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太子参

太子参,中药。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Miq.)Pax ex Pax et Hoffm.的干块根。分布于辽宁蒙古、河北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具有益健脾生津之功效。常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阴不足,自汗日渴,肺燥干咳多年生草本,高15-20厘米。块根长纺锤白色,稍带灰黄......
目录

形态特征

太子参多年生草本,高15-20厘米。块根长纺锤白色,稍带灰黄。直立,单生,被2列短毛。下部常1-2对,叶片披针端钝尖,基部渐狭呈长柄状,上部2-3对,叶片卵形卵形,长3-6厘米,宽2-17 (-20) 毫米,端渐尖,基部渐狭,上面无毛,下面沿疏生柔毛。1-3朵,腋生或呈聚伞花序花梗长1-2厘米,有时长达4厘米,被短柔毛;萼片5,狭披针,长约5毫米,端渐尖,外面及边缘疏生柔毛;花瓣5,白色,长或倒卵形,长7-8毫米,端2浅裂;雄蕊10,短于花瓣;子房卵形花柱3,微长于雄蕊柱头头状。具短梗;萼片疏生多细胞毛。蒴果卵形,含少数种子端不裂或3瓣裂种子褐色,扁,长约1.5毫米,具状凸起。期4-7月,果期7-8月。

生长环境

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怕高温,30℃以上生长发育停止。怕强光暴晒,烈日下容易枯死,比较耐。在-17℃能安全越冬。低温条件下也能发、生。在阴湿的条件下生长良好,喜肥沃疏松、含有丰富腐殖质土壤,砂质土壤生长良好。低涝地、黏壤、土质坚实、排水不良、土壤含腐殖质少。瘠薄的土壤生长不好。

经济价值

成份

1、微量元素

太子参含有Fe、Cu、Zn、Cr、Ni、Co、Sr、Mn、Pb、Li、Na、B、Be、Ti、Al、Ca、Mg、K、P、Se等丰富的微量元素,其中Fe、Cu、Zn、Cr、Ni、Co、Sr、Mn、Na、B、Ca、Mg、K、P、Se为人体的必需元素,据分析以Fe、Cu、Zn、Mn的含量较高,Pb为有害元素。

2、氨基酸

太子参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包括组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缬氨酸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中以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含量较高。

3、糖类

太子参太子参中分离得到太子参多糖PHP-A和PHP-B,平均分子量分为3.2×10和46×10。此外,还分离得蔗糖,麦糖及α-槐糖(α-kojibiose)。

4、苷类

太子参中的苷类成分要为太子参皂苷A(PseudostellarinosideA),尖丝石竹皂苷D(A-cutifolisdeD),胡萝卜苷(daucosterine)及△

-豆甾-3β-烯醇,3-O-β-D葡萄糖苷(△-3β-stigmastenol-3-O-β-D-glucoside)。

5、磷脂类

太子参含有磷脂类成分,其组分要为溶磷脂酰碱,磷脂酰醇,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甘油及磷脂酸等。

6、环肽类

太子参中分离得heterophyllinA(Ⅰ)(太子参环肽A),heterophyllinB(Ⅱ)(太子参环肽B), heterophyllinC(Ⅲ)(太子参环肽C),heterophyllinD(Ⅳ)(太子参环肽D), heterophyllin E(Ⅴ),heterophyllin F(Ⅵ),heterophyllin G(Ⅶ),heterophyllin H(Ⅷ),pseudostellaria A(Ⅸ),pseudostellaria B(Ⅹ),pseudostellaria C(ⅩⅠ),pseudostellaria D(ⅩⅡ),pseudostellaria E(ⅩⅢ),pseudostellaria A(ⅩⅣ),pseudostellaria G(ⅩⅤ),pseudostellaria A(ⅩⅥ)。

7、脂肪酸类

太子参中含有棕榈酸,亚油酸,山嵛酸,2—比咯甲酸(2—minaline)二十四碳酸,十八碳酸,琥珀酸(srccinicacid)。

8、油脂类

太子参太子参中含有1-甘油单硬脂酸酯(gleceroll-monlinolate),吡咯-2-羧酸-3’。呋喃甲醇酯(3’-furfurylpyrrole-2-carboxylate),三棕榈甘油酯(tripalmitin),棕榈酸三十二醇酯(sotriylpalmitate), 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苷—6ɡ棕榈酸酯(β-sitosterlol -3-O -β-Dglucoside -6’ –palmitate)。

