求成为第194联国正式会员国,但因美国和以色列反对而未能获得安理会支持。

巴勒斯坦国在二战后从未取得联国的正式承认。可是巴一直坚持建国运动,2011年以来也积极推动入联。

规定,作为独立国家加入联国,相提案首先要在安理会获得通过并向联大提出建议,此后还要获得联大三分之二的会员国同意。联大现有192个会员国计算,巴想成为联国正式会员需要获得至少128个国家的支持。

2011年6月,巴常驻联国观察员曼苏尔称,已有近120个国家表示将支持巴以独立国家的身份加入联国。10月31日,联国教科文组织大会投票通过于巴勒斯坦以成员国身份加入该组织的提案。这是巴首次获准以成员国身份加入联国机构,也为巴最终加入联国提供了一个有利因素。

2012年9月,巴宣布将求在第67届联大期间成为联国观察员国。11月29日联大以138票赞成、9票反对、41票弃权通过决议,决定在联国给予巴勒斯坦观察员国地位。德国作为在二次世界大战要迫害犹太人的国家态度是弃权。持协助犹太人回到巴勒斯坦建立以色列国的英国表现的态度也是弃权。它的弃权理由就是说只要巴勒斯坦未来承诺它不把以色列送到国际法的话,他们才要投赞成票。而美国率领的以色列还有一些诺鲁等南太平洋的小国,包括唯一的欧盟国家捷克则投下了反对票。11月29日,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人们走上街头庆祝巴勒斯坦成为联国观察员国。

联大决定在联国给予巴观察员国地位,希望安理会积极审议巴勒斯坦2011年9月23日提交的成为联国正式会员国的申请。决议还敦促所有国家、联国系统各专门机构和组织继续支持和协助巴勒斯坦人民早日实现其获得自决、独立和自由的权利。当天,巴勒斯坦国总统阿巴斯率代表团与会。巴升格以前,唯一观察员国为梵蒂冈

2014年4月1日,巴重启申请加入联国机构的程序,恢复求联国的进一步承认。

2015年9月30日,美国纽约联国总部首次升起巴勒斯坦国旗。

2017年12月13日,伊斯兰组织在土其伊斯坦布尔宣布承认东耶路撒冷为巴勒斯坦国首都。

2024年2月26日,巴勒斯坦总理阿什提耶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宣布,巴勒斯坦政府辞职。

2024年4月2日,巴勒斯坦常驻联国观察员致函联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要求重新审议巴勒斯坦2011年提出的成为联国正式会员国的申请。4月8日,安理会简短会议,全数同意始审议该问题。安理会接纳新会员国委员会提交报告,但称安理会成员并未就巴勒斯坦入联一事达成一致。阿尔及利亚随后提交决议草案,要求就巴勒斯坦入联一事进表决。4月18日,联国安理会就接纳巴勒斯坦成为联国正式会员国进表决,由于美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反对,该决议草案被一票否决。

行政区划

区划

巴勒斯坦行政区图巴勒斯坦分为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两部分。据巴计划与国际作部1997年10月绘制的地图,约旦河西岸分为8个省,加沙地带分为5个省。

位置

省份

面积

密度

首府

约旦河西岸

杰宁

583平公里

288.17万

509人/每平公里

杰宁

图勒凯尔姆

246平公里

图勒凯尔姆

纳布卢斯

605平公里

纳布卢斯

杰里科

593平公里

杰里科市

拉马腊

-

-

耶路撒冷

335平公里

耶路撒冷

伯利恒

659平公里

伯利恒

希伯伦

997平公里

希伯伦市

加沙地带

-

189.92万

5203人/每平公里

-

加沙

74平公里

加沙城

代尔拜莱赫

58平公里

代尔拜莱赫

汉尤尼斯

108平公里

汉尤尼斯

拉法省

64平公里

拉法

首都

耶路撒冷现时巴勒斯坦所有政府机构设在拉姆安拉市,但巴勒斯坦张未来首都设在耶路撒冷(Jerusalem),它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三教圣城。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耶路撒冷为巴勒斯坦国首都。巴勒斯坦总统府等政府要部门均设在拉姆安拉。

拉姆安拉是巴济、文化和商业中,是巴民族权力机构在约旦河西岸的政管理中,市设有阿拉法特官邸、自治政府分支机构、巴委员会(立法机构)总部、官电视台和电台等重要部门。一些国家派驻巴民族权力机构的办事处也设在这里。

重要城市

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英语:Jerusalem;希伯来语:、拉丁化:Yerushalayim或Yerushalaim;阿拉伯语:、拉丁化:al-Quds、汉化:古德斯,或、拉丁化:Bayt-al-Muqaddas)是位于近东黎凡特地区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地理上位于犹大山地,介于地中海与死海之间。

加沙(Gaza)

巴勒斯坦西部城市(现为哈马斯控制),加沙城位于加沙地区的东北部,加沙城是加沙地区的政中,在靠近埃及边境与地中海之间的加沙地带,通过沙丘带上的一个豁与海岸相通。为巴南部的重要海上门户。曾为巴岸,有陶器、食品与纺织等工业。哈马斯多次在此与以发生冲突。

自然环境

区域位置

巴勒斯坦(灰色)加沙地区和西岸地区巴勒斯坦由二部分组成,其中加沙地区位于以色列的西南部,埃及的东北部,加沙地区有40公里长的海岸线,加沙地区面积365平公里,还有一部分是约旦河西岸地区,位于以色列的中东部,约旦国的西部,面积5884平公里。现时巴勒斯坦由加沙地区和西岸地区组成,其中加沙地区由哈马斯完全控制,约旦河西岸由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实际控制。马德里和会后,巴通过与以色列和谈,陆续收回了约2500平公里的土地。

