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山菅

山菅 山菅(拉丁:Dianella ensifolia (L.) Redouté),又称山菅兰、桔梗兰,阿福山菅兰属植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录》IUCN等级为LC无危。山菅的株高可达1到2米;柱状,横走,粗5到8毫米;狭条状披针花序长10到40厘米,分枝浆果近球深蓝色,在蕾期为淡紫色,长果山菅蕾期为绿色暗紫色,绿白色淡黄色至青紫色;......
目录

形态特征

山菅

植株高可达1-2米;柱状,横走,粗5-8毫米。狭条状披针,长30-80厘米,宽1-2.5厘米,基部稍收狭成鞘状,套迭或抱,边缘和中脉具锯齿花序长10-40厘米,分枝常多朵生于侧上端;花梗长7-20毫米,常稍弯苞片小;花被条状披针,长6-7毫米,绿白色淡黄色至青紫色,5花药,比丝略长或近等长,丝上部膨大。浆果近球深蓝色,直径约6毫米,具5-6颗种子果期3-8月。

药材性状

极短,粗约3cm,节间亦短,长约5mm(部带有地上基),上有鳞叶残留和多数长短不一须根,均为浅灰黑色须根粗约1.5mm,具细纵棱及环状裂痕,或皮层出浅棕色木质部,较易折断,断面肉眼可见部中空。

组织特征

1.横切面

山菅表皮1列细胞,呈切向长,少数细胞外壁向外突起。皮层1列细胞,多呈六角状浅黄色,外壁稍加厚;皮层较宽,外侧2~3列细胞为六角状,较小,无胞问隙,侧细胞为,较大,具胞间隙,紧靠皮层具1~2列石细胞组成的间断石细胞环。中柱约占1/2。皮部束和木质部束约为15~27束,呈星状相间排列,后生术质部导管2~3个,径较大,薄壁细胞中可见石细胞在;中央具部。

2.横切面

木栓细胞呈不规则,10余列,排列不整齐;后生表皮1列细胞,黄色,木栓化,外壁稍增厚;皮层较宽,常观含棕黄含物细胞单个在;皮层细胞内壁及两侧壁增厚,不见凯氏点。中柱宽广,在外侧有多数周木维管束,束问有石细胞在或成群分布,向维管束较稀疏,有少量棕黄色细胞在。

3.横切面

上下表皮均为1列薄壁细胞。组织分化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上下表皮侧各为4~5列细胞,靠表皮的2~3列细胞呈类侧为切向长,紧密排列,侧叶中央为大型薄壁细胞,不含绿体。维管束外韧型,具由1列薄壁缅胞组成的维管束鞘(胞腔不含或具少量绿体),上下两端与表皮间具纤维束,维管束皮部一侧具由纤维细胞组成的维管束帽。

粉末特征

山菅粉末:呈棕黄色。

石细胞,多单个存在,长80~150μ,一种壁极厚,另一种壁不甚厚,可明显见到扁纹孔。②纤维长梭状,长300~600μ,直径20~40μ,一种壁较厚,另一种壁不甚厚,可明显见到纹孔。③导管为网纹及梯纹导管,直径25~45μ。④草酸钙晶较小,或多面体,长径10~15μ。⑤木栓细胞呈长,壁厚,木栓化。

生长习性

山菅山菅生长于高温湿润的候,喜半阴或光线充足的环境,不拘土质,不能耐旱,越冬时温度需于摄氏5度以上。生于海拔 1700米以下的林下、山坡或草丛中。

分布范围

山菅云南(漾濞、泸水以南)、四川重庆、南川一带)、贵州东南部(榕江)、广西、广东南部(包括海南岛)、江西南部(大瘐)、浙江沿海地区(乐清、杭州)、福建台湾。也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至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

繁殖栽培

山菅繁殖

可使用分株法繁殖,或春季时播种繁殖

山菅兰耐阴,在半阴的地生长良好,但对结果有影响,多而不结果。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在贫瘠、肥沃的土壤中都能生长,极耐粗放养护管理。在浙江地区,3 月上旬可以移植幼苗,移植初期需要定期适当浇水,待幼苗定植后,一般叶片不卷打蔫,则无需人工浇水。移栽当年一般不能。其期很长,从7 月上旬至11月均能放。8 月为期,期过后及时除去花葶,免去不必要的养消耗,并及时剪除带病残植株较耐,能够常绿越冬,是冬季难得的观地被。第二年的早春,应当适当疏剪,除去老、带病,有利于新萌发。一般情况下,山菅兰种植 3 年以上应进分株,从而有利于更好的生长山菅兰抗病虫能力强,只在高温多雨且株从过密的情况下,偶有斑病、病发生,可喷百菌清 800 倍液防治。虫害要有介壳虫为害,可喷蚧杀死 800 倍液防治。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喜光亦耐阴、耐瘠;适应性强,无病虫害,株型优美,色优雅,浆果深蓝色,具较高的观赏价值,是滨地区园林绿化的优良植物

药用价值

山菅性味甘、辛、性凉、有大毒,全草具有毒性,汁毒性尤强,误食可腹泻食欲不振精神萎缩等,严重可致呼吸困难而死。家畜若误服可致死亡。可治蛇伤;可治腹痛,磨成粉状外可治脓肿、癣、淋巴结炎等疾病。捣汁,与米香或将汁液浸米晒干后可作为老药。

物种保护

山菅兰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录》中属于无危(LC)。

物种危害

《全国草药汇编》中记载,山菅兰的可入药,味甘、辛,性凉,有大毒,全草具有毒性,汁毒性尤强,误食可腹泻食欲不振精神萎缩等症,严重可致呼吸困难而死,家畜若误服可致死亡。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病虫害

下一篇 病原菌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