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王瓜

王瓜 王瓜(拉丁:Trichosanthes cucumeroides (Ser.) Maxim.),葫芦栝楼多年生攀援藤本。王瓜块根纺锤被柔毛。纸质,宽卵形,常3到5浅至深裂。雌雄异株雄花总状花序,萼筒喇叭花冠白色,裂卵形,具极长丝状流苏。种子横长,深褐色,长0.7到1.2厘米。产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及日本等地。生于海拔 600到1700米的山谷密林中或山坡疏林......
目录

形态特征

植物-王瓜(图1)多年生攀援藤本;块根纺锤,肥大。细弱,多分枝,具纵棱及槽,被短柔毛。

叶片纸质,轮廓阔卵形,长5-13(-19)厘米,宽5-12(-18)厘米,常3-5浅裂至深裂,或有时不分裂,裂三角卵形至倒卵状,先端钝或渐尖,边缘具细齿波状齿叶基心形,弯缺深2-5厘米,上面深绿色,被短绒毛及疏短刚毛,淡绿色,密被短茸毛,基出掌状5-7条,细脉网状;叶柄长3-10厘米,具纵条纹,密被短茸毛及稀疏短刚毛状硬毛。卷须2歧,被短柔毛。

王瓜果实雌雄异株雄花组成总状花序,或1单与之并生,总花梗长5-10厘米,具纵条纹,被短茸毛;花梗短,长约5毫米,被短茸毛;苞片线状披针,长2-3毫米,全缘,被短柔毛,稀无苞片花萼筒喇叭,长6-7厘米,基部径约2毫米,端径约7毫米,被短茸毛,裂线状披针,长3-6毫米,宽约1.5毫米,渐尖,全缘花冠白色,裂卵形,长14-15(-20)毫米,宽约6-7毫米,具极长的丝状流苏;花药长3毫米,药隔有毛,丝短,分离;退化雌蕊刚毛状。雌花单生,花梗长0.5-1厘米,子房长,均密被短柔毛,花萼花冠雄花相同。、卵状或球,长6-7厘米,径4-5.5厘米,成熟时橙红色,平滑,两端钝,具;果柄长5-20毫米,被短柔毛。

种子横长,长7-12毫米,宽7-14毫米,深褐色,两侧室大,近,径约4.5毫米,表面具状突起。期5-8月,果期8-11月。

主要品种

狭果师古草(台湾植物志)(变种)Trichosanthes cucumeroides(Ser.) Maxim. var.stenocarpaHonda该变种与原变种的要区是:果实狭长,长7-9厘米,宽2.5-4厘米。产中国台湾省宜兰、台中、南投。分布于日本
海南栝楼海南植物志)(变种)老鸦瓜,白瓜(广东)Trichosanthes cucumeroides(Ser.)Maxim. var.hainanensis(Hayata)S. K. Chen该变种与王瓜(原变种)的要区在于种子为三角状卵形,两侧室狭小,径约2.5毫米,中央环带宽而下延。产中国广东、广西。
栝楼(变种)Trichosanthes cucumeroides(Ser.) Maxim. var.dicoelosperma(C.B. Clarke)S. K. Chen该变种与王瓜(原变种)的要区果实种子稍压扁,两侧室近长。产中国西藏东南部和广西。生于海拔600-1180米的密林中。印度也有。

分布范围

产中国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分布于日本。生于海拔 (250-) 600-1700米的山谷密林中或山坡疏林中或灌丛中。

繁殖栽培

组织培养

材料类组织选用植物顶芽、带腋芽段。

培养条件:诱导分化培养基:⑴MS+6-BA0.5mg/L(单位下同);⑵Ms+6-BAl;⑶MS+6-BA2+2,4-D1。

诱导生生长培养基:⑷MS;⑸MS+IAA2;⑹MS+6-BA1+2,4-D1。每种培养基均附加3%蔗糖,0.7%琼脂,pH5.8。

培养温度:(25士l)℃,光照每天12小时,光照度2000lx左右。

快速繁殖

生长分化无菌材料的获得:将王瓜种子用70%乙醇浸泡30秒,取出水洗,然后用0.7%次氯酸钠灭菌20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3-4次,种植于MS培养基上。待苗长至高5厘米、具6时,剪其顶芽、带腋芽段作外植体。

诱导:丛生的诱导,将外植体种植于分化培养基上,5天左右,在的两端和顶芽的基部始愈伤化,色有点土黄色。10天左右,在⑴、⑵培养基上的腋和始生出小,但生长缓慢。20天左右,⑴培养基上每个外植体产生12个左右的丛生与小苗,小苗叶片非常细小,显生长不良态势;在⑵上一般仅1-2个生长较⑴上的差;而在⑶上仅愈伤化,没有成。同时在更高浓度的6-BA培养,发现外植体愈伤化更严重,而且粘稠,无成。由此说明只有低浓度的6-BA才能促进成。

生长

分化培养基上成的丛生切下移至生生长培养基。在⑸上5天可看到叶片明显增大,7天左右始生较粗也较多;在⑷上要10天左右才看到的增大与生,且较细数少,上的细分枝较多;在⑸上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⑷;而⑹上的小在靠近培养基的基部始愈伤,小生长缓慢,几乎停止生长。所以IAA不仅能促进王瓜的生,而且能进一步促进它的生长,而2,4-D则促进愈伤化,不利于生

管苗移栽:将培养有试管苗的三角烧瓶打,在温室中炼苗3天然后取出洗去部的琼脂,移至盛有蛙石与泥炭(1:l)的钵中,每天浇含MS大量元素的稀释培养液,移栽成活率64%。

主要价值

药材基源

葫芦植物王瓜果实、子。

性味归经

植物-王瓜(图2)-《中华本草》附图味苦,性。归

⑴《日用本草》:“味苦,平凉,无毒。”