候特征

巴勒斯坦属亚热带地中海型候。夏季炎热干,最热月份为7-8月,温最高达38℃左右。冬季微冷湿润多雨,平均温为4-11℃,最冷月份为1月。雨季为12月至次年3月。

自然资源

巴勒斯坦要矿藏储备有:天然4920亿立米、石油1.84亿桶、煤1850亿吨、4.3亿吨、铝土7400万吨,还有大量的铬矿、大理石和宝石。

国家象征

巴勒斯坦国,英文The State of Palestine。

国旗

巴勒斯坦国旗巴勒斯坦国旗呈长,长宽之比为2:1。旗面左侧为红色三角,右侧自上而下为黑、白、绿三色等宽横条。

对这面旗帜有不同的解释,其中一种为:红色象征革命,黑色象征勇敢和顽强,白色象征革命的纯洁性,绿色象征对伊斯兰教的信仰。

还有一种说法是:红色代表本土,黑色代表非洲,白色象征西亚的伊斯兰世界,绿色象征地势平坦的欧洲;红色和其他三色相接,标志着巴地理位置的特征及其重要性。

巴勒斯坦国旗和约旦国旗很相似,唯一不同是约旦国旗在红色三角上多一个白色七角星,白色七角星象征古兰。以上四种色为泛阿拉伯色。

国徽

巴勒斯坦国徽巴勒斯坦国徽取材类似其政府组织——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徽章,又类似于周边阿拉伯国家的国徽图案。尚为非正式国徽。采用金黄色与黑色的萨拉丁鹰,表示了对伊斯兰教的信仰。象征胜利、勇敢、忠诚。其中为一白边盾牌,上有竖挂的巴勒斯坦国旗的红、绿、白、黑四色,这些都是泛阿拉伯义的代表色。鹰抓抓住弯匾,匾上用巴勒斯坦国的官语言阿拉伯语库法体书写通称国:“巴勒斯坦”(阿拉伯语:فلسطين‎,转写:Filasīn)。

国歌

巴勒斯坦人庆祝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观察员国《Fida'i》,阿拉伯语:فدائي‎Fidāʼī,中文译《我的救赎》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所采用的的国歌。依据一九八八年巴勒斯坦独立宣言第三十一条,巴勒斯坦国民大会于1996年采用此国歌。

歌词大意:我的国,我的国,我的国,我的土,我的土,我先祖的土,我的救赎,我的救赎,我的救赎,我的民,永恒的民,倚仗我的决,我的和我怨恨的山,依仗着我液中对我土和我家乡的的渴盼,我已翻过群山,我身已百战,我已征服了不可征服的,我已穿越前线,依仗的决和武器的焰,以及我族的决,在抗争的土地,巴勒斯坦是我的乡土,巴勒斯坦是我的,巴勒斯坦是我的怨恨和我抵抗之地,以我旗下的誓言,以我土我族,和伤痛的,我会以救赎为生,我会一直做一个救赎者,我会用尽我的救赎——直到我的国回归,我的救赎。

人口

约1350万人,其中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人为523万(2021年底)。

止2023年10月,据人统计网站Worldometers,巴勒斯坦人情况如下:

年变化百分比

变化

移民(净

中位年龄

生育率

密度(p/平公里)

城市

比例 %

城市人

国家人数在世界人数的占比

世界人

全球排

2023

5,371,230

2.31 %

121,158

-5,000

19.6

3.38

892

82.9 %

4,452,704

0.07 %

8,045,311,447

121

2022

5,250,072

2.27 %

116,680

-5,000

19.4

3.44

872

82.4 %

4,327,618

0.07 %

7,975,105,156

122

2020

5,019,401

2.23 %

109,626

-12,369

19.0

3.57

834

81.4 %

4,083,476

0.06 %

7,840,952,880

124

2015

4,484,614

2.35 %

98,467

-22,904

18.3

4.05

745

78.4 %

3,514,324

0.06 %

7,426,597,537

125

2010

3,992,278

2.43 %

90,217

-26,350

17.1

4.38

663

75.5 %

3,015,515

0.06 %

6,985,603,105

126

2005

3,541,193

2.43 %

80,248

-28,157

15.8

4.84

588

73.8 %

2,612,793

0.05 %

6,558,176,119

129

2000

3,139,954

3.66 %

103,362

-11,501

15.0

5.44

522

73.9 %

2,319,571

0.05 %

6,148,898,975

132

1995

2,623,144

4.31 %

99,707

8,763

14.4

6.18

436

70.1 %

1,838,048

0.05 %

5,743,219,454

133

1990

2,124,609

4.18 %

78,705

-476

14.3

6.78

353

67.0 %

1,422,479

0.04 %

5,316,175,862

138

1985

1,731,085

3.56 %

55,493

-31,640

14.1

6.95

288

66.1 %

1,144,681

0.04 %

4,861,730,613

142

1980

1,453,620

2.84 %

37,983

-15,067

13.9

7.23

241

64.8 %

941,551

0.03 %

4,444,007,706

143

1975

1,263,706

2.48 %

29,093

-11,596

13.8

7.48

210

62.3 %

787,567

0.03 %

4,069,437,231

142

1970

1,118,241

-0.53 %

-6,055

-31,405

14.3

7.65

186

54.6 %

610,666

0.03 %

3,695,390,336

142

1965

1,148,517

1.35 %

14,935

-36,419

14.6

7.78

191

50.7 %

582,558

0.03 %

3,337,111,983

136

1960

1,073,842

1.49 %

15,345

-17,662

15.1

7.79

178

43.9 %

470,972

0.04 %

3,019,233,434

137

1955

997,117

1.08 %

10,462

-16,930

15.6

7.82

166

40.2 %

401,302

0.04 %

2,746,072,141

136

止2023年10月17日,据人统计网站Worldometers的预测,各地区人情况如下:

城市

东耶路撒冷

428,304

加沙

410,000

汗尤尼斯

173,183

贾巴利亚

168,568

希伯伦

160,470

纳布卢斯

130,326

拉法

126,305

代尔·巴拉

59,504

拜特拉希亚

56,919

图勒凯尔姆

44,169

盖勒吉利耶

43,212

裕太

41,425

阿尔比拉

38,192

拜特哈农

37,392

努赛拉特

36,123

老城

36,000

阿尔布拉伊

34,951

贾宁

34,730

巴尼苏海拉

31,272

伯利恒

29,019

阿兹·扎希里耶

27,616

卡兰迪亚

25,595

Ar Ram wa Dahiyat al Barid

24,838

拉马拉

24,599

哈尔胡尔

21,076

20,835

巴尼纳伊姆

19,783

耶利哥

19,783

卡拉拉

19,500

正如萨穆·

19,355

卡巴蒂亚

19,127

伊德纳

18,727

'阿巴桑·卡比拉

18,163

赛尔

17,775

艾扎里耶

17,455

巴拉塔

17,146

阿兹祖韦达

16,688

拜特贾拉

16,183

阿尔亚蒙

16,164

图巴斯

15,591

政治

精神领袖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首任

亚西尔·阿拉法特亚西尔·阿拉法特(Yasser-Arafat)全:拉赫曼·阿卜杜勒·拉乌夫·阿拉法特·古德瓦·侯赛尼。

巴解组织之一,第一任巴解组织席。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巴勒斯坦骄子,从小就是孩子王,亲身历过四次中东战争的洗礼,毕生致力于争取恢复巴勒斯坦人民民族权利的事业。生活中,他与三个女人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2004年11月11日,阿拉法特与世长辞。

