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马鬃
别名
入药部位
性味
味甘、酸,性寒。
归经
功效
主治
相关配伍
用法用量
炮制
采集加工:全年可采收,洗净,晒干。
鉴别
药材鉴别:本品为数株丛集在一起的团块,株长8~25㎝,黄绿色或黄褐色,湿润分离后,每株茎单一,有的扭曲,叶丛生在茎上部,展平后上部叶披针形,渐尖,中肋突出叶尖呈刺状,腹面可见栉片,叶缘有密锐齿,基部鞘状较宽;下部叶鳞片状。茎下部可见须状假根,有的雌株具棕红色四棱柱形的孢蒴,脱盖后的孢蒴口,具64个蒴齿。气微,味淡。
形态特性
植物体粗壮,深绿色,绿褐色,茎高10~25㎝,单一或稀分枝,叶倾立,干时卷曲,湿时展开,叶片上部较尖,基部鞘状,鞘部以上的中肋及叶背均具刺突,雌雄异株,雄株稍短,顶端雄器状似花苞,雌株较高大,顶生孢蒴,蒴柄长10㎝,红棕色,雌苞叶长而窄,中肋及顶,蒴具四棱角,长方形,蒴帽覆盖全蒴,蒴盖扁平,具短喙,蒴齿单层,孢子小圆形,黄色,平滑。
生长环境
相关论述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