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伞形梅笠草

笠草,是常绿小草本状灌木。其高10-20cmm长而粗,斜升,要分布于中国吉林、辽宁蒙古,生于海拔1100米以下较干的阔林下,日本、苏联、欧洲、北美也有分布。可以入药。【拼音】 Sǎn Xínɡ Méi Lì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鹿蹄草植物喜冬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Chimaphila umbellata(L.)W.Barton(Pyrola umbe......
目录

简介

【拼音】 Sǎn Xínɡ Méi Lì Cǎo

【来源】药材基源:为鹿蹄草植物喜冬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Chimaphila umbellata(L.)W.Barton(Pyrola umbellat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阴干

形态特征

常绿草本状小灌木,高10-20厘米;长而粗,斜升。近对生或多数轮生,厚革质,倒卵状长楔形或匙状倒披针,长3.5-6厘米,上部最宽处0.8-1.5米,先端钝,基部狭楔形,下延至叶柄,中部以上边缘有疏粗锯齿,下部边缘全缘,上面暗绿色,有皱纹,中脉侧脉凹入,下面苍白色叶柄短,长2-5(-6)毫米。花葶有细小(2-)3-8(-10)聚成花序倾斜,白色,偶带红色,直径8-10(-12)毫米;花梗直立,长1-1.7(-2)厘米,有细小苞片线形,长3-4毫米,早落;萼片卵形,长1.5-2毫米,最宽处2-2.2毫米,先端钝,边缘有细齿花瓣卵形,长5.5-6毫米,宽4-4.5毫米,先端钝;雄蕊10,丝下半部膨大并有缘毛,花药长约2毫米,宽约1毫米,有小角,裂,黄色;近无花柱柱头盾状,5浅裂。蒴果扁球,直径5-6毫米。期6-7月;果期8月。

伞形梅笠草图册伞形梅笠草图册

产地生境

产吉林、辽宁蒙古。生于海拔1100米以下较干的阔林下。日本、苏联、欧洲、北美也有分布。

本种提示

本种的要特征是:倒卵状长楔形或匙状倒披针,中部似上边缘有疏粗锯齿萼片卵形,长1.5-2毫米,先端钝,易于鉴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0m以下较干的阔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辽宁蒙古等地。

【化成份】含异高熊果酚甙(isohomoarbutln)和鹿蹄草甙(renifolin)。 中含熊果酚甙(arbutin)17%-22%。

性味】苦;性平

【功能治】清热利湿理气止痛。小便淋涩疼痛;水肿泄泻痛;腹痛

【用法用量】服:汤,5-10g。

临床应用

1.利尿尿道消炎。本品油对于肾病膀胱炎,尿石症,肾炎淋病,慢性淋病尿道炎有效。本品尚用于治疗各种水肿和积水。

2.糖尿病。

3.增加食欲,助消化。

4.滋补强壮

5.肠炎

6.上呼吸道感染

7.结核。

8.镇静:产后痛,痛,牙痛

9.肠结核,溃疡前列腺炎。

10.各种癌症。"

【摘录】《中华本草》

笠草(Chimaphila umbellata) 该植物是作者在1990年在黑龙江省抚远县首次采到,为新记录种。1995年黑龙江省自然资源研究所吴德成研究员也在五常市采到。伞笠草是近年来国外,尤以俄罗斯等国对其进了大量研究。认为有较高的药用发价值的植物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江苏省

下一篇 书带蕨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