从孩子王到巴解席:阿拉法特小时候常模仿军人的动作,做一些带有军事色彩的儿童游戏。1959年,年仅30岁的他与战友一起创建“法塔赫”和“暴部队”。1965年打响了反对以色列侵略斗争的第一枪,1968年出任了巴解组织席。

哈马斯创始人

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谢赫·艾哈迈德·亚辛(阿拉伯语:أحمد يس,Sheikh Ahmed Ismail Yassin,1937年-2004年3月22日),伊斯兰原教旨义激进组织“哈马斯”(伊斯兰抵抗运动)的精神领袖与创始人,1987年创立伊斯兰组织哈马斯。少年时期的一场体育事故致使亚辛四肢瘫痪,之后一直依靠轮椅生活,另外眼睛的视力近乎盲人。2004年3月22日遭以色列直升机导弹袭击丧生。他在哈马斯的领导地位由原哈马斯发言人、哈马斯的强硬派人物兰提西接任。

亚辛再度入狱时,已瘫痪在床。1997年9月,以政府以“亚辛健康状况明显恶化”为由突然宣布释放亚辛。同年10月1日亚辛获释。8年的牢狱生活使亚辛的身体状况进一步恶化,视力、听觉严重受损。出狱后,亚辛仍领导哈马斯进抗击以色列的斗争,并坚持认为武装抵抗是结束以色列占领的唯一正确选择。

阿卜杜勒·兰提西

阿卜杜勒·阿齐兹·兰提西阿卜杜勒·阿齐兹·兰提西(1947年10月23日-2004年4月18日),1987年巴勒斯坦被占领土爆发反以起义后兰提西与谢赫·艾哈迈德·亚辛等共七人联创建了“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并使其迅速发展成为被占领土上最有影响的伊斯兰激进组织之一。兰提西因积极参与反以动,多次被捕,此后坐牢时间累积达7年之久。1992年,兰提西与其他四百多巴抵抗分子被驱逐至黎巴嫩南部,作为这些人的发言人,兰提西始为国际社会所熟知。一年之后,兰提西回到加沙,成为哈马斯的要发言人,并被认为是仅次于亚辛的第二号人物。兰提西属于哈马斯部的激进派,张建立一个没有犹太国的伊斯兰中东。在以色列军暗杀亚辛后,兰提西于2004年3月23日晚接任加沙地带哈马斯领导人,同年4月18日遭以军导弹暗杀身亡。

穆罕默德·扎哈尔

穆罕默德·扎哈尔,毕业于沙姆斯大,获医位。完成业后,他回到加沙成为一医生。他1987年加入哈马斯,并很快成为哈马斯发言人,后进入哈马斯政治局。扎哈尔曾是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的私人医生。1992年,他被以色列驱逐至黎巴嫩南部。2004年哈马斯领导人亚辛和兰提西相继被以色列定点清除后,扎哈尔成为哈马斯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实权人物。

伊斯尔·哈尼亚

伊斯梅尔·哈尼亚伊斯尔·哈尼亚(英文:Ismail Haniya,阿拉伯文:إسماعيل هنية),哈马斯政治领袖之一,2006年2月21日被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席马哈茂德·阿巴斯任命为巴勒斯坦民族联政府总理。

政权机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简称巴解(PLO)。1964年5月在耶路撒冷成立。1974年10月在第7次阿拉伯首会议上被确认为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法代表。同年11月,被邀请以观察员身份参加联国会议。1976年8月被接纳为不结盟运动正式成员,同年9月,被接纳为阿拉伯国家联盟正式成员。巴解曾以黎巴嫩、约旦为基地展反以斗争。

【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Palestine National Council)】:巴解最高权力机构,代表巴勒斯坦境、外的全体巴勒斯坦人。有委员669人,分为巴勒斯坦各抵抗组织及其他群众组织代表,现任席萨利姆·扎农(Saleem Al-Zanoon)。2018年4月30日至5月4日,第23届全国委员会会议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委员会(The Executive Committee of PLO)】:巴解常设领导机构。1969年以来,执委员会席一直由阿拉法特担任。11月阿拉法特去世后,阿巴斯继任席。2018年5月4日,阿巴斯在巴解第23届全国委员会会议上连任巴解执委会席。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中央委员会(Central Committee of PLO)】:介于巴解全国委员会与巴解执委会之间的一个监督机构,负责监督执委会执巴解全国委员会的决议和巴解的针政策。由巴解全国委员会选产生,共有100多成员,在巴解全国委员会休会期间,由中央委员会指导巴解工作。1970年起,阿拉法特一直担任中央委员会席。阿拉法特去世后,阿巴斯继任席。

【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Palestinian Legislative Council)】:巴勒斯坦立法机构。据“奥斯陆协议”于1996年1月20日选产生,下设法律、耶路撒冷、预算与财政事务、济、自然资源、领土与定居、难民、政与安全、教育、政治、监督等委员会,每年两次会议。2006年1月,巴勒斯坦第二届立法委员会选,哈马斯获74席,成为立法委员会第一大党派。阿齐兹·杜维克(Aziz Dweik,隶属哈马斯)当选立法委员会席。此后,由于巴勒斯坦部分裂,立法委员会事实上处于停摆状态。2018年12月22日,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宣布据巴勒斯坦最高宪法法院决定解散立法委员会,哈马斯认为解散决定无效。2019年,阿巴斯多次表示将尽快立法委员会选,但一直未

政府

1994年5月,据巴解组织决议,成立了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PalestineNationalAuthority),作为阶段性、过渡性的权力机构。2007年6月,哈马斯和法塔赫爆发冲突后,巴民族权力机构席阿巴斯任命前财政部长萨拉姆·法耶兹(SalamFayyad)组建过渡政府。

2012年5月,过渡政府进了第三次重组。

2013年1月,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签署命令,要求将法规、公文、件等使用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称谓统一改为“巴勒斯坦国”。4月,法耶兹辞职。6月,阿巴斯任命拉米·哈姆达拉(RamiHamdallah)为新的过渡政府总理,但哈姆达拉不久即辞职。9月,阿巴斯再次任命哈姆达拉为总理。

2014年6月,巴民族共识政府成立后,哈姆达拉留任。2015年7月,哈姆达拉对阁进小幅改组。6月2日,巴联政府在拉姆安拉总统府宣誓就职,标志着两大政治派法塔赫和哈马斯结束长达7年的分裂局面。