9、挥发油类

太子参中挥发油中已得的要成分有吡咯,糠醛,糠醇,1-甲基-3丙基苯,2-甲基-吡咯,4-丁基-3-甲氧基-环己二烯1-酮,4-丁基-3-甲氧基- 2-环二烯1-酮,2-甲氧基-6-(1-丙烯基)-酚,2-甲氧基-4-(1-丙烯基)-酚,2-环己烯1-醇-苯甲酸酯,邻苯二甲酸二特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化物,其中以糠醇含量最高。

10、甾醇类

太子参含有β-谷甾醇及△-豆甾浠-3β-醇(stigmast-7-en-3β-ol)。

11、其他

太子参中还分离得到去甲鸢尾素A(tristec-torigeninA),-醇-3-甲醚(myoinositol-3-methxyl)。

药材性状

太子参块根呈细长条或长纺锤,长约2~6厘米,直径约3~6毫米左右,表面黄白色,半透明,有细皱纹及凹下 的须根痕,头钝,其上常有残存的痕,下端渐细如尾。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而亮,直接晒干的断面为白色,有粉性,微,味微甘,以肥润、黄白色、无须根者为佳。

皮层薄壁细胞数列,多切向延长。皮部窄;韧皮射线宽。成层环明显。木质部的大部;木射线甚宽广;导管单个在或2-3个成束,呈放射状排列;初生木质部3-4原型。

本品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簇晶,直径12-60μm,于木质部较易察见。

炮制

拣去杂质,摘除残留须根,筛去灰土即得。

植物价值

太子参甘、微苦,平。归。体润性和、补生津太子参脾虚食少、倦怠乏力、心悸自汗肺虚咳嗽、津亏渴等症。

太子参麦冬,补并润养阴,用治肺阴亏虚的肺虚咳嗽最宜;太子参白术,共奏补脾之功。同治虚劳劳倦乏力者;太子参黄芪,补益之效大增,常用治劳倦乏力为效。

1、太子参治病后亏虚,疲乏力:太子参15克,黄芪12克,五味子3克,扁豆9克,大枣4枚。饮,有一定效果。

2、太子参治病后虚热

3、太子参脾虚便溏,饮食减少:太子参12克,白术茯苓各9克,陈皮甘草各6克。水服,有较好疗效。

4、太子参盗汗(睡觉汗出,醒后汗止):太子参24克,小麦30克,大枣5枚。水服。

5、太子参糖尿

6、太子参神经衰弱神经症)、失眠太子参15克,当归酸枣仁远志炙甘草各9克。水服。  

太子参用于气虚津伤的肺虚燥咳心悸不眠、虚热汗多、能生津太子参气虚肺燥咳嗽,配沙参麦冬等,太子参阴两虚的心悸不眠、多汗,配酸枣仁五味子等。但其补益阴生津之力,均弱于西洋参

太子参太子参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的食少倦怠。能益脾气,养胃阴太子参常配山药、石斛等同用。但其补益脾气之力不及党参

养知识

太子参知识介绍】:本品始载于《本草从新》。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块根产于江苏、安徽山东等省。分太子参太子参须两种:太子参呈细纺锤或细长条,稍弯,长2至10厘米,直径0.2至0.6厘米,端有痕,下部渐细呈尾状。表面黄白色,较光滑,微有皱纹,凹陷处有须根痕,质硬而脆,断面平坦淡黄白色,角质样,晒干者类白色,有粉性。微,味微甘。以条粗肥润,有粉性、黄白色,无须根者为佳。

太子参补充信息】: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留须根,抢水洗净,干炮制后贮干容器,置通处,防潮,防蛀。

