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王瓜根

王瓜根 块根或纺锤,肥壮,白色,肉质,味极苦。异土瓜(《金匮要略》),堵拉、耗子枕头(《贵阳民间药草》),土花粉(《闽东本草》),山苦瓜(《全展选编·肿》)。来源:葫芦植物王瓜植物态详"王瓜"条。采集:夏、秋间采挖。王瓜根药材:块根或纺锤,肥壮,白色,肉质,味极苦。用法用量:1、服:汤,1.5~3钱(鲜者2~3两);或捣汁。2、外用:捣或磨汁涂。注意......
目录

来源:葫芦植物王瓜植物态详"王瓜"条。

采集:夏、秋间采挖。

王瓜根

药材:块根或纺锤,肥壮,白色,肉质,味极苦。

用法用量:1、服:汤,1.5~3钱(鲜者2~3两);或捣汁。2、外用:捣或磨汁涂。

注意事项:胃虚及孕妇慎服。《本草从新》:实热壅滞者宜之,稍稍涉虚,切勿妄投。

原形态

多年生草质藤本。块根纺锤,肥大。细弱,多发,具纵棱和槽,被短柔毛。卷须2歧,被短柔毛。互生;叶柄3-10cm,具纵条纹,密被短茸毛和疏短刚毛状软毛;叶片纸质,阔卵形,先端钝或渐尖,基部深心形,边缘具细齿波状齿,长5-13(-19)cm,宽5-12(-18)cm,常3-5浅裂至深裂,或有时不分离,裂卵形或倒卵形,上面深绿色,被短绒毛和疏短刚毛,下面淡绿色,必被短茸毛,基出掌状

王瓜根

雌雄异株

性状

性状鉴

块根纺锤,常2-9个呈簇生状,直径约3cm,断面洁白或黄白色,粉怀;味稍苦涩。

显微鉴

1、黄白色。①导管2-7个成群或单生,导管直径可至195μm。②石细胞,长至335μm,直径至

王瓜根

75μm。③演粉粒单粒,直径可至11μm。以粒大、饱满者为佳。

2、红棕色。①种皮表皮细胞为1列栅状细胞,断面观呈类长,长短不一;角质层淡黄棕色或几无色,厚薄不匀,约至22μm;表面观呈类多角、类长或不规则,可见波状的角质细条纹,有的表皮细胞含细小草酸钙结晶。②厚壁细胞为靠外侧的种皮厚壁细胞,多成存在,细胞较大,壁较厚,黄棕色。③石细胞数个成群,或单个在,细胞较小,壁甚厚,红棕色。呈类、类多角或类长,有的有少数分枝,直径25-68μm,长约至132μm,壁厚6-23μm,孔沟明显,胞腔充满黄棕色红棕色物,其中包埋有草酸钙晶,也有1个石细胞含2个结晶。④星状细胞状不规则,具数个分枝或突起,细胞直径11-27μm,壁稍厚者无色或淡棕色,较厚者棕色,木化,纹孔明显。⑤草酸钙晶呈类表、双锥或尖多角,直径3-11μm,长至17μm。⑥色素块红棕色,大小一一,在。⑦子叶细胞充满和类多角糊粉粒,直径2-12μm;并含脂肪油滴和脂类物质。

王瓜根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250-)600-1700m的山谷森林中或山坡疏林中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

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等地。

性味

苦,。有小毒

①《本》:"味苦,。"

②《录》:"无毒。"

③《药性论》:"平。"

④《本草拾遗》:"有小毒。"

归经

①《得配本草》:"入手、足阳明。"

②《会约医镜》:"入膀胱。"

功用主治

泻热,生津,破,消瘀。治热病炳渴,黄疸,热结便秘,或小便不利,,症癖,肿。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瘀止痛。用于毒蛇咬伤急性扁体炎,咽喉炎,疮肿毒,跌打损伤,小便不利,痛。

①《本》:"消渴痹,瘀血热酸疼,益愈聋。"

②《录》:"疗诸邪气热结,瘘,肿留妇人带下不通,下乳汁,止小便数不,逐四肢中水,治马骨刺人疮。"

③《唐本草》:"疗黄疸,破。"