此后,巴自己很少再使用“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称谓,多用“巴勒斯坦国政府”。但国际社会仍有沿用“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称谓的情况。

2024年2月26日,巴勒斯坦总理阿什提耶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宣布,巴勒斯坦政府辞职。

政要

巴勒斯坦国家领导人包括总统、总理、外长和立法委员会席等重要政要。

巴勒斯坦国总统:马哈茂德·阿巴斯(Mahmoud Abbas),1935年生于巴勒斯坦北部萨法德,曾获莫斯科大历史博士位。1959年起协助阿拉法特筹建巴解流派“法塔赫”。20世纪90年代初,曾作为巴首席谈判代表出席马德里中东和会,持巴以奥斯陆谈判并代表巴签署“奥斯陆协议”。1995年当选巴解组织执委会总书记。2003年4月至9月出任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首任总理。2004年11月阿拉法特逝世后,继任巴解组织执委会席。2005年1月,当选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席。2006年11月,法塔赫革委会推选阿巴斯为最高领导人。2008年11月,巴解组织中央委员会选阿巴斯为巴勒斯坦国总统。2009年8月当选法塔赫中央委员会席。已婚,有三个子女。

巴勒斯坦总理:拉米·哈姆达拉(Rami Hamdallah),出生于1958年,曾在英国获得博士位,现任巴勒斯坦纳贾赫大校长。从2002年起,哈姆达拉担任巴中央选委员会秘书长、巴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2013年6月6日任巴勒斯坦总理。同年6月23日辞职。2014年6月2日,拉米·哈姆达拉再次出任总理,组建联政府。2015年6月17日,哈姆达拉向总统阿巴斯递交了政府辞呈,阿巴斯接受了辞呈,但随即委任拉米·哈姆达拉组建新政府。[12]2019年1月29日,拉米·哈姆达拉(Rami Al-Hamdallah)已向巴勒斯坦总统、法塔赫领导人阿巴斯递交辞呈。不过,现政府将继续履职,直至新政府完成组阁。

巴勒斯坦外长:齐亚德·阿布·阿穆鲁,1950年生于加沙。毕业于大马士革大,获英语文和语言位,获美国乔治顿大比较政治硕士和博士位。曾任华盛顿巴勒斯坦政治研究中成员、纳布卢斯巴勒斯坦研究中成员、巴外交委员会席、巴人权组织米夫塔赫副秘书长、巴解中央委员会成员等职。1985年在拉马拉比尔宰特大任政治、文化及国际教育计划教授,并在巴林、阿曼和叙利亚任教。1996年作为加沙地区独立人士当选立法会委员并任立法会政治委员会席。2003年任巴第9政府文化部长。2006年1月,再次当选立法会委员。2007年3月17日任巴民族联政府(第11届政府)外交部长。已婚,有四子女。

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阿齐兹·萨利姆·杜维克,1948年生于希伯伦。曾获巴勒斯坦纳加赫大教育硕士位、埃及罗大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硕士位以及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区域建筑规划博士。1980年,在纳加赫大地质系执教,并担任巴勒斯坦博士硕士协会对外系负责人。因参加“哈马斯”,多次被以色列逮捕和监。1992年底,被驱逐到南黎巴嫩。1994年返回纳加赫大任地质系任、科研究委员会委员,并任“哈马斯”慈善机构高教委员会席。2006年1月当选巴立法委员会委员。2月,当选立法委员会席。曾发表多部著作,其中《巴勒斯坦社会》最为著。已婚,有三子四女。

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萨利姆·扎农,1933年生于加沙。1956年至1957年初,领导了加沙地区人民反抗英、法、以侵略的斗争。1969年当选为巴全国委员会副席。1975-1990年任“法塔赫”驻科威特和海湾地区代表。“法塔赫”中央委员会委员,1996年当选为巴全国委员会席。

议会

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Palestinian Legislative Council):巴勒斯坦立法机构。据“奥斯陆协议”于1996年1月20日选产生,下设法律、耶路撒冷、预算与财政事务、济、自然资源、领土与定居、难民、政与安全、教育、政治、监督等委员会,每年两次会议。2006年1月,巴勒斯坦第二届立法委员会选,哈马斯获74席,成为立法委员会第一大党派。阿齐兹·杜维克(Aziz Dweik,隶属哈马斯)当选立法委员会席。此后,由于巴勒斯坦部分裂,立法委员会事实上处于停摆状态。2018年12月22日,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宣布据巴勒斯坦最高宪法法院决定解散立法委员会,哈马斯认为解散决定无效。2019年以来,巴多次表示将尽快立法委员会选,但一直未能

司法

巴勒斯坦司法机构体是各级法院,前设有最高法院1个、调解法院18个、初级法院8个、上诉法院1个、刑事法院1个、中央法院2个。巴检察机构的体是各级检察院,前设有最高检察院1个,由总检察长、数副检察长和检察官组成,下设5个检察分院和10个总起诉厅。

政治派

简称

介绍

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Palestinian National Liberation Movement)

“法塔赫”(Fatah)

20世纪50年代末期,由巴勒斯坦爱国青年逐步组建,1969年以后成为巴解流派,得到阿拉伯国家的广泛承认与支持。“法塔赫”的常设领导机构是中央委员会,下设革命委员会,均由“法塔赫”代表大会选产生。阿拉法特去世后,卡杜米(Farouk Al-Kaddoumi)继任“法塔赫”中央委员会席。2006年11月,阿巴斯被推为“法塔赫”最高领导人。2009年8月,法塔赫第六次代表大会,阿巴斯当选中央委员会席。2016年12月,在“法塔赫”第七次代表大会上连任。

伊斯兰抵抗运动(Islamic Resistance Movement)

“哈马斯”(Hamas)

由“伊斯兰”、“抵抗”和“运动”三个阿拉伯词语缩写组成,由亚辛教长于1987年创建,其前身为“伊斯兰联会”,在伊朗叙利亚黎巴嫩等国设有分支。哈马斯宣称《古兰》是宪法,强调“圣战”是实现其标的唯一手段;强烈反对中东和平进程,张消灭以色列,解放巴勒斯坦全部被占领土。前哈马斯实际控制加沙地带。2017年5月,伊斯迈勒·哈尼亚当选哈马斯政治局席。2017年5月,哈马斯公布新政策文件,在组织属性、领土张等面立场均有所调整,并首次公表示愿加入巴解。

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Popular Front for the Liberation of Palestine)

“人阵”(Popular Front)

