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土马鬃

土马鬃,中药。为金发藓科金发藓属植物金发藓Polytrichum communeL.ex Hedw.的植物体。植物金发藓,分布于我国华东、中南及西南等地。具有滋阴清热,凉血之功效。阴虚骨蒸潮热盗汗咳嗽吐血,衄咯血便血崩漏,二便不通。大金发藓 ,独草《中国药用植物志》,眼丹药、小松柏、一贵州草药》,矮松树、万年杉四川常用草药》,拳头草《湖南省中药资源录》......
目录

别名

大金发藓 ,独草《中国药用植物志》,眼丹药、小松柏、一贵州草药》,矮松树、万年杉四川常用草药》,拳头草《湖南省中药资源录》,千年松、一松、千年枞(江西)。

入药部位

植物金发藓的植物体。

性味

味甘、酸,性

归经

大肠

功效

滋阴清热,凉血

主治

阴虚骨蒸潮热盗汗咳嗽吐血,衄咯血便血崩漏,二便不通。

相关配伍

1、治吐血土马鬃30g,捣烂水,加白糖服。(《长白山植物志》)

2、治盗汗咳嗽,小松柏9g,黄柏6g,梧桐树皮6g,血藤6g,五皮6g,水服。(《贵州草药》)

用法用量

服:汤,10~30g;或入

外用:适量,捣,或研末调涂。

炮制

采集加工:全年可采收,洗净,晒干。

鉴别

药材鉴:本品为数株丛集在一起的团块,株长8~25㎝,黄绿色或黄褐色,湿润分离后,每株单一,有的扭丛生在上部,展平后上部披针,渐尖,中肋突出叶尖呈刺状,面可见栉片叶缘有密锐齿,基部鞘状较宽;下部鳞片状。下部可见须状假根,有的雌株具棕红色四棱柱孢蒴盖后的孢蒴,具64个蒴齿微,味淡。

形态特性

植物体粗壮,深绿色,绿褐色高10~25㎝,单一或稀分枝倾立,干时卷湿时展叶片上部较尖,基部鞘状,鞘部以上的中肋均具刺突,雌雄异株,雄株稍短,端雄器状似苞,雌株较高大,孢蒴,蒴柄长10㎝,红棕色,雌苞长而窄,中肋,蒴具四棱角,长蒴帽覆盖全蒴,蒴盖扁平,具短,蒴齿单层,孢子黄色,平滑。

生长环境

生于阴湿山坡,山沟林下或林边,石腐殖土上。

相关论述

1、《嘉祐本草》:“(土马鬃)……世人或便以为垣衣,非也。垣衣生坦墙之侧,此物生垣墙之上。比垣衣更长,大抵苔之类也,以其所附不同,故立疗亦异。”

2、《纲》:“坦衣乃砖墙上苔衣,此乃上墙上乌韭也。”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土麦冬

下一篇 土香榧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