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天冬

天冬 天冬(拉丁: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天门冬,俗野鸡食,为天门冬天门冬植物天冬的干块根。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省的南部至华东、中南、西南各省区都有分布。济价值:天门冬块根是常用的中药,有滋阴润燥、清止咳之效。生活型攀援植物中部或近末端成纺锤状,平滑,常弯或扭,长1-2米,分枝具棱或窄翅,常3成簇,扁平或中脉龙骨状微呈锐三棱,......
目录

入药部位

块根

性味

味甘、苦,性

归经

功效

主治

用于肺燥干咳,顿咳痰黏,膝酸痛,骨蒸潮热消渴热病津伤,渴,肠便秘

相关配伍

1、治血虚肺燥,皮肤拆裂及肺痿咳脓血证天门冬新掘者不拘多少,净洗,去、皮,细捣,绞取汁用砂锅慢成膏,每用一二匙,空调服。(《医正传)天门冬膏)

2、治热,咳嗽天门冬(去)、麦门冬(去)等分。上两味膏,炼白蜜收,不时含热之。(《张氏医通》二冬膏)

3、治肺痿咳嗽,吐涎沫,中温温.而不渴者:生天冬捣取汁一升,一斗,饴一升,紫菀,人铜器于汤上至可。服如杏子大一,日可三服。(《肘后》)

用法用量

6-12g。

采集加工

秋、冬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基和须根,置沸水中至透,趁热除去外皮,洗净,干

生理特性

攀援植物在中部或近末端成纺锤状膨大,膨大部分长3-5厘米,粗1-2厘米。平滑,常弯或扭,长可达1-2米,分枝具棱或狭翅。通常每3枚成簇,扁平或由于中脉龙骨状而略呈锐三棱,稍镰刀状,长0.5-8厘米,宽约1-2毫米;上的鳞片叶基部延伸为长2.5-3.5毫米的硬刺,在分枝上的刺较短或不明显。通常每2朵腋生,淡绿色;花梗长2-6毫米,关节一般位于中部,有时位置有变化;雄花花被长2.5-3毫米;丝不贴生于花被上;雌花大小和雄花相似。浆果直径6-7毫米,熟时红色,有1颗种子期5-6月,果期8-10月。

生长环境

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省的南部至华东、中南、西南各省区都有分布。生于海拔1750米以下的山坡、路旁、疏林下、山谷或荒地上。也见于朝鲜、日本老挝越南

药材性状

呈长纺锤,略弯,长5~18cm,直径0.5~2cm。表面黄白色淡黄棕色,半透明,光滑或具深浅不等的纵皱纹,偶有残存的灰棕色外皮。质硬或柔润,有黏性,断面角质样,中柱白色微,味甜、微苦。

相关论述

《本草蒙筌》:“天、麦门冬,并入手太阴,而能驱烦解渴,止咳消痰,功用似同,实亦有偏胜也。麦门冬兼少阴,每每清心,使不犯于贼,故止咳立效;天门冬复走足少阴,屡屡滋助元,令得全其母气,故消痰殊功。盖津液凝成,津液者也,盛则凝,润多则化,天门冬,且复走津液纵凝,亦能化解。麦门冬虽药滋润则一,奈经络相殊,故上而止咳不胜于麦门冬;下而消痰必让于天门冬尔。先哲亦曰,之标在之本在。又曰,半夏惟能治之标,不能治之本。以是观之,则天门冬惟能治之本,不能治之标,非但与麦门冬殊,亦与半夏异也。”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天名精

下一篇 天仙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