1967年12月由巴勒斯坦解放阵线、“复仇青年”、“归国英雄”等组织并而成,是巴解中第二大组织。政治观点偏左,反对巴以“奥斯陆协议”。“人阵”领导机构为中央委员会。现任总书记为艾哈迈德·萨阿达特(Ahmed Sa’adat)。

伊斯兰圣战组织(Islamic Jihad)

“杰哈德”(Jihad)

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穆斯林兄弟会中的激进派发展起来,其宗旨是通过圣战结束以色列对巴勒斯坦领土的占领。标是解放巴勒斯坦,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总书记拉马·阿卜杜拉·沙拉赫(Ramadan Abdullah Shalah)。

解放巴勒斯坦民阵线(Democratic Front for the Liberation of Palestine)

“民阵”(Democratic Front)

1969年从“人阵”中分裂出来,是巴解中第三大组织。政治观点偏左,反对巴以“奥斯陆协议”。现任总书记为纳耶夫·哈瓦特迈赫(Nayef Hawatmeh)。

巴勒斯坦解放阵线(Palestine Liberation Front)

“巴解阵”

1976年由“人阵(总部)”分出,1977年4月正式成立。1983年又分为两派。2003年,该党总书记穆罕默德·阿巴斯(Mohammed Abbas)在伊拉克战争中被美军俘虏。2004年初,阿死于美战俘。现任总书记是瓦希尔·阿布·尤素福(Wasel Abu-Yousef)。

经济

概况

以农业为,其他有建筑业、加工业、手工业、商业、服务业等。巴勒斯坦济严重依赖外来援助,济发展受制于以色列,巴以冲突持续对巴勒斯坦济发展成严重制约。济数据如下:

2021年济数

生产总值(GDP)150.27亿美元

生产总值增长率7.1%

人均国生产总值约3655美元

通货膨胀率1.2%失业率26.4%

工业

工业水平很低,规模较小,要是加工业,如塑料、橡、化工、食品、石材、制药、造纸、印刷、建筑、纺织、制衣、家具等。

农业

巴勒斯坦农业

四季分明,农产品丰富,农业是巴济支柱。水果、蔬菜和橄榄(油)是外贸出的重要部分,占出产品的25%。可耕地面积为16.6万公顷。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20%左右。

旅游业

候宜人,有大量的历史文化古迹,旅游资源较丰富。

财政金融

巴勒斯坦货币管理局(Palestine Monetary Authority,PMA)于1994年底成立。巴勒斯坦至今未发本国货币,当地使用以色列货币新谢克尔(NIS)。

国际援助

国际援助是巴勒斯坦政府的要收入来源之一。联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UNRWA)是最要的国际对巴援助机构,平均每年总支出约12至13亿美元。

文化

语言

巴勒斯坦官语言为阿拉伯语。

宗教

巴勒斯坦是一个多宗教信仰的国家,国要有伊斯兰教、犹太教、天教,东正教,基督新教。

建国日:11月15日

独立日:8月14日(1947年)

国庆日:3月23日

烈士日:1月7日,以悼念为争取巴自由、独立和荣誉而在战场上牺牲的数千烈士。

灾难日5月15日(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次日,爆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大批巴人为躲避战争从以色列境逃往其他国家。后来,巴将5月15日作为民族“灾难日”,纪念当年的战争和民族厄运。)

巴于16世纪初即处于奥斯曼帝国统治之下。19世纪下半,巴人民始反抗奥斯曼的统治,文也随之始复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以后巴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社会生活充满着矛盾与斗争,在文上都有反映。赫利勒·贝德斯(1875~1949)的长篇小说《继承人》(1920)、短篇小说集《思想的舞台》(1924),赛福丁·伊拉尼的短篇小说集《第一程》《来自人群》,奈贾提·绥德吉的短篇小说集《忧伤的姐妹》,穆萨·侯赛尼的长篇小说《一只母鸡的回忆》(1943)等,描写各阶层人们的生活,表达了对殖民义者的不满,在式上也有所创新。诗人阿卜杜·凯里姆·卡尔米(艾布·赛勒玛)(1917~1980)、易卜拉欣·图甘(1905~1941)和阿卜杜·拉希姆·迈哈穆德等的诗作带有浓郁的生活息,给阿拉伯传统诗歌增加了清新的艺术特色。1948年5月后,大批巴难民逃离家园。巴文从此分为被占区文和流亡区文

被占区文代表作:迈哈穆德·达尔维什(1941~)的长诗《巴勒斯坦情人》、陶菲格·齐亚德(1936~)在《决不能》、塞米哈·卡西姆(1939~)的《道路之歌》(1964)等。

流亡区文代表作:阿卜杜·凯里姆·卡尔米(艾布·赛勒玛)的《流亡者》(1953)、《祖国颂》(1959)、格桑·卡纳法尼的中篇小说《阳光下的人们》(1963)、迈哈穆德·里马维的短篇小说《小穆罕默德的疑问》等。

习俗

妇女们过新年,随身携带红粉出门,见了亲友先道喜,然后将红粉涂在对上,为的是抬头见喜,大吉大利。

巴人十分热情友好,逢年过和应邀参加宴会时,通常有送圈的习惯。

饮食

巴人绝大部分信奉伊斯兰教,是伊斯兰教国家,要是手抓饭或大饼配咖喱羊肉、鸡之类。巴人喜欢吃香辣的食品,他们用胡椒姜黄等做的咖喱食品闻世界。巴菜,无论是肉、、豆类,还是蔬菜,绝大多数是辣的,菜也是辣的。他们没有菜的习惯,无论是牛肉羊肉或是各种豆类、蔬菜,均得烂熟。

巴是个伊斯兰国家,那里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由于教律规定,是一种犯罪为,信徒不许,但可饮。与中国一样,“客来敬”也是巴人民接待客人的一种礼遇。到巴人的家里做客,人随即烹招待,往往同时还送上夹饼干、蛋糕之类点

军事

据奥斯陆协议,巴自治政府可建立警察部队以保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公共秩序和部安全。前巴警察部队约有6万人。

交通

公路

要是公路,有各类公路5146.9公里。2000年以后,由于巴以冲突不断,巴勒斯坦交通建设陷入停滞。2009年后,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所恢复并得到一定发展。

航空

巴于1996年组建民航机构,1998年10月加沙国际机场投入使用,并通至埃及和约旦的航线。2000年巴以爆发冲突后,加沙机场跑道被以军摧毁。巴勒斯坦航空公司属巴民族权力机构所有,总部设在埃及阿里什,现有2架支线客机。加沙国际机场是巴唯一的机场,可起降波音747大型机,年进出港旅客设计能力为70万人次。

