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乌塌菜

乌塌菜 乌塌菜(拉丁:Brassica campestris L.ssp. chinensis(L.)Makino var.rosularis Tsen et Lee),为塌菜、塌棵菜、塌地松、黑菜等,是十芸苔属二年生草本植物乌塌菜高30-40厘米,绿色短,上部分枝。基生少,密生,卵形或倒卵形,上部卵形直径6-8毫米;萼片直立展,黄色,长花瓣浅黄色,具......
目录

物种起源

乌塌菜与其特征、色泽有。和白菜相比,乌塌菜叶片色较深呈墨绿色,故称“乌”。又因其植株塌伏地上,贴地生长,所以称“塌”。

形态特征

乌塌菜

乌塌菜二年生或栽培一年生草本,高30-40厘米,全株无毛,或基生下面偶有极疏生刺毛;粗大,端有短颈;丛生,上部有分枝。基生莲座状、卵形或倒卵形,长10-20厘米,墨绿色,有光泽,不裂或基部有1-2对不显著裂,显著皱缩,全缘或有疏生齿中脉宽,有纵条纹,侧脉扇形叶柄白色,宽8-20毫米,稍有边缘,有时具小裂;上部或长卵形,长4-10厘米,全缘,抱

总状花序生;淡黄色,直径6-8毫米;花梗长1-1.5厘米;萼片,长3-4毫米,钝;花瓣卵形或近,长5-7毫米,多纹,有短爪。

角果,长2-4厘米,宽4-5毫米,扁平,果瓣具显明中脉及网状侧脉宽且粗,长4-8毫米;果梗粗壮,长1-1.5厘米,伸展或上部弯种子,直径约1毫米,深棕色,有细网状窠种脐显著。期3-4月,果期5月。

植物特征

乌塌菜二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展度大,莲座塌地或半塌地生长或倒卵;浓绿色墨绿色。乌塌菜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场地型,其株型扁平。叶片或倒卵形墨绿色,面皱缩,有光泽,全绿,四周向外翻卷;叶柄浅绿色,扁平;单株重约400克;二是半塌地型,丛半直立,叶片墨绿色;面皱 褶、叶脉细稀、全绿;叶柄扁平微凹,光滑,白色。另外,有的品种半结球、叶尖外翻、翻卷部分黄色,故有菊花塌菜之称。

乌塌菜须根发达,分布较浅。短缩,花芽分化后抽薹伸长。腋间抽生总状花序,这些花序分枝l一3次而成复总状花序黄色果实长角, 成熟时易裂。种子红色黄褐色。生物特性

生长习性

生长机制

乌塌菜乌塌菜性喜冷凉。种子在15—30℃下1—3天发,以20—25度为发适温,4—8度为最低温,40℃为最高温。乌榻菜能耐-8一—10℃低温,25度以上的高温及干条件,生长衰弱易受病毒病危害;品质明显下降。乌塌菜对光照要求较强,阴雨弱光易起徒长,伸长,品质下降。

乌塌菜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以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力强的粘土或冲击土最为适宜,较耐酸性土壤乌塌菜湿但不耐涝。乌塌菜种子萌动及绿体植株阶段,均可接受低温感应而完成春化。长日照及较高的温度条件有利于抽薹

生长环境

乌塌菜乌塌菜性喜冷凉,不耐高温,种子适温20一25℃,生长发育适温15一20℃,能耐零下8—10℃的低温,在25℃以上高温则生长不良。乌塌菜喜光,阴雨、弱光易起徒长,伸长,品质下降。

分布范围

乌塌菜乌塌菜在昆明有栽培;我国原产,南京、上海一带栽培最多。为冬季要蔬菜之一。

繁殖栽培

栽培

栽培时间

乌塌菜乌塌菜在不同的季选用适宜的品种可基本实现周年生产。冬春栽培可选用冬性强晚抽薹品种;春季可选用冬性弱的品种;高温多雨季可选用多抗性、适应性广的品种;秋冬栽培可选用耐低温的塌地型品种栽培

冷地区:6月中、下旬直播(或阳畦育苗移栽),8月上旬始收获至8月中旬。8月中旬直播,9月下旬始收至10月中旬。

华北地区:5月上旬至6月上旬直播, 6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收获。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收获。9月下旬播种育苗,10月下旬移植于阳畦;12月至翌年2月随时收获。

长江流域:9月播种育苗,10月移栽,12月至翌年2月随时收获。

整理苗床

深耕晒垡,每公顷施15000—22500千克人粪尿作为基肥,耕一遍后,整地作畦,畦宽l.5—2米。

播种育苗

条播或撒播均可。播后覆土,稍加镇压,浇水,保湿。一般2—3天即可出苗。播种量秋季每公顷11.25—15.0千克,春播与夏播增至22.5—37.5千克;出苗后要及时间苗。

定植

播后30天左右,幼苗6—7时移栽。乌塌菜定植以25—33厘米见为宜,定植后及时浇水,促进缓苗。

肥水管理

乌塌菜乌塌菜群分布浅,吸收能力弱,生长期间应不断地供给肥水。多次追施速效氮肥,是加强生长、保丰产优质的要环。定植后3—5天不能缺水,多在定植后施稀粪水,3—4天一次,促进幼苗发成活。幼苗转青后,施较浓的人粪尿。始发生新时应中耕,增加施肥量。施肥的原则是幼株、天干热时在早上或傍晚浇泼,用量较少,浓度较稀;天冷凉湿润时采用间条施,浓度较大,次数可少。

