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肺球孢子菌病

孢子菌病是由粗球孢子起的或其他器官的真菌病,是球孢子菌的侵入门户,也是最常受累的器官,临床分为原发性和进性。原发性为急性、自限性呼吸道感染;进性表现为慢性、常为致死性全身感染。粗球孢子菌属双相型真菌在自然界为关节菌丝型,在宿成小球体的孢子型,过在成熟小球中孢子繁殖。该菌对干、日光、紫外线耐受性较强,对甲醛较敏感一般60℃,1小时可杀灭。60%患者呈无症状的亚临......
目录

病因

粗球孢子菌属双相型真菌在自然界为关节菌丝型,在宿成小球体的孢子型,过在成熟小球中孢子繁殖。该菌对干、日光、紫外线耐受性较强,对甲醛较敏感一般60℃,1小时可杀灭。

临床表现

60%患者呈无症状的亚临床过,仅在球孢子菌皮试检查时发现。40%的患者临床表现各异要有以下类型:

1.原发性孢子菌病

感染10~16天后出现流感样症状干咳、偶有。常有胸痛。胸部体征常阴性,20%患者有结膜炎,变性红斑、性红斑等过敏性皮肤损害可伴有多发性浆膜炎(胸膜炎、心包炎、关节炎)。病程呈自限性,6~8周症状可消退。感染初期易发生临床的真血症,但外破坏性病变的甚少,要见于皮肤、关节骼和膜。

X线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胸膜反应和胸腔积液病灶起病6~8周可消退。极少残留部异常常见的为孢子菌结及空洞。

2.慢性进性球孢子肺炎

在原发感染8周以后部病灶持续存在且病变逐渐恶化表现为持续低热、咳嗽厌食、体重下降,部分患者有咯血。病程缓慢而长,可达数月至数年。

X线表现为段或的浸润阴影多发性空洞和纤维病灶多数空洞为2~4cm,少数为大空洞(>6cm),典型的为薄壁,周围无明显炎症浸润,以两上多见球孢子菌性结通常无钙化,倍增时间为1年以上。

3.粟粒样孢子菌病

此型为原发性孢子菌病的严重并症,病原菌至全野及外其他脏器。常在原发性孢子菌病程早期出现,亦可为慢性进性的晚期并发症,如发于免疫抑制者和有严重基础病和易感种族,临床及X线表现酷似粟粒性结核免疫受损的宿,可迅速发展为呼吸衰竭源播可累及皮肤、关节淋巴结等脏器。

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外周

外周白细胞数可增加,原发性孢子菌常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发病第2~3周最明显

2.球孢子菌皮肤试验

90%~95%患者原发感染4周后皮试反应即呈阳性用球孢子菌素做皮试验,量为0.1ml,皮肤红肿范围≥5mm为阳性,可持续24~48小时。但既往感染者亦可持续阳性。源播患者可阴性。

3.病原检查

、穿刺液、纤支镜标本胸膜活检标本氢氧化钾处理涂可见厚壁,含孢子的球体,在葡萄糖蛋白胨琼脂上培养1周有菌丝型菌落生长孢子菌培养阳性对诊断具有特殊的意义。培养阳性率为40%~60%,纤支镜标本阳性率较高。

4.检查

法检测球孢子菌抗体极少假阳性,乳凝集试验敏感性达90%,常用于初筛。补体结试验检测IgG抗体,感染第4周有50%患者阳性,第8周90%患者阳性,6~8个月消失。抗体滴度与疾病严重程度相。试管沉淀试验检测IgM抗体感染第1周有50%患者阳性,适用于早期诊断。

5.基因探针诊断

特异性基因探针已应用于孢子菌病的快速诊断48h可获结果。

(二)其他助检查

原发性孢子菌病X线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胸膜反应和胸腔积液病灶起病6~8周可消退。极少残留部异常常见的为孢子菌结及空洞。

慢性进性球孢子肺炎X线表现为段或的浸润阴影,多发性空洞和纤维病灶。多数空洞为2~4cm,少数为大空洞(>6cm),典型的为薄壁,周围无明显炎症浸润,以两上多见。

粟粒样孢子菌病临床及X线表现酷似粟粒性结核。

诊断

在流区域有呼吸道感染者应怀疑本病,常规孢子菌素试验。据流区域接触史、临床表现和X线特征,免疫检查可诊断,涂或培养找到孢子菌特有的球体可确诊。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气管炎、肺炎结核、等鉴

并发症

孢子菌性空洞潜在的并发症有3种:

1.继发细菌或其他真菌感染

2.空洞破裂。

3.致命性咯血

治疗

原发性孢子菌病一般不需要治疗。免疫功能低下的轻症患者可酮康唑症状较重迁延不愈或有播高危因素患者,可给予两性霉素B或酮康唑治疗以防播和慢性化。慢性进性球孢子肺炎,用两性霉素B。酮康唑可以改善症状但停药后可能复发,据临床反应和毒性反应,疗程3~6个月或更长。氟康唑亦有一定疗效。对重症、播型患者,综治疗有助于改善病情可用转移因子(TF)等。孢子空洞持续6个月以上伴有反复咯血继发感染或高危患者(糖尿病)的症状性空洞,可外科手术治疗。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下一篇 种阜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