社会

教育

受巴以冲突影响,巴教育状况总体落后,巴前文盲率约为2.6%。要大有比尔宰特大、成功大、圣城大、伯利恒大等。

医疗

巴由于长期处于冲突状态,巴医疗设施较为陈旧,药品供应不足,来巴游客需自备常用药品。努埃木要求以色列、美国和欧洲对此负责。同时请求国际有机构和人道组织向巴人民提供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

媒体

要报刊有《耶路撒冷报》(Al-Quds)、《日子报》(Al-Ayyam)、《新生活报》(Al-Hayat Al-Jadida)等。官广播电台为“巴勒斯坦之声”,官电视台为“巴勒斯坦电视台”,均从属于“巴勒斯坦广播公司”。

体育

1928年,巴勒斯坦足协正式成立,并在成立的第2年正式加入国际足联。

1934年世界杯预选赛,成了史上首支亮相世界杯预选赛的亚洲队。

1930至40年期间,更多新球员和俱乐部冒起,在巴勒斯坦国,随处可见友谊赛和赛会的踪迹。

1967年,以色列全面占据巴勒斯坦领土后,直至1973年,足球运动静如死寂。

2014年12月31日,亚足联官公布了巴勒斯坦队亚洲杯的23人大单,史上首次进入亚洲杯正赛的巴勒斯坦队有6海归球员。

治安

巴社会治安状况较差,据巴以协议,巴民族权力机构拥有维持部治安的警察部队。但巴人同以军之间的冲突和交事件仍时有发生。

巴以冲突进一步升级,以面规定,除外交人员外,其余人员进入巴控区须接受严格检查,并签署《免责声明》,容包括:保不妨碍以军事动,不前往危险地带和军事区,否则将承担所有因未遵守上述条款而导致的一切后果。

据巴以达成的于巴自治协议,巴民族权力机构要负责管理巴自治区除外交、安全以外的所有民事。

民生

巴勒斯坦国巴勒斯坦人的平均恩格尔系数为36.6%。巴勒斯坦人生活水平基本呈正态分布,恩格尔系数大于45%的家的年生活消费量普遍在4752美元以下,这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公布的贫困人的状况基本相(17.8%),也就是说在巴勒斯坦,恩格尔系数大于45%的人就是贫困人。而同期中国的城镇人的恩格尔系数为39.2%,农村人的平均恩格尔系数为49.1%。

外交

外交政策

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国宣告成立,现已得到138个国家的正式承认。1988年12月15日,巴勒斯坦成为联国观察员实体。2012年11月29日,第67届联国大会通过决议,正式授予巴勒斯坦联国观察员国地位。

巴勒斯坦奉独立自的外交政策,以建国作为外交政策的基石,张以国际法、联国安理会有决议、“阿拉伯和平倡议”等为基础,通过同以色列进和平谈判,结束以对巴领土的占领,建立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

1991年马德里中东和会召后,巴勒斯坦通过谈判,同以色列先后签署《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即“奥斯陆协议”)、《加沙和杰里科先自治协议》、《扩大巴勒斯坦在约旦河西岸自治范围的协议》等,陆续收复了部分领土,并在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和加沙地带全境实现有限自治。但由于巴以立场分歧,国际和地区政治候变幻,20世纪90年代后期后,巴以和谈未再取得实质性进展。2000年,巴勒斯坦民众发起第二次“大起义”,此后和谈屡次重启,又屡次中断。2014年4月底,巴以和谈再次陷入僵局,此后未再重启。

对外

同中国的

中国是最早支持巴勒斯坦民族抵抗运动并承认巴解和巴勒斯坦国的国家之一。1965年5月,巴解在北京设立享有外交机构待遇的办事处。1988年11月20日,中国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两国建交。同年12月31日,巴解驻京办事处改为巴勒斯坦国驻华大使馆,其任改任巴勒斯坦国驻华大使。1990年7月 5日起,中国驻突尼斯大使兼任驻巴勒斯坦国大使。1995年12月,中国在加沙设立驻巴民族权力机构办事处,2004年5月迁至拉马拉。2008年6月后,中国驻突尼斯大使不再兼任驻巴大使,由驻巴办任(大使衔)全权负责同巴勒斯坦交往事宜。2023年6月,中巴宣布建立战略伙伴系。

近年来,中巴友好系始终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中重要往访有:国家副席王岐山(2018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2016年9月),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2016年3月),国务院副总理汪洋(2015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向巴平措(2017年7月),外交部部长王毅(2013年12月)等。巴重要来访有: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2005年5月、2010年4月底5月初、2013年5月、2017年7月、2023年6月),外长马立基(2010年5月、2014年5月、2014年6月、2015年2月、2016年5月、2017年4月、2018年7月),总统特使、巴解执委会委员拉法特(2014年10月),总统府秘书长塔伊布(2017年5月),济部长欧黛(2017年5月、2018年7月),总统特使、法塔赫副席阿鲁勒(2019年5月)等。2020年7月,习近平席应约同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通电话。2022年12月,习近平席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会见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

2023年,双边贸易为1.65亿美元。

2023年6月14日,国家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国事访问的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会谈。习近平席和阿巴斯总统宣布,中巴建立战略伙伴系。

同阿拉伯国家的

(一)与埃及系。埃及是最早支持巴解组织的阿拉伯国家之一,曾是巴解组织展政治活动的要基地。埃、以签订戴维协议后,巴解中断同埃的系。

1987年11月,埃宣布重新放巴解组织罗办事处。海湾战争后,由于双立场不同,系冷淡。此后,随着中东和平进程的推进,双系实现正常化。阿巴斯当选巴民族权力机构席后,曾多次访埃。近年来,埃及在巴以停、换俘、巴部和解等问题上积极斡旋。

2011年,埃及斡旋,巴各派于5月初在罗签署和解协议。10月,埃促成哈马斯同以色列成功换俘。

2012年11月加沙冲突爆发后,埃及明确支持巴,同时积极展斡旋,推动实现停

2013年1月,在埃及斡旋下,法塔赫和哈马斯领导人在罗就民族和解事宜会晤。7月底埃及局势剧变后,埃及与哈马斯系急剧恶化,埃及加强对西奈半岛与加沙地带接壤地区的管控,缩短拉法放时间,并摧毁了加沙通往西奈的大部分地道。

