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
基本信息
【释名】李时珍说:柿,树高叶大,圆而有光泽。四月开黄白色小花。结的果实为青绿色,9-10月才成熟。生柿收藏后自行变红的,叫烘柿;晒干的叫白柿,用火熏干的叫乌柿;水泡储藏的叫酸柿。柿有核呈扁状,像木鳖子仁而坚硬。柿根很牢固,叫做柿盘。
字词释义
部首:木
部外笔画:5
总笔画:9
五笔86:SYMH
五笔98:SYMH
仓颉:DYLB
笔顺编号:123441252
四角号码:4092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7FF
异体字:枾
汉字首尾分解:木市
汉字部件分解:木市
笔顺读写:横竖撇点点横竖横折钩竖
字形结构
基本字义
详细字义
常用词组
古籍解释
柿的书法
柿的书法
汉英互译
◎ 柿 persimmon
方言集汇
◎粤语:ci2 ci5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i5 se2 [东莞腔] se2 [海陆丰腔] shi6 [ki6] sai3 se2 [梅州腔] sai3 se1 se2 se5 [宝安腔] se2 [客语拼音字汇] ci4 se2 si4 [台湾四县腔] si5 [ki5] sai3 se2
◎ 潮州话:sai6
音韵集汇
上古音系
字头 | 声符 | 韵部 | 对应广韵小韵 | 拟音 | 注解 |
---|---|---|---|---|---|
柿 | 秭 | 之 | 士 | zrɯʔ | 见礼记,柹字注俗作柿(手册直代柹列) |
广韵
字头 | 小韵 | 反切 | 声母 | 韵母 | 韵目 | 调 | 等 | 呼 | 韵系 | 韵摄 | 广韵目次 | 高本汉 | 王力 | 李荣 | 邵荣芬 | 郑张尚芳 | 潘悟云 | 蒲立本 | 推导现代汉语 | 古韵罗马字 | 有女罗马字 | 注解 |
---|---|---|---|---|---|---|---|---|---|---|---|---|---|---|---|---|---|---|---|---|---|---|
拔 | 伐 | 房越 | 并 | 月合 | 月 | 入声 | 三等 | 合口 | 元 | 臻 | 入十月 | bʱi̯wɐt | bĭwɐt | biuɐt | biuɐt | bʉɐt | bʷiɐt | buat | fa2 | byat | bvat | 尔雅云拔龙葛也似葛蔓生叶细茎赤也 |
拔 | 跋 | 蒲拨 | 并 | 末 | 末 | 入声 | 一等 | 合口 | 桓 | 山 | 入十三末 | bʱuɑt | buɑt | buɑt | buɑt | buɑt | bʷɑt | bwat | bo2 | buat | buat | 回拔又虏复姓三氏後魏有都督拔略昶出贺拔胜传又有夏州剌史拔也恶蚝官氏志有柯拔氏又虏三字姓後魏书拔列兰氏 |
拔 | 拔 | 蒲八 | 并 | 鎋开 | 鎋 | 入声 | 二等 | 开口 | 山 | 山 | 入十五鎋 | bʱat | bæt | bɛt | bæt | bɣɛt | bɯæt | bəɨt | ba2 | bret | baet | 拔擢又尽也蒲八切又蒲拨切三 |
蒙古字韵
字头 | 八思巴字 | 八思巴字(修正) | 八思巴字(其他形式) | 音译 | 音译(修正) | 音译(其他形式) | 拟音 | 声调 | 注解 |
---|---|---|---|---|---|---|---|---|---|
柿 | ꡄꡜꡞ | cʰi | dʐʅ | 上声 |
中原音韵
字头 | 小韵 | 声母 | 韵母 | 韵部 | 声调 | 四呼 | 宁继福 | 注解 |
---|---|---|---|---|---|---|---|---|
柿 | 是 | 审 | 支思开 | 支思 | 去声 | 开口呼 | ʂɿ |
洪武正韵牋
字头 | 小韵 | 反切 | 韵目 | 韵部 | 声调 |
---|---|---|---|---|---|
柿 | 侍 | 时吏 | 二寘 | 支 | 去声 |
分韵撮要
字头 | 小韵 | 声母 | 韵母 | 韵部 | 声调 | 注解 |
---|---|---|---|---|---|---|
拔 | 拔 | 帮 | 发 | 第二十五翻反泛发 | 阳入 | 抽也擢次而举也 |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