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土香榧

粗榧科植物中国祖榧的种子粗榧、榧、木榧。分布长江以南及湖北、四川陕西、甘肃等地。期三月至四月。种子翌年十月成熟。味甘。性温。入服,或熟食。治食积,驱蛔虫。土香榧 拼音 Tǔ Xiānɡ Fěi 【拉丁】Cephalotaxus sinesis (Rehd.etWils.) Li.(原植物中国粗榧) 【】粗榧、榧、木榧(《浙江山药植志》)。 【生药材鉴定......
目录

简介

土香榧 拼音 Tǔ Xiānɡ Fěi

【拉丁】Cephalotaxus sinesis (Rehd.etWils.) Li.(原植物中国粗榧)

】粗榧、榧、木榧(《浙江山药植志》)。

【生药材鉴定】:此外,同属植物三尖杉 Cephalotaxus fortunei Hook.的种子亦同供药用。与上种的要区较长,线状披针,通常微弯,长5~10厘米,先端具长尖头;种子常3~8 粒着生于种柄端,多为椭卵形或倒卵形,长约2.5厘米

【中药化成分】:三尖杉三尖杉碱(Cephalotaxine)、粗榧碱(Harringtonine)、异粗榧碱(Isoharringtonine)和高粗榧碱(Homoharringtonine)。

植物形态

中国粗榧。

:鄂西粗榧、竹叶粗榧、红壳松。

常绿小乔木,高2~5米,有时可达15米。

螺旋状着生,2列;线形,通常直,稀微弯,长2~5厘米,宽3~4毫米,先端微急尖或有短尖头,基部近或宽楔形,近无柄,下面具2条白色气孔带。

球花6~7数聚生成头状,径约6毫米,梗长约3毫米;每球花基部有1苞片雄蕊4~11,丝短,通常具3花药球花通常2~6个胚珠发育种子

种子卵形、卵或近,长1.8~2.5厘米,外种皮紫色

花期及分布等

分布在长江以南及河南、湖北、陕西、甘肃、四川等地。

此外,同属植物三尖杉种子亦同供药用。

与上种的要区较长,线状披针,通常微弯,长6~10厘米,先端具长尖头;种子常3~8粒着生于种柄端,多为椭卵形或倒卵形,长约2.5厘米。

临床应用

治疗恶性肿福建地区用三尖杉提取三尖杉总生物碱,制成注射液(每2毫升相当于总生物碱40~50毫克)。

临床应用以三尖杉碱为定量标准计算,每天每公斤体重约2毫克,分2次肉注射,15~20天为一疗程,休息10天左右,如无显著副作用,再给一个疗程。

共治14种恶性肿(如淋巴肉瘸、食管贲门癌胃癌肺癌等)47例,初步看到9种肿20例显出近期疗效,其中显效(症状明显减轻,肿块缩小超过原来直径1/2)5例,以淋巴肉瘤的效果较为突出。

据临床观察,用药7~10天后,一般有效病例即可看出效果,对用药2~3周后无效的病例,即使继续应用,效果也不满意。

对有效或显效病例,数疗程后,为防止复发,仍需间歇持续用药.至于远期疗效,则尚待进一步观察总结。

用药过程中,多数有注射处疼痛,并成硬结,以及白细胞、降低,或有头晕恶心口干、疲乏、无力睡眠差、烦躁便秘食欲减退等反应,极个还一度出现不足,一般在停药6天左右或配中西医对症处理后可逐渐恢复。

广州地区用提取的单体粗榧碱结晶,制成注射液,成人每天量最小为20毫克,最大280毫克,大部分为100~200毫克。

临用时以生理盐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直接静缓缓推注或滴注。

治疗淋巴肉瘤、淋巴网状细胞原发性肝癌、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等34例,特效(自觉症状消失,肿基本消失)者1例,显效(标准同前)者5例。

给药总量最小1100毫克,最大8620毫克,一般为3000~4000毫克。

一般用药在1000~2000毫克始见效,总量以4000~5000毫克为宜。

用药过程中,全部病例未见象变化、功能损害及消化道反应.只1例在一次用药过程中(总量已达2600毫克以上)出现促、呼吸困难腹痛发绀、四肢毛细管扩张、皮肤有一些紫斑,对症处理后约1小时,症状就会消失。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土马鬃

下一篇 土附子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