2014年3月,埃决定止哈马斯在埃一切活动,哈马斯对此表示谴责。

2015年初,埃法院裁决哈马斯为恐怖组织。6月,埃及紧急事务上诉法院以缺乏司法权为由,撤销先前将哈马斯列为恐怖组织的裁定。

(二)与叙利亚系。叙曾是巴游击队的重要基地和后。巴一些重要组织的总部设在大马士革。哈马斯领导人马沙勒也在叙定居。

1983年后,因对解决中东问题的政治张存在分歧,双系恶化。

1988年后,巴叙系有所缓和。

1999年,在叙鼓励与支持下,叙境的巴反对派组织始与巴民族权力机构进对话。

2004年12月,阿巴斯继任巴解执委会席后访叙。

2006年哈马斯执政后,叙表示支持巴勒斯坦人民自选择的政府,反对对巴封锁,鼓励巴各政治派通过对话解决分歧。

2007年11月,叙出席安纳波利斯中东和会。

2008年7月和10月,阿巴斯访叙。2011年叙局势出现动荡后,哈马斯领导层离叙,并公要求叙总统巴沙尔下台。

(三)与约旦的系。巴、约之间在历史、地理、缘等面有着特殊系。约旦是阿拉伯世界唯一给予巴勒斯坦人国籍的国家,现巴人占约旦总人的60%。约曾是巴解组织总部所在地。

1970年,约巴系恶化,巴武装被迫全部从约撤出。中东和平进程始后,巴约曾组成联代表团出席中东和会。

2003年6月,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持了由美、以、巴三参加的亚喀巴峰会,宣布正式启动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阿巴斯当选巴民族权力机构席后,多次访约。阿巴斯解散政府后,约旦强调巴应维护部团结、重建秩序。阿卜杜拉二世国王多次呼吁国际社会推动和平进程,支持巴以和谈,敦促美在中东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

2012年初,约旦同中东问题“四机制”推动巴以双在安曼就恢复和谈进多次接触。

(四)与沙特等海湾阿拉伯国家系。沙特、科威特等海湾阿拉伯国家曾是巴解的要财政援助国。1990年,沙特等海湾国家对巴解在海湾战争中的立场不满,同巴解系恶化。原在海湾国家的50万巴勒斯坦人大部分离。1991年3月31日,海湾作委员会宣布中断对巴解的财政援助。但在巴解决定出席马德里中东和会后,沙特等海湾国家与巴解始缓和,官往来逐渐恢复,沙特还部分恢复了对巴援助。从1993年起,巴解同海湾国家系不断改善。2002年4月25日,时任沙特王储阿卜杜拉访问美国期间向布什总统提出了解决中东问题的8点建议。2004年12月,巴解执委会席阿巴斯访问沙特和科威特,对巴在海湾战争中的错误立场表示道歉。巴与海湾国家系明显改善。2007年2月,在沙特斡旋下,哈马斯与法塔赫达成“麦加协议”。3月,在沙特等国推动下,第19次阿盟首会议重申“阿拉伯和平倡议”,并确定相工作机制。2012年10月,卡塔尔埃米尔哈马德访问加沙,是2006年以来首位访问加沙的海湾国家元首,卡同时提供2.54亿美元援助,用于支持加沙济重建。2013年4月,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哈马德率阿拉伯国家代表团访美,表示愿在1967年边界基础上、通过少量土地置换实现“两国案”,受到美国和以色列的欢迎。2015年7月,沙特国王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会见赴沙特朝觐的哈马斯政治局席哈立德·迈沙阿勒。

同以色列的

巴勒斯坦逃难儿童巴、以于1993-1995年,先后签署《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即“奥斯陆协议”)、《加沙和杰里科先自治协议》和《扩大巴勒斯坦在约旦河西岸自治范围的协议》。1997年1月,巴以签署了于以军在希伯伦重新部署的协议,规定以从希伯伦80%的地区撤出。1998年10月,巴以签署了以色列第二阶段从约旦河西岸撤军协议,即“怀伊协议”。1999年11月8日,巴以正式启动最终地位谈判。2000年7月,美、以、巴首戴维峰会无果而终。

2000年9月,由于以利库德集团领导人沙龙强进入阿克萨清真寺,发长达4年多的以巴冲突。2005年阿巴斯出任巴最高领导人后,巴以系明显改善。2月,以、巴、埃、约领导人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峰会。9月,在埃及面的推动以及巴的积极配下,以完成从加沙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撤离犹太人定居点和军队的“离计划”。11月,在美国斡旋下,巴以达成《加沙地区通进出协议》。

2006年哈马斯执政后,以要求其接受“三项条件”(承认以色列、放弃暴力、遵守巴以双已达成的协议),并对巴进政治孤立和济封锁。2007年6月阿巴斯解散政府后,以恢复同阿巴斯对话,并成立谈判工作组。11月26日,巴、以参加美持召的安纳波利斯中东问题国际会议,在会上发表“共同谅解文件”,始就最终地位问题进谈判。2008年,巴以双持续谈判,但未达成和平协议。12月,以针对哈马斯等武装派对加沙地带发动大规模军事动,巴以和谈中止。

2009年3月以新一届政府成立后,表示愿据“路线图”计划同巴谈判。2010年5月,巴以在美国持下始进间接谈判,9月初双重启直接谈判。但由于以坚持在被占领土修建犹太人定居点,巴于10月8日宣布暂停与以和谈。

2012年初,巴、以双在中东问题“四机制”、约旦等面推动下就复谈问题进接触,双领导人亦于4、5月互换信件,以总理塔尼亚胡还首次公表示支持巴勒斯坦人建立“领土连贯”的国家。但双在犹太人定居点等键问题上始终存在严重分歧。11月14日至21日,为报复哈马斯等巴勒斯坦武装组织持续向以色列境发射箭弹,以军对加沙地带发动大规模空袭,造成巴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1月29日,第67届联大授予巴勒斯坦联国观察员国地位。以色列对此强烈反对,并随即采取新建定居点住宅、停止向巴移交代征海税款等报复措施。2013年3月以来,在美国面的促动下,巴以双就恢复和谈进接触。

2013年7月底,巴以在美国推动下重启和谈。2014年4月底,和谈再次陷入僵局后,巴以系急剧恶化。7月8日,以色列向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发动代号为“保护边境”的军事动,军事打击持续51天,造成巴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015年9月中旬以来,巴以双在多地持续发生零星冲突,导致大量人员伤亡。

2021年5月20日晚,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发表声明宣布,以色列安全过讨论,一致同意接受埃及斡旋的、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停协议。哈马斯实与以色列达成停协议,停将于2021年5月21日凌晨2时生效。