太子参食疗作用】: 甘、微苦,平。归。体润性和。

生津脾虚食少、倦怠乏力、心悸自汗肺虚咳嗽、津亏渴等症。

太子参味甘、微苦而性平,偏微,既能益,又可养阴生津,且药力平和,为一味清补之品,适用于亏虚、阴不足、津不足诸症。太子参对淋巴细胞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太子参做法指导】: 凡胃虚弱,症见疲倦乏力,食欲减退者,可与黄芪党参等配伍,以增强补之功;若兼胃阴不足,再加山药玉竹、,补脾胃阴;若阴两伤,症见气短自汗渴者,宜与五味子黄芪同用,以增其生津之功;若阴不足而致心悸失眠者,又当与五味麦冬酸枣仁柏子仁用,以益养阴安;若治小儿自汗者,可与小麦等配伍。

药用价值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温。

①《本草再新》:“味甘,性温,无毒。”

②《饮新参》:“甘润,微苦平。”

太子参③《中药志》:“甘苦,微。”

《本草再新》:“入。”

【功效分类】补虚药,补药。

【功效治】补益生津。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怔忡水肿消渴精神疲乏。

1.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的食少倦怠。能益脾气,养胃阴。常配山药、石斛等同用。但其补益脾气之力不及党参

2.用于气虚津伤的肺虚燥咳心悸不眠、虚热汗多。能生津。治气虚肺燥咳嗽,配沙参麦冬等,治阴两虚的心悸不眠、多汗,配酸枣仁五味子等。但其补益阴生津之力,均弱于西洋参

【用法用量】服:汤,10-30克。

【用药忌宜】表实邪盛者不宜用。

【用药配伍】

太子参1.配麦冬,补并润养阴,用治肺阴亏虚的肺虚咳嗽最宜。

2.配黄芪,补益之效大增,常用治劳倦乏力为效。

3.配白术,共奏补脾之功。同治虚劳劳倦乏力者。

太子参又叫孩儿参、童参。光听这些,就连不少天天在处中与这味药材打交道的医生都会想当然地认为那肯定是对幼小人参的称谓。在古代,的确有不少医书把“人参之细小者”称做太子参。可在近百年来,人们发现了一种具有某些功效类似的人参,但又远逊人参的石竹科植物太子参号于是便“旧瓶装新”,让给了这种新兴的药材。石竹科的太子参假繁缕,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纤细,对生,夏季白色,地下生有纺锤块根产于中国江苏、安徽山东等省,生长在山间林下松软肥沃的土壤中。

太子参性平、味甘、微苦,有补生津的作用,在中医临床上使用非常广泛。一般素有口干烦躁心悸失眠、乏力、食少、手足心热阴两虚症状的病人均可使用,它既可与其他药物配伍,又能单味温服,常用量为10~30克,可据病情适量加减。那些久病、体弱之人被伤,出现饮食减少、乏力、自汗症状时,可用其配伍山药扁豆谷芽等有健脾、消食作用的药物,或取太子参15克、莲子20克,加水上锅至莲肉烂熟为度,食莲肉,汤;发热疾病的恢复期出现阴两伤症状,如口干烦躁气短乏力等,可用太子参与生地、知母麦冬竹叶等同用;秋季或暖冬,脏极易受到温燥邪气的伤害,起病多出现发热鼻干渴、干咳气短、少症状,可用太子参沙参麦冬百合、贝母等滋阴、润、止咳化痰药同用。

与同样具有补生津作用的人参党参西洋参相比,太子参滋补的药力要差得很远,但它也有长处,就是药性十分平稳,适性病人长期大量服用,且副作用也比上述参种小得多,因此深受那些体虚而受不住滋养药物峻补人的欢迎。譬如胃虚弱之人初用补剂,服用其他参种恐药力过猛,改用太子参则大可放;又如虚证患者夏季服用补药,恐天炎热夹杂药力,而太子参清补扶正,则不会有此弊害;阴不足而又压偏高之人使用太子参不仅可以改善症状,而且没有人参压的毛病;壮年患者服用太子参不用担发上;小患者服用太子参没有发早熟之嫌。太子参堪称难得的清补佳品。