⑵《医入门·本草》:“味酸。”

⑶《医林纂要·药性》:“苦,。”

⑷《本草再新》:“入。”

⑸《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

⑹《湖南药物志》:“有毒。”

功效

清热,生津,消瘀,通乳。消渴黄疸,噎反胃,乳汁不通,肿,慢性咽喉炎。

⑴《日用本草》:止热躁大渴,消肿毒,除黄疸乳汁,通经水

⑵《医入门》:治噎

用法用量

服:烧存性研末入。外用:捣

用药

孕妇、虚证服。

⑴《品汇要》:“妊娠不可服。”

⑵《本草从新》:“稍稍挟虚,切勿妄投。”

各家论述

⑴《本》:消渴痹,瘀血热酸疼,益愈聋。

⑵《录》:疗诸邪气热结,痿,肿留妇人带下不通,下乳汁,止小便数不,逐四肢中水,治马骨刺人疮。

⑶《唐本草》:疗黄疸,破

⑷《日华子本草》:通血脉热疾,黄病,壮热心烦闷,排脓,热劳。治扑损,消瘀血,破症癖,落胎。

⑸《纲》:利大小便,治面黑面疮。

⑹《本草备要》:泻热,利水,。治伤寒发斑。

⑺《本草疏》:王瓜根,其能除湿热热毒,大约与栝楼性同,故其消渴邪气热结,肿等,皆与栝楼相似,而此则入分诸病为多

⑻《本草述》:《》云,,而《本》于王瓜治,乃以苦而致活之用,盖观《本》首云消渴痹,乃继以瘀血、月,则知此种所治之瘀血,盖因于热者也。即《录》首云疗诸邪气热结,而《日华子》亦首热疾,则其义益明矣。虽然,细绎其用,非专以通瘀为功也。如《录》更云止小便数不,又云逐四肢中水。夫小水及四肢中水,与人身之是二是一,故又以仲景《金匮》经水不利,带下小腹满,或一月再见者,俱王瓜根者参之,如其专于通瘀,何为有两利之功哉?绎《本》益,乃其功。先哲所云,如橐YAO,如波澜是也。

⑼《本》:土瓜之治,大率皆似通而实不之候,故《录》所载,既云妇人带下,紧接以不通,四肢节间有水,小便仍利;与《金匮》所谓经水不利,月事一月再者,若。即阳明津液竭,大便不通之不容下者,以此导之,则亦可知其旨趣之所在矣。

⑽《本草正义》:土瓜以视萎,苦过之,故能通热结之瘀,亦与《录》言萎通月水同义,非泛治诸虚不足以痹着瘀血也。热酸疼,亦以热胜而液不足,则为疼酸。所谓益者,亦以热能伤,去热即所以益,又即《本》萎补虚安中之义。其能愈聋者,聋必中隆隆,皆上腾为病,苦降清,斯无震动而自聪矣。《录》治诸邪气热结,五作一句读,所谓邪气者,即热也。肿,无非热结留之病。带下之与不通,虽似病状绝异,然此之不通,仍以瘀热而言。带下则固多有湿盛热烁,灼成浊垢者,导其热,清其瘀,则带下自己,其止小便数,亦与萎止小便利同一功用。

⑾《日用本草》:“止热躁大渴,消肿毒,除黄疸乳汁,通经水。”

⑿《医入门·本草》:“治噎。”

药材鉴

性状鉴:本品呈长体十,分3室,两端每室外边各有一凹陷或成小孔状,室中空。中间1室外围有1人宽环,长1-1.2厘米,宽6-8mm。表面灰棕色黑褐色,有时两端略呈亮灰色。全体粗糙,有众我的小突起。体轻,种皮坚硬,破后,中间室可见2子叶,油性大。微,味淡。以粒大、饱满者为佳。

显微鉴:粉末特征 红棕色。①种皮表皮细胞为1列栅状细胞,断面观呈类长,长短不一;角质层淡黄棕色或几无色,厚薄不匀,约至22μm;表面观呈类多角,类长或不规则,可见波状的角质细条纹,有的表皮细胞含细小草酸钙结晶。②厚壁细胞为靠外侧的种皮厚壁细胞,多成存在,细胞较大,壁较厚,黄棕色。③石细胞数个成群,或单个在,细胞较小,壁甚厚,红棕色,呈类、类多角或类长,有的有少数分枝,直径25-68μm,长约至132μm,壁厚6-23μm,孔沟明显,胞腔充满黄棕色红棕色物,其中包埋有草酸钙晶,也有1个石细胞含2个结晶。④星状细胞状不规则,具数人分枝或突起,细胞直径11-27μm,壁稍厚者无色或淡棕色,较厚才棕色,木化,纺孔明显。⑤草酸钙晶呈类、双锥或类多角,直径3-11μm,长至17μm。⑥色素块红棕以,大小不一,在。⑦子叶细胞充满类和类多角糊粉粒,直径2-15μm;并含脂肪油滴和脂类物质。

成分

王瓜果实含β-胡萝卜(β-carotene),番茄烃(ly-copene),7-豆甾烯-3β-醇(stigmast-7-en-3β-ol),α-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即是7,22-豆甾二烯-3β-醇(stigmasta-7,22-dien-3β-ol)。

瓜皮含有机酸:壬酸(pelargonic acid),癸酸(capric acid),月桂酸(lauric acid),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十五酸(pentadecano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棕榈油酸(palmit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亚麻酸(linolenic acid)等。

含黄酮类成分:山柰甙(kaempferitrin),山柰酚-3-葡萄糖-7-鼠李糖甙(kaempferol-3-glucoside-7-rhamnoside)。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叙利亚

下一篇 王母钗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