同美国的

美国曾长期拒不承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1988年12月,在巴解宣布接受联国安理会242和338号决议并公谴责恐怖义之后,美、巴始对话。1993年9月,巴以签署华盛顿宣言,美随后宣布承认巴解为巴勒斯坦人民的代表。1994年6月24日,美将巴驻美办事处升格为官使团,并利用美驻耶路撒冷总领馆与巴进联系。2002年12月,美导中东问题“四机制”拟定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并积极推动实施。

2006年哈马斯胜选并组阁后,美反应强烈,重申哈马斯是“恐怖组织”,表示不会与巴政府进接触,要求国际社会孤立哈马斯,直至其改变立场、接受“三项条件”,并停止对巴直接援助。2007年6月阿巴斯解散政府后,美解除对约旦河西岸的济封锁,推动巴以对话,并于11月26日召中东问题国际会议(即安纳波利斯会议),提出巴以“两个国家”和平共处的设想。2008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访巴,宣布启动安纳波利斯会议确定的三委员会机制,由美监督巴以履“路线图”计划情况。美国务卿赖斯多次访问巴以,推动和谈。

2009年,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积极推动巴以和谈。5月,阿巴斯访美。9月,美总统奥巴马促成美、巴、以三于联大期间在纽约会晤。2010年,美副总统拜登、中东特使米切尔等频繁访巴,最终促成巴于5月接受在美持下与以恢复间接和谈,并于9月与以重启直接谈判。后因以色列面拒绝延长犹太人定居点建设冻结令,谈判中止。

2011年5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其中东政策演讲中提出巴以两国边界应以1967年边界线为基础,通过双认可的土地置换划定。巴对此表示欢迎。但美坚决反对巴将独立建国问题诉诸联国的做法。2012年3月,奥巴马致电阿巴斯,重申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的承诺。11月,第67届联大表决授予巴勒斯坦联国观察员国地位的决议草案,美国投反对票。

2013年3月,奥巴马第二任期伊始即访问巴勒斯坦、以色列等地区国家,重申以“两国案”为基础解决巴以争端。美国国务卿克里多次访问地区国家,推动巴以双重启和平谈判,并提出加强巴勒斯坦济能力、改善巴勒斯坦民众生活、设立40亿美元援助基金等设想。2013年7月底,在国际社会特是美的大力推动下,巴以重启和谈。2014年4月,和谈陷入僵局。2015年底,巴以零星冲突持续升级之际,美国国务卿克里访问巴以进斡旋。

同欧盟国家的

巴解组织重视发展与欧盟国家的系,在10多个欧盟国家派驻代表。海湾危机发生后,欧盟国家指责巴解在海湾危机中支持伊拉克。1991年2月6日,欧共体12国外长宣布冻结与巴解和阿拉法特的接触。海湾战争结束后,欧盟国家与巴解系逐渐恢复。巴、以签署巴自治协议后,欧盟国家始在巴自治区设代表处或通过驻耶路撒冷总领馆与巴自治政府进联系,并向巴民族权力机构提供了大量援助。

2006年哈马斯胜选并组阁后,欧盟要求哈马斯接受“三项条件”。2007年6月阿巴斯解散政府后,欧盟表示支持阿巴斯。2010年以来,阿巴斯多次访问英、法、德、西班比利时、希腊等国,求欧盟支持巴勒斯坦独立建国。2011年以来,英、法、西班意大利等国先后宣布将巴驻该国代表机构级提升为外交使团。但欧盟部在巴加入联国等国际组织问题上立场不一。2013年7月,欧盟出台新的对以色列定居点的限制规定,即自2014年起,位于定居点的机构不能获得欧盟拨款、馈赠、金融工具等面资助。2014年10月,瑞典承认巴勒斯坦国家地位,并将巴驻瑞典代表处提升为使馆。2015年6月,梵蒂冈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法国英国比利时意大利等国议会纷纷投票支持政府承认巴国地位。2015年6月,法国外长法比尤斯访问巴以。7月,意大利总理伦齐访问巴以。2016年6月,法国组织支持中东和平倡议外长会。

俄罗斯

巴解组织与前苏联系密切。阿拉法特曾多次访苏。

2007年阿巴斯解散政府后,俄表示支持阿巴斯法地位,同时呼吁巴各派通过对话解决分歧。2008年4月、12月,2010年1月,阿巴斯访俄。俄倡议在莫斯科召中东问题国际会议,以全面推动中东和平进程。

2011年2月,时任俄总统德韦杰夫访巴期间,公表示支持建立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5月巴各派实现和解后,俄邀请巴各派在莫斯科就落实和解协议进磋商。2012年6月,俄总统普京访问巴勒斯坦。11月,第67届联大表决授予巴勒斯坦联国观察员国地位的决议草案,俄投赞成票。2013年3月,阿巴斯访俄。2015年4月,阿巴斯访问俄罗斯,会晤普京总统、德韦杰夫总理等俄领导人。

同巴巴多斯的

当地时间2024年4月19日,巴巴多斯宣布决定正式承认巴勒斯坦为国家。

旅游

简介
杰里科古遗迹杰里科市位于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以东,1993年实巴自治,是杰里科省首府。杰里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9000多年前便有人在此定居。杰里科被称作"世界上最低的城市",其所在地低于海平面300米。巴勒斯坦古迹
耶稣诞生地耶稣诞生地:伯利恒诞堂和朝圣线路是于2012年6月29日最新列入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由于渗水对遗产造成的损害,这一遗产也被同时也列入了《濒危世界遗产录》。
阿喀萨清真寺清真寺建于公元709年瓦利德王时代,直到13世纪末马木路克时期易为阿喀萨清真寺。后来又过地震损毁,后重新修建时的大理石柱由索里尼捐赠,天花则是埃及国王法鲁克所赠。此清真寺还发生过两次重大事件,一件是1951年7月20日约旦国王阿卜杜拉遇刺于门,现今的胡笙国王由于穿着护胸和勋章奇迹似的逃过一劫,子弹掠过的痕迹仍明显留在柱上。另一事件是发生在1969年,疯狂的澳洲人在寺,其造成的损害仍在持续修复。
哭墙对于犹太人来说,耶路撒冷旧城中最圣的地莫过于3000多年以前,由所罗门所建造供奉“十诫”法柜的圣殿,圣殿曾先后被巴比伦和罗马人摧毁,现在唯一仅存的只有外墙残垣。其中西面一侧的墙最底层基石是希律王时期所造,山面块则是拜占和伊斯兰教所加盖的。西墙原文是Occidental,意即欧洲之墙,公元初时,欧洲人认为耶路撒冷是欧洲的尽头,而这面墙就是欧亚分界线了。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梧桐叶

下一篇 梧桐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