选录

太子参1.病后亏虚,疲乏力:太子参15克,黄芪12克,五味子3克,扁豆9克,大枣4枚。饮,有一定效果。

2.脾虚便溏,饮食减少:太子参12克,白术茯苓各9克,陈皮甘草各6克。水服,有较好疗效。

3.神经衰弱神经症)、失眠太子参15克,当归酸枣仁远志炙甘草各9克。水服。

4.糖尿病:太子参葛根天花粉各15克,生金 10克,古瓦(打碎)150克(房上陈旧的老瓦、年代越久越好)。先煎古瓦1小时,取其水液,再其他药同。有较好疗效。

5.盗汗(睡觉汗出,醒后汗止):太子参24克,小麦30克,大枣5枚。水服。

6.病后虚热,津伤口干太子参、生地、白芍玉竹各9克。水服。有清热生津止渴之效。

临床应用

1.(《陕西草药》)治自汗太子参9克,小麦15克 。水服。

2.(《天药用植物志》)治劳力损伤,疲乏力,食少纳呆细弱。取太子参15-18克,放入碗中,加黄、红塘适量,隔水汁。每天3次,服,每天1

3.清中汤(医李寿山之治浅表性胃炎、返流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病,症见脘痞塞,灼热似痛,似饥不欲食,口干不欲饮,五心烦热,纳呆食少,大便秘,舌红少津或光剥龟裂,细或数等。太子参15克,麦门冬15克,制半夏7.5克,柴胡6克,生白芍10克,栀子7.5克,皮7.5克,青皮10克,丹参15克,甘草6克。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20分钟,浸透后。首沸后文30分钟,二沸后文20分钟。好后两混匀,总量以200毫升为宜,每日服1,早晚分服,饭前或饭后两小时温服。视病情连服3或6停药一天。俟病情稳定或治愈后停药,服药过程中,停服其它中西药物。慢性萎缩性胃炎一般需坚持治疗3个月为一疗程。 太子参甘草补中益,以助阴。

性状鉴别

块根细长纺锤或细长条,稍弯,长2-8cm,少数可达12cm,直径2-6mm,端残留极短的基或痕,下部渐细呈尾状。表面黄白色土黄色,较光滑,略具不规则的细纵皱纹及横向凹陷,其间有须根痕。质硬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类白色或黄白色,角质样;晒干者类白色,有粉性。微,味微甘。以条粗、色黄白者为佳。 显微鉴

块根横切面:木栓层为4-6列木栓细胞。皮层薄壁细胞数列,多切向延长。皮部窄,射线甚宽。成层明显。木质部的绝大部分,射线宽广,导管稀疏排列成放射状;初生木质部3-4原型。薄壁细胞中充满淀粉粒,并有少数草酸钙簇晶,直径12-60μm,于木质部较易察见。

太子参粉末特征:淡黄白色

①淀粉粒极多,多为单粒,类,直径4-24μm,脐点星状、三叉状及裂隙状等,小粒的脐点不明显复粒由2-3分粒组成。

导管为网纹导管,直径12-24μm。

③草酸钙簇晶直径12-60μm。

④木柱细胞淡黄色,表面观长多角,壁薄,部分略波状

药材伪品

太子参有数种之多,湖北假太子参最常见的有百合科的粗宝铎草和石竹科的石生蝇子草,云南则有以石竹科 的云南繁缕的伪充太子参

1.石竹科植物石生蝇子草Sielene tatarinowii Regel的干块根。单个或数个簇生,呈长,多弯或稍扭,有时具分枝,长2~13cm,直径0.2~0.8cm,端具多数状突起的残基或痕。表面粗糙,淡黄色或土黄色。断面具大的裂隙,黄白色或类白色,类角质。薄壁组织中不含簇晶。

2.百合植物宝铎草Disporum sessile(Thunb.)D.Dor.Var.pachyrrhizum HandMazz.的,多数簇生,或细长条,略弯,长3~6cm,直径0.1~0.4cm。表面淡黄棕色,质硬而脆,有细纵纹。断面平坦,黄白色,久置灰褐色,折断时常连有细韧的木微,味淡。

3.石竹科植物云南繁缕Stellaria yunnanensis Franch的数个簇生,端有疙瘩状基,细纺锤,长3~9cm,直径0.2~0.4cm,两端细尾状,外表黄白色,有细纵皱。质脆,断面黄白色,角质样,中柱白色

