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瓦松

瓦松 瓦松:Orostachys fimbriatus(Turcz.)Berger)是景天瓦松草本植物,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蒙古、苏联。瓦松生于海拔1600米以下,耐旱耐。其互生,有刺,线形披针,总状紧密花序,紧密,可呈宽20厘米的金花梗长可达1厘米,萼片花瓣红色,披针状花药紫色;近四,蓇葖长细,子细小卵形多数,8-9月,9-10月结果。二......
目录

形态特征

二年生草本。一年生莲座丛的短;莲座线形,先端增大,为白色质,半,有齿

二年生一般高10-20厘米,小的只长5厘米,高的有时达40厘米;互生,疏生,有刺,线形披针,长可达3厘米,宽2-5毫米。

花序总状,紧密,或下部分枝,可呈宽20厘米的金苞片线状渐尖;花梗长达1厘米,萼片5,长,长1-3毫米;花瓣5,红色,披针状,长5-6毫米,宽1.2-1.5毫米,先端渐尖,基部1毫米合生雄蕊10,与花瓣同长或稍短,花药紫色鳞片5,近四,长0.3-0.4毫米,先端稍凹。蓇葖5,长,长5毫米,细,长1毫米;种子多数,卵形,细小。期8-9月,果期9-10月。

生长习性

生于石质山坡和石上以及瓦房或草房上。广泛分布在深山向阳坡面,石隙间,古老屋瓦缝中也有生长,耐旱耐。生于屋、墙头及石上。

生于海拔1600米以下,在甘肃、青海可到海拔3500米以下的山坡石上或屋瓦上。

分布范围

产于中国湖北、安徽、江苏、浙江青海宁夏、甘肃、陕西河南山东山西河北蒙古、辽宁黑龙江。朝鲜、日本、蒙古、苏联也有分布。

繁殖栽培

繁殖

有分株和种子繁殖两种。

分株

分株法较为简便。生长

种子

种子休眠特性,适宜秋季成熟后采收播种。一般条件下在温暖湿润的春季进,如果在温室播种一年四季均可。播种时将种子撒在用是夏季,瓦松母株会在周围产生子株,可用于繁殖。将植株上长出的幼苗剥离下来,有的直接上盆,无的待伤晾干,扦插沙土中,生后就可栽种。播种法适大量繁殖和屋绿化施工采用。河沙5份、黄土1份混均匀,浇透水后的播种土上,覆以塑料薄膜保湿,具有较高的出苗率。但小苗生长慢,需二年培育,才能

栽培技术

瓦松栽培简便,生产基地或屋园应选用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土壤。日常栽培中,要注意夏季通,高温时要控制浇水。盆栽宜用疏松透的砂质土壤,或用河沙和含有机质丰富的养土各一份混后,装入盆径稍大的浅盆栽培,能多成孽苗。

光照

瓦松瓦松喜光怕荫,应选择向阳地栽培,最好放在阳台、屋或院落里。光照充足,叶片饱满,密,株紧凑,碧绿色变成红色,高温强光下,变成铁红色或暗紫色。放在半萌处或阳台侧的瓦松,虽也能生长,但叶片变长,长势瘦弱。株,不紧凑,呈粉绿色。抽生时,要常调换位置,防其向光生长,造成植株,影响观赏。

水份

日常浇水遵照“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避免土壤长期过湿或积水,造成烂。它虽非常耐旱,干不死却会涝死,植株萎蔫时一浇水就会很快恢复。但也不能过于干旱缺水,否则植株生长缓慢,色暗淡,缺乏生机。株抽期,生长量大,需水多,应多浇水;而越冬株成短缩生长慢,需水少,应少浇水。

施肥

生长期不需太多的养,平日可不施肥。新萌发生长期,每月浇施1次稀薄的腐熟有机肥或低氮高磷钾复肥,高温时停止施肥,孕育蕾抽出时,浇一次0.1%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可使瓦松生长茂盛,繁茂。

温度

瓦松耐热又耐,能忍受-20至40℃的温度。但夏季高温时,植株生长缓慢,刚栽植的植株要注意适当遮荫避。连阴雨天,要及时避雨,或放在通良好、雨淋不到的地,并控制浇水,以免因闷热、潮湿土壤积水导致植株腐烂。冬季夜间温度不低于5℃,白天在15℃以上时,植株能继续生长。莲座状肉质不耐,冬季0℃以下时,会受冻萎缩落;而其中央生出密集的鳞片组成的短缩能耐-20℃左右严。可地越冬。

病虫防治

瓦松病虫害少。雨季空湿度过大时,可喷1次多菌灵或粉锈宁等,预防白粉病。用作地被或境时因成坪后密度大,植株,通差,易发生白粉虱危害,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1000倍液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1500倍液,隔5-7天喷1次,连喷2次,即可防治。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端阳前后,鳞茎长有拇指大,连采摘丛栽于小盆中,放阳台上很有情趣。特是用线扎着,裸悬吊在室,其生长成U,点缀室,非常致。鳞片表皮含蜡质,保护水分发。在干旱缺水季鳞片储存的水供正常生长,直到水分供完,球体枯萎完成它的生长周期。

药用价值

草药用,有止、活、敛疮之效。但有小毒,宜慎用。

植物文化

瓦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多是寄居高位的象征。唐代诗人李晔《尚书都堂瓦松》咏瓦松: “华省秘仙踪,高堂瓦松因春后长,为雨来浓。影混鸳鸯色,光含翡翠容。天然斯所寄,地势太无从。接栋临双,连甍近九重。宁知深涧底,霜雪岁兼封”。寄托自己想依托权威寄居高位处庙堂之上的想法。而郑谷《菊》却云: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近鬓毛。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对瓦松表示出不屑不羡。一些古人认为,瓦松虽能,但“高不及,下才如”,没有什么实际用处,所以“桐君( 医师) 莫赏,梓匠( 木工) 难甄”。郑谷以池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意在说明菊花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人们; 而瓦松虽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在这里,以一无所用的瓦松反衬菊花高雅而不求权位、不慕利的情操,实际上是对瓦松价值的不了解,是古代人褒扬一个打压一个的一种写作手法,也是传统文人缺乏宽厚包容思维的偏狭思想的反映。

瓦松在今天的普通中国人里是一种平凡而又伟大的小草,寄予了中国人甘于平凡、顽强抗争、生生不息、特立独的人文精神。现代民间诗人陈村顽做了首《七绝·瓦松》: “瓦缝立身何畏艰? 躯也敢傲霜。莫叹不敌青松伟,格从来无二般”,又咏: “琼枝浑似不,赤何妨济世穷。利斧骄阳双洗礼,一株灵药农”,都写出了瓦松平凡中蕴蓄着伟大的精神魅力。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瓦楞子

下一篇 王瓜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