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蓼蓝

蓼蓝 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 Ait.),蓼科蓼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日本印度、欧洲和中国等地。蓼蓝直立,通常分枝卵形或宽,干后呈暗蓝绿色钝,基部宽楔形,边缘全缘总状花序呈穗状,生或腋生;红色瘦果卵形褐色期8-9月,果期9-10月。其在中国南北各省区有栽培或为半野生状态。蓼蓝喜温暖和湿润的候,对土壤要求不严。一年生草本。直立,......
目录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直立,通常分枝,高50-80厘米。卵形或宽,长3-8厘米,宽2-4厘米,干后呈暗蓝绿色钝,基部宽楔形,边缘全缘,具短缘毛,上面无毛,下面有时沿叶脉疏生伏毛;叶柄长5-10毫米;托叶鞘膜质,稍松,长1-1.5厘米,被伏毛,截形,具长缘毛。

总状花序呈穗状,长2-5厘米,生或腋生;苞片漏斗状,绿色,有缘毛,每苞3-5;花梗细,与苞片近等长;花被5深裂,淡红色花被卵形,长2.5-3毫米;雄蕊6-8,比花被短;花柱3,下部合生瘦果卵形,具3棱,长2-2.5毫米,褐色,有光泽,包于宿存花被期8-9月,果期9-10月。

生长习性

蓼蓝喜温暖和湿润的候,对土壤要求不严,喜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壤土、粘壤土壤土,粘土次之,沙土,砂砾土不适蓼蓝生长蓼蓝在高生长不良。

分布范围

分布于日本印度、欧洲和中国等地。在中国南北各省区有栽培或为半野生状态。

繁殖栽培

繁殖

为保护蓼蓝优异种质资源,满足人们对其优质栽培及生产实践的需求,蓼蓝的高效组织培养再生体系是有效途径之一。

培养

蓼蓝消毒材料:采取野外健壮、无病虫害蓼蓝段作为外植体。接种前将外植体在无菌超净工作台上用馏水冲洗干净,在滤纸上沥干,将其转移至已灭菌的50毫升的离管中,用75%乙醇消毒2分钟,无菌水清洗3次,再将3种外植体分用0.1%的二氯化溶液消毒处理10-12分钟,无菌水冲洗5次,转移至滤纸上沥干,待接种。

培养条件:以MS为基本培养基,分添加不同种类和质量浓度的植物激素,筛选蓼蓝组织培养生长各阶段的最佳培养基。诱导和继代培养基中添加不同配比的6-BA、2,4-D,6-BA质量浓度分设为0.5、1.0、2.0、3.0 毫克/升;2,4-D质量浓度分设为0、0.5、1.0、2.0、3.0毫克/升,培养基pH值5.8,广瓶中接种后于培养室暗培养,室培养温度为(25±1)℃,湿度为50-60%。分化培养基中的植物激素用6-BA和NAA组,6-BA质量浓度分设为1.0、2.0、3.0毫克/升;NAA质量浓度分设为0、0.5、1.0毫克/升,光照周期为16小时/8小时(光/暗)。每个处理接种20个(块),3次重复。

移栽:蓼蓝的生培养,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再添加NAA。待生至1-2厘米后炼苗1-2天,移栽至湿润的养土钵中生长

结果分析

蓼蓝段愈伤:植物生长激素6-BA和2,4-D都对段愈伤组织的诱导起促进作用,2,4-D浓度对诱导效果有更大的影响,愈伤组织在添加2,4-D的培养基上发生得快,最早在诱导6天后段两端始出现愈伤。不添加2,4-D时,段几乎难以诱导出愈伤,而是定芽。当2,4-D浓度为0-2.0毫克/升时,其对段愈伤组织的发生起促进作用,同时出率有所下降。段在培养基(MS+6-BA1.0毫克/升+2,4-D2.0毫克/升)中诱导培养,平均诱导率达到最大(73.33%),且与其他培养基中的平均诱导率分在0.05和0.01水平差异显著。当2,4-D浓度继续增大时,其愈伤组织受到了抑制,平均诱导率始下降。6-BA浓度增大时,其对平均诱导率均有所抑制。综比较,适蓼蓝段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配为MS+6-BA1.0毫克/升+2,4-D2.0毫克/升。