④《本草拾遗》:"小儿闪癖,痞满痰疟,取捣绞汁服。"

⑤《日华子本草》:"通血脉热疾,黄病,壮热心烦闷,排脓,热劳。治扑损,消瘀血,破症癖,落胎。"

⑥《纲》:"利大小便,治面黑面疮。"

⑦《本草备要n:"泻热,利水,。治伤寒发斑。"

【用法用量】

宜忌

胃虚及孕妇慎服。

《本草从新》:"实热壅滞者宜之,稍稍涉虚,切勿妄投。"

选方

①治伤寒烦渴不止:土瓜一两,麦门冬一两(去),甘草半两(微亦,锉),枇杷叶半两(拭去毛,微黄)。上药捣粗罗为,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至六分,不计时候,去滓温服。(《圣惠土瓜

②治黄疸变成黑疸:土瓜汁,顿服一小升,平旦服,食后须汗,当小便出,愈,不尔再服。(《肘后》)

③治黄疸,其小便自利,白如泔色,此得之因过伤:土瓜一两,白石脂一两,桂一两,栝蒌一两,菟丝子一两(浸一日,曝干,捣为末),牡蛎一两(烧为粉)。上药捣罗为,每服,大麦粥饮调下二钱,日三、四服。(《圣惠土瓜

④治小便不通及关格:生土瓜捣取汁,以少水解之,筒中吹下部,取通。(《肘后》)

⑤治大便不通:土瓜捣汁,入少水解之,吹入肛门。二便不通,前后吹之,取通。(《肘后》)

⑥治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一月再见者:土瓜,芍药、桂枝蟅虫各三分。上四味,扦为匕,日三服。(《金匮要略》土瓜

⑦治初起:土瓜块二至四两,酌加水成半碗,日服两次;渣和红糖捣烂,加热贴。(《福建民间草药》)

⑧治睾丸肿大:王瓜根二两,猪赤肉四两,加老适量服。(《闽东本草》)

⑨治咽喉肿痛,乳蛾王瓜根,晒干,研极细末。每次用少许吹于患处,刻,吐去涎。日吹五、六次。(《江西民间草药》)

⑩治腹泻痢疾王瓜根二至三钱,十大功劳一至二钱。水硒次,分服,每日一

⑾治口腔破烂,咽喉肿痛:王瓜根二至三钱,切,放入含,令其唾液流掉。每日含一至三次。

⑿治指疔王瓜根研末,加烧调成糊状,用毛蘸涂;或加入蟾酥适量,鸡蛋清一个调匀。频频涂患处,疗效更速。若已溃者,用研末,加蜜糖调成饼状,患处。每日换药一次。

⒀治汤伤:鲜王瓜根适量,加井或泉水擂成糊状涂。每日三至四次.

⒁治毒蛇咬伤王瓜根适量,研细末,加井或泉水调成饼状患处;另取用烧唐成乳状,频涂于伤周围肿胀处。服:王瓜根六钱至一两,水,一次服,每日一次;或用研末,水送服。(⑩以下出江西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

①治疗慢性咽喉

采用离子导入法治疗40余例,均获得一定妓果,且无副作用。用法:奚娇峡楦?两切碎,用30%500毫升浸泡2~5天,将溶液滴在8x12厘米垫子上,置于前颈,接上电源阳极,后颈接上阴极,电流3~5毫安,每次20分钟,每日1次,连续数天。

②用于止痛

取山苦瓜,成人每次1~2分,嚼烂吞服,据病情决定每日用药次数。治疗外伤痛、手术后疼痛、肠道疼痛等65例,48例止痛,11例疼痛减轻。一般用药后5~30分钟见效,药效持续半小时至72小时

③其他

有用山苦瓜中虫治疗疖。于秋末挖取山苦瓜块根,选有虫蛀痕迹者剥取虫,于食中备用。用法:患处消毒后虫体于疮和周围,再涂抹虫体浸泡液(),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次。症状好转后可隔日换药1次。治疗21例,疗效较明显;若加天南星、山苦瓜粉外,效果更好。又曾报道将山苦瓜制成山苦瓜液滴,配服药,可治疗鼻咽癌。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瓦松

下一篇 王瓜子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