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小豆散
《圣惠》卷六十六:赤小豆散
处方:赤小豆1合(炒熟),白蔹1两,露蜂房1两(烧灰),蛇皮2尺(烧灰)。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鼠瘘及出脓水,项强头疼,四肢寒热;蚍蜉瘘;小儿一切瘘。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六十六
《圣济总录》卷一四一。为《外台》卷二十六引《古今录验》“白蔹散”之异名:赤小豆散
《圣惠》卷五十五。为《外台》卷四引《深师方》“赤小豆茯苓汤”之异名:赤小豆散
方出《圣惠》卷五十五,名见《圣济总录》卷六十:赤小豆散
《圣惠》卷六十六:赤小豆散
《圣惠》卷六十:赤小豆散
处方:赤小豆1两(炒熟),黄耆1两(锉),白蔹半两,赤芍药半两,生干地黄1两,桂心半两,黄芩3分,当归3分(锉,微炒)。
制法:上为细散。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槐子仁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六十
《圣惠》卷六十四:赤小豆散
《圣惠》卷六十五:赤小豆散
处方:赤小豆(炒熟)半两,糯米(微炒)半两,吴茱萸半两(炒熟),黄连半两(去须),黄柏半两(锉),干姜半两,蛇床子半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恶疮人不识,多年不愈者。
用法用量:以生油和如面脂,每用时,先煎槐枝汤洗疮令净,然后涂药,日2次。
摘录:《圣惠》卷六十五
《圣济总录》卷一三六:赤小豆散
处方:赤小豆3合(炒干,纳醋中,如此7遍),人参半两,甘草半两(炙令赤色,锉),瞿麦穗半两,白蔹半两,当归半两(切,焙),黄芩半两(去黑心),猪苓半两(去黑皮),防风半两(去叉),黄耆3分(锉),薏苡仁3分,升麻3分。
制法:上为细散。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空心以粥饮下,日2次,夜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六
《圣惠》卷五十五:赤小豆散
处方:赤小豆1两,丁香1分,黍米1分,瓜蒂半分,熏陆香1钱,青布5寸(烧灰),麝香1钱(细研)。
制法:上为细散,都研令匀。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清粥饮调下,不拘时候。若用少许吹鼻中,当下黄水即效。
摘录:《圣惠》卷五十五
《圣惠》卷六十六:赤小豆散
《疡医大全》卷八:赤小豆散
《圣惠》卷九十:赤小豆散
《千金》卷二:赤小豆散
《医心方》卷十二引《小品方》。为《金匮》卷上“赤小豆当归散”之异名:赤小豆散
方出《肘后方》卷四,名见《普济方》卷一九五:赤小豆散
《普济方》卷三○八引《千金》:赤小豆散
《普济方》卷一九二:赤小豆散
处方:赤小豆1升,桑根白皮3两(锉),白术3两,生姜3两(切),鲤鱼2斤(去鳞肠肚),陈橘皮3两(汤浸去瓤)。
制法:上锉细。
用法用量:水1斗,都煮令熟,出鱼,量力食之,兼食小豆,勿着盐,便以任性食之。
摘录:《普济方》卷一九二
《古方汇精》卷二:赤小豆散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