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棠
形态特征
单叶互生,上部叶渐变小,长卵形,长3~6.5厘米,基部宽2~3厘米,渐尖头或近尾尖,基部心脏形,稍歪斜,边缘有不整齐钝牙齿,上下两面绿色,无毛,膜质;叶柄长3~5厘米,纤细。
生长环境
分布范围
主要价值
行气止痛,活血祛瘀。治胃痛,月经不调,痛经,小儿吐泻,疝气,跌打损伤。
【采集】全草、果实均秋季采收,晒干备用。
性味
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全草:性平,味微苦酸涩。
根:酸涩,性温。
功用主治
外用:捣敷。
【宜忌】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酸腌菜水煨服。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②治月经不调,白带过多,妊娠浮肿:山海棠全草一至三钱。
水煎服。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更年期月经紊乱,吐血:水八角根一至二钱。
水煎服。
(《云南中草药》) ④治月经不调,痛经,跌打损伤:一口血根三至五钱。
水煎服,日服2次。
水煎服。
(《云南中草药》) ⑦治小儿口腔炎:鲜一口血根适量,榨汁涂患处,日涂四至六次。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