继代培养:将诱导得到的愈伤组织转至继代培养基生长,继代培养基采用与初代相同的诱导培养基配比。愈伤组织过继代培养块状增大,生长致密,呈一簇一簇的颗粒状,淡黄生长旺盛。也有极少量愈伤块出现褐化,少量色变得浅白,失去了分化再生出的能力。

分化培养:为了获得蓼蓝再生植株苗,对继代培养后的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进光照培养。过28天的培养,愈伤组织始出现绿点,致密饱满,培养63天后大部分性愈伤组织分化出苗。随着6-BA浓度的升高,分化率先增加,后逐渐降低,NAA浓度为0.5毫克/升时,分化率相对较大,愈伤组织平均分化率达51.67%,与其他培养基中的平均分化率分在0.05和0.01水平上差异显著。结果表明,适蓼蓝愈伤组织分化的培养基是6-BA1.0毫克/升+NAA0.5毫克/升。

移栽:蓼蓝愈伤组织分化在1/2MS+NAA0.5毫克/升培养基中培养5-8天始生,生率达100%,平均长达1.8厘米,即可移出培养瓶炼苗1-2天,移栽至湿润的钵土中种植,补充水分以保温保湿。移栽后5天对幼苗统计,定植成活率达100%。移栽21天后,幼苗始长出多,保持良好的生长优势。因此,蓼蓝的生适宜的培养基为1/2MS+NAA0.5毫克/升。

栽培技术

整地:4月中、下旬,每亩地施厩肥2500-3000千克,翻地,打成约40厘米的垄。

间苗:蓼蓝高约5-6.5厘米时间苗,株保持约6.5厘米。

追肥:6月末每亩可追施饼肥50千克或硫铵10千克。

浇水:蓼蓝子未出土前怕浇水,生长期怕干旱。当蓼蓝苗高约6.5厘米时,注意浇水,生长期间保持地面湿润。

采收加工:7-8月间采,阴干或晒干。9月未至10月上旬种子成熟时,割全草,晒干,粒。

靛蓝制作:将萎蓝的放大缸或木桶中水浸,至腐烂,脱皮时,捞出,立即加入石灰(每50千克石灰16-18千克),充分搅拌,数日后捞出沉淀,以布袋吊起晾干,即为靛蓝靛蓝石灰),可做染料使用。亦可药用。

青黛制作:将上法制得的旋蓝放入缸,再加一定量的石灰石灰据所需要的蓝色而定,石灰色浅)和水,用柳条扎成的扫帚不时搅拌,至浸液由暗绿转为深紫红色为度,每搅一次,则液面泛起泡沫,捞起,放竹筛中晒干,即为“青黛”。沉淀物为靛蓝石灰物。在沫减少时,停止搅拌,任其沉淀2-3小时,放出上面澄清液,再将沉淀之浓汁液用细筛过滤,倒入小缸中,分离出碎渣,再搅拌起泡沫,捞起晒干,仍可得青黛,但不如第一次品质好。

主要价值

蓼蓝是一些地区要天然植物蓝色染料的原材料,苗、侗、瑶、布依等少数民族大量使用蓼蓝加工扎染和蜡染民族工艺品等。另外,蓼蓝还是常用的药用植物清热解毒之效,蓼蓝种子的甲醇-乙酸乙酯提取物表现出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和抗癌效应。蓼蓝发酵的叶片提取物对HIV-1和HSV-1病毒有很强的抗性;蓼蓝提取物可有效地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过超亚处理的蓼蓝叶片有机溶提取物对人体的清白蛋白有更高的抗氧化性和结能力。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山大刀

下一篇 山壳骨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