古籍考

1.《本草从新》:大补元

2.《本草再新》:治气虚肺燥补脾土,消水肿化痰止渴。

3.《饮新参》:补脾,止汗生津,定虚悸。

4.《江苏植药志》:治消化不良神经衰弱

5.《中药志》:治肺虚咳嗽脾虚泄泻

6.《陕西草药》:补健脾生津。治病后体虚,肺虚咳嗽脾虚腹泻,小儿虚汗心悸口干,不思饮食。

医书记载

《本草从新》:清。吴仪洛

《饮新参》:王一仁上海千顷堂书局印

《中药志》:中国医院药物研究所等编著

陕西草药》:陕西省革命委员会卫生局出版

食疗本草》:唐。孟诜(612—713) 所

太子参《本草纲》:明代。李时珍著

《本逢原》:公元1695年,清康熙帝34年。张璐编著

《本草汇言》:倪朱漠编。公元1624年

《本草新编》:清。陈士铎著

栽培技术

正确选地,耕细作

应选择疏松肥沃略带倾斜的向北山坡旱地种植,尤以生茬地最佳。为降低病源、减轻病害,每2—3年应实1次轮作,前茬忌烟草、蔬菜等作物、禾本科作物地块尚可。种植地深耕20厘米,畦宽0.8—1.4米,高25厘米,畦面呈龟背,沟宽30厘米。耕细作,使土层疏松。种植前15天用50%辛硫磷乳油0.5公斤配成800倍液喷畦面后将表土翻入土层,预防地下害虫。

严格选种,适时栽种

选择肥大、健壮、头完整、无损伤、无病害的种或采用种子播种繁育法生产出不带病源的种作生产用种,以利培育无病壮苗,为丰产奠定基础。掌握在霜降前后种植,用种量20公斤/亩,种植前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30分钟沥干后,用清水洗残留药液,晾干、待播。

施足基肥,理密植

太子参植株矮小,以块根标,为避免伤肥料与种参接触霉烂,后期不宜中耕追肥。施足基肥和掌握适宜种植浓度是高产的键措施,以重施基肥为。畦面横向10厘米深定植沟,沟13—15厘米,每亩用草木灰120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复肥10公斤、人粪尿200公斤沤制后撒施于沟底并覆盖薄土。4—6厘米排放种参,地表6厘米,种参头尾相接,然后覆细土盖种。

护墒、保湿,酌情追施平衡肥

出苗后25天应拔草,轻度疏松表土。苗期过后不宜松土,封时拔草,封后停止墒情活动,促进参体生长生长阶段以保持湿润、畦面不积水为宜,块根膨大期要勤浇水,促进块根生长发育。对苗壮、土层肥沃、基肥足的地块不宜追肥,避免徒长。若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失衡,则须根增多,产量降低。但对基肥不足、地力瘠瘦、苗期分枝少、苗架纤弱的地块,应在清明前后用腐熟饼肥30—40公斤/亩拌土施于畦中,或用“云大”“芸薹素”等外追肥,以提高群体光能效应,延缓枯萎、防止早衰,促进块根增生、膨大。科施用平衡肥,对提高产量至重要。

适时采收、留种

太子参太子参种植后的翌年夏至前后,当地上部50%以上的枯萎时就应采收,此时参成品率最高。宜选择晴天收获,大小参应采收齐全。选择无病害、具有固定特性、头饱满、肥壮的留作种,置于阴凉处一层沙(10厘米厚)、一层参种反复重叠4—5层。贮藏期间保持沙层湿润,每隔20天翻堆检查,拣出霉烂参,临栽种前优中选优,保质量,为来年丰产奠定基础。

太子参繁殖法分种子繁殖繁殖

播种繁殖

太子参蒴果种子成熟不一致,蒴果裂,种子自然落,

不易采收。一般都是利用太子参收获后,就地培育幼苗,用四齿浅耕2厘米左右,再施入人粪尿,种点秋菜或大青等药材,秋菜收后再施一次人粪尿,6-7天后整平地面盖上稻草或麦草。第二年4月份苗出来,不久大青也采种了。剪去地上,除去覆盖草,进田间管理,间去过多的苗子。当苗长5时进移栽,选择傍晚或阴天进,把幼苗的横放埋入土中,留出叶片。注意遮荫(盖稀稀的草或设前棚),生出新后,撤覆盖物。也有的地,把种子采下用湿砂贮藏,备秋播或春播用。