采收 乌塌菜采收期因候条件、品种特性和消费需要而定。在华北地区8—9月播种的乌塌菜,50—60天后即收获上市。

轮作倒茬

乌塌菜在秋季栽培中,前茬一般是春茬的黄瓜番茄辣椒等蔬菜作物。

乌塌菜利用塑料大、中、小棚进越冬栽培时,乌塌菜收获后,可立即育苗,进黄瓜番茄果类蔬菜的春早熟栽培。利用日光温室栽培时,前茬可为黄瓜番茄的秋延迟栽培。待12月黄瓜番茄拉秧,然后定植上乌塌菜乌塌菜收获后,立即定植番茄黄瓜,进春早熟栽培

病虫防治

乌塌菜病虫害防治乌塌菜常发生的病害有: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等;常发生的虫害有菜青虫、菜螟、黄条跳甲等。防治法参照菜部分。

种类介绍

色分类

乌塌菜叶形色可分为乌塌菜和油塌菜两类。乌塌菜叶片小,色深绿色多皱缩。代表品种有小八、大八。油塌类系乌塌菜与油菜的天然杂种,叶片较大,浅绿色,面平滑。代表品种有黑油塌菜。乌塌菜植株的塌地程度可分为塌地类型和半塌地类型。

塌地型

乌塌菜乌塌菜的品种很多,其株型分为塌地与半塌地两种类型。

塌地型植株塌地与地面紧贴,代表品种有常州乌塌菜或倒卵形墨绿色,面微皱,有光泽,全缘,四周向外翻卷,叶柄浅绿色,扁平,生长期较长,品质优良。

半塌地

乌塌菜半塌地型植株不完全塌地,代表品种有南京瓢菜,叶片半直立,墨绿色,有皱褶,叶脉细稀,全缘叶柄扁平微凹,白色叶尖外翻,有菊花之称。

品种及类型其株型分为塌地与半塌地型。

塌地类型:代表品种有常州乌塌菜上海小八、中八、大八、油塌菜等。半塌地类型代表品种有南京飘儿菜、黑乌、成都乌脚白菜等。另外,菊花塌菜代表品种有淮南黄乌。

栽培较多的品种有:

吉祥蔬菜

乌塌菜1.上海乌塌棵是上海的春吉祥蔬菜,已有上百年栽培历史。株型塌地,植株矮,簇紧密,层层平卧。叶片全缘略向外卷,深绿色,面有光泽皱缩。叶柄浅绿色,扁平。较耐霜雪后品质更好,纤维少,柔嫩味甜。依植株大小及外型可分为3个品系:小八、中八、大八。以小八菊花为最优,其品质柔嫩,菜菊黄,每年春远销中国香港

瓢儿菜

乌塌菜2.瓢儿菜南京著的地品种。耐力较强,能耐-10~-8℃的低温。霜雪后味更鲜美,株美观,商品性好。其代表品种有菊花瓢儿菜。菊花瓢儿菜依外色可分为两种:一种外深绿黄色,长成大株抱。株型多高大,单产较高,较抗病,品种有六菊花;另一种外绿,黄色,长成大株抱生长速度较快,单产较高,抗病性较差,如徐州菊花菜。此外,还有黑瓢儿菜、普通瓢儿菜、高淳瓢儿菜等品种。

安徽乌菜

乌塌菜分布3.安徽乌菜安徽各地地品种。该类品种繁多,其总体特性为:全株暗绿色叶柄宽而短,叶片厚,面上有皱,有刺毛;外塌地生长有不同程度的卷倾向。该种类非常耐,在江淮之间,无论大株小株,皆能地越冬。其代表品种有:

(1)黄乌有外10~20,暗绿色塌地,成熟时变黄,有10~20层,卷为柱,坚硬如石。单株重1千克左右,品质嫩,十分美观,品质极佳。

(2)黑植株较大,单株重1.5千克左右,成熟时不变黄。品质较优。

宝应黑

“黑乌”,是青菜中的一个优良品种,是宝应独有的优质农家菜种,霜耐,抗病虫害能力较强,尤其是霜雪过后,色、香、味极佳。“黑乌”在江苏的知度非常高。

“黑乌”株矮伏,叶柄短,叶片卵形面凹凸有刻痕,如同核外壳,色青中发黑、黑里透亮,因此取“核”之谐音,故有美称“黑乌”。

此外,还有宝塔乌、柴乌、白乌、麻乌等品种。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乌塌菜可食用,适用于、炝、烧、等烹调法。

药用价值

乌塌菜可用于清热利尿、养解毒、疏肝健脾、滑肠通便、降压、降脂等。不和、饮食积滞、腕胀、纳呆便秘。《食物本草》中记载乌塌莱甘、平,无毒能”滑肠、疏肝、利五脏常吃乌塌莱可防止便秘,增强人体防病抗病能力,泽肤健美。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菲律宾

下一篇 土黄连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