5~6月当果实将要成熟前,连果柄剪下,置室处阴干后,进粒、净选后,立即进混砍湿藏,否则不发。 其法是:将1份种子与2-3份清洁河砂混拌均匀,砂的湿度,以手握之成团、松为度。然后,一起装入大小适中的木,摊平,上面盖2厘米厚的细砂,箱不加盖,置通阴凉的室贮藏至秋季或翌年春季播种。

播种育苗:春播或秋播。

春播,于2月下旬至3月中旬;秋播,于9月酷过后进。在整好的苗床上,15~20厘米横向沟条播,沟深1厘米。然后,将催籽拌草木所均匀地播入沟,覆细上厚1厘米左右,以不见种子为度。上盖稻草或杂草,浇1次透水,保湿保温。

亦可撒播:将畦作成150厘米宽的高畦或平畦,耧松耙平、然后,将1份催将拌10份细土,均匀地撒入略面,再用齿耙耧平畦面,上撒盖细肥土或草木炭,以利保温保湿,但不宜太厚。播后常保持床上湿润,半个月左右即可出苗。遇干旱天,要浇水保墒,以利出苗。出苗后,揭去盖草,加强苗床管理,当幼苗长出2~3对真时进移栽。

繁殖

太子参大面积生产多采用分繁殖。原地留种,选择植株生长健壮的地块,留于地中,4-5月在间套种蔬菜或豆类、草药草决明、柴胡望江南等,夏季炎热的候,套种作物正是生长旺盛时期,给太子参起遮荫作用,并巨能降低地温,使太子参安全度夏。秋季栽种孩儿参时挖起作种栽。选头完整、体肥大整齐、无伤、无病虫害块根作种。栽种不能过迟、过深或过浅,一般在10月份。

块根栽的法:15厘米*6厘米,斜栽或平栽入沟。栽入深度以6~9厘米为宜。太子参具“”的特性,栽植深度与产量有:过浅,块根集中在表上层生长,参体细小且易发叉;过深,块根虽肥大,但发数量少,产量低。一般栽下1个母参,能产生10多个子参。幼苗萌生长是靠母参供给养分,植株枯萎后,母参已腐烂,此时子参分生长于土中,进入夏季休眠

病害防治

太子参花叶

症状 病株矮小,上出现斑驳花叶叶片皱缩,块根小,数明显减少。太子参产区5月症状明显。

病原 已知毒原种类有:TMV称烟草花叶病毒的一个株系,病毒粒体杆状,长约300nm;TμmV称芜菁花病毒,属马铃薯Y病毒组,病毒粒体线状,长680一780nm,病细胞风轮含体;CMV称黄瓜花叶病毒,属黄瓜花叶病毒组。病毒粒体球状,直径约30nm;BBWV称蚕豆萎蔫病毒。病毒粒体球状,大小25nm,在病细胞有晶格状含体。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病毒靠带毒的太子参繁殖材料或由带毒的蚜虫传毒,起发病,扩大为害。太子参生育期蚜虫发生量大及管理粗放发病重。

防治

(1)利用毒,进热处理,培育无毒种苗。

(2)种子0℃低温处理40一60天后播种,培育无毒实生苗

(3)及时防虫 确保种苗不带毒。

斑病

4~5月发生,危害叶片,光侵害下部叶片,后逐渐向上蔓延, 上产生枯死的斑点,严重时植株枯死。

防治法:

①收获后彻底清理枯残体,集中烧毁

②严格实轮作,不宜重茬

③发病初期喷1:1:100波尔多液,每10天1次,连续2-3次

④发病严重时,喷50%地多菌灵500~1000倍液,或70%托布津800倍液,7~10天1次,连喷2~3次。

腐病

发病初期,先由须根变褐腐烂,逐渐向主根蔓延。主根发病后,严重时全腐烂。7~8月高温高湿,发病严重;此外,田间积水,烂死亡严重。

防治法:

①雨后及时疏沟排水

②栽种前,块根用25%多菌灵200倍液浸种10分钟,晾干后下

③发病期用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市津1000倍液浇灌病株。

病毒病

感病植株叶片花叶状,植株萎缩,叶片,严重影响生长发育

防治法:

①选择无病植株留种

②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

③注意防治传毒害虫。地下害虫

蛴螬、地老虎、蝼蛄、金针虫等均可危害参苗与参生长发育,应及时捕杀。

太子参防治措施:

①施用的粪肥要充分腐熟,最好用高温堆肥

②灯光诱杀成虫

③田间发生期用90%敌百虫l000倍或50%E605乳油1000倍或75%辛硫磷乳油700倍液浇灌,也可用40%的速灭杀丁乳2ml装的速灭杀丁5~6支,对水45kg均匀地喷在幼苗植株上及其基部周围土壤

④毒饵诱杀,用25~30g氯乳油拌香的麦麸5kg加适量水配成毒饵,于傍晚撒于田间或畦面诱杀。

采收加工

采收

6~7月初大部分植株枯黄倒苗后,除留种地外,应立即采 挖,若延迟不收,遇雨水多时,易造成腐烂。收获时,先除去,后控取块根,注意不要碰伤劳头,保持参体完整。

加工

用清水洗净参体,搓会须根,薄摊于晒场或晒席上直接晒干。或将参运回后置通的室摊晾1~2天,使部失水变软后,再用清水洗净,投入100℃水锅中,烫2~3分钟,取出立即摊放于晒场或晒席上暴晒,晒干即成商品。每公顷产干货750~2250千克,1.5千克鲜货加工成0.5千克干货。

民间传说

一、春秋时期,郑国国王的儿子,年5岁,天资聪慧,能辨忠识奸,深得国王厚爱。但这位王子却体质娇弱,时不时生病,宫中太医屡治不效。后国王张榜遍求补益之药,并悬以重赏。

一时间,各地献宝荐医者绎不绝,但所用皆为参类补药,却并未奏效。一天,一位白发老者揭榜献药,声称非为悬赏,而实为王子贵体、国家大计着想。国王对老者说:“尔诚可鉴,然若药不灵验,怕有欺上之罪吧。”老者呵呵笑道:“王子贵体稚嫩,难受峻补之药,需渐进徐图之。吾有一药,服百日必能见效。”于是,王子如法服用老者所献的这种细长条状、黄白色的草。三个月后,果见形体丰满,病恙不染。此时,国王始信老者所言,大喜之余,晋封王子为太子,又急老者以封赏,但老者已踪难觅。国王问老者所献之药何,众皆摇头不知。近臣谏曰:药有参类之性,拯挽太子之身,就叫太子参吧。于是,“太子参”的美就由此传了。

太子参二、相传明代大医家李时珍,为出版《本草纲》日夜兼程赶赴金陵(今南京)后,住进一家客店。入夜后听得邻壁房间有妇女呻吟声,于是便问店小二:“邻壁何人患痛呻吟?”店小二回答:“是贱患痛难受呻吟,已有几天了!”“有病为何不去求医?”李时珍困惑不解。店小二解释说:“先生有所不知,虽然在国都店,但赚来的钱还不够买一家七人的柴米油盐,哪还有……”。 李时珍听后十分同情,便起身随店小二进入房。李时珍一边为店小二的妻子把,一边询问:“近来她饮食如何?”店小二说:“好几天没米下锅了,她只能吃一些番薯干,是靠孩子挖来野菜充饥的。”李时珍走过去,拿起篮中野菜仔细看起来,并从其中拈了一株野菜,放进中。然后他对店小二说:“这是一种草药,可治你妻子的病,是从哪里采来的?”店小二说:“城外,紫金山上!”李时珍忙随手掏出一银子说:“给!天明以后去集市上买点来,把此药先煎给你妻子服用,服后便会好转的。”店小二闻言,感动得双膝跪地,连声道谢!

翌日,店小二的妻子服了药,病果然痊愈。小二把李时珍带到紫金山朱元璋太子的墓地,只见那里绿茵如毯,到处都是这种草药

因为这种药草长在朱元璋太子的墓地,所以就把它取为“太子参”,但李时珍害怕此药声张出去大家都来太子墓地采挖,触犯王法,因此没敢把“太子参”写进《本草纲》里,此事成为他终生遗憾。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老挝

下一篇 柬埔寨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