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风寒犯肺

司呼吸,外皮毛,风寒外感,最易袭表犯被束,失于宣降而上逆,则为咳嗽气喘;津不布,聚成痰饮,随气逆于上,故咯色白质稀;窍,失宣,鼻咽不利,则鼻塞流清涕痒。风寒袭表,卫阳被遏,不能温煦表,故见微恶风寒;卫阳抗,阳浮郁在表,故见发热;风寒犯表,凝滞经络经气不利,故头身疼痛;性收腠理塞,故见无汗;舌苔薄白,浮紧,为感受风寒之征。本多因风寒,侵袭......
目录

病因

多因风寒,侵袭卫,致使卫失宣而成。司呼吸,外皮毛,风寒外感,最易袭表犯被束,失于宣降而上逆,则为咳嗽气喘;津不布,聚成痰饮,随气逆于上,故咯色白质稀;窍,失宣,鼻咽不利,则鼻塞流清涕痒。风寒袭表,卫阳被遏,不能温煦表,故见微恶风寒;卫阳抗,阳浮郁在表,故见发热;风寒犯表,凝滞经络经气不利,故头身疼痛;性收腠理塞,故见无汗;舌苔薄白,浮紧,为感受风寒之征。

症状

咳嗽,咯少量稀白气喘,微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痒,或见身痛无汗,舌苔薄白,浮紧。本多有外感风寒的病史,以咳嗽、咯稀白风寒表证共见为辨证要依据。本咳嗽及咯稀白表证候较轻;风寒表证则以表证候为咳嗽较轻,不咯

饮食

饮食面要做到规律、理,即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选择养价值高的植物或动物蛋白,如牛奶、蛋类、类、瘦肉、各种豆制品等。各种新鲜蔬菜、瓜果富含维生素养价值高。

预防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键。

治疗

治疗法则:疏风宣肺止咳,化痰平喘。

施治法:

(一)方药

1.基本方药

(1)三拗汤止嗽麻黄10克、杏仁10克、紫苏l0克、百部10克、桔梗6克、陈皮10克、白前10克、甘草6克。本适用风寒中偏于咳喘者。

(2)荆防败寿荆芥10克、防风10克、生姜3柴胡10克、薄荷10克、川芎6克、桔梗G克、壳10克、茯苓15克、甘草6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本适用于风寒中偏于在表者。上药微,取汁300毫升,分2次温服,日1~2

2.加减变化:若夹湿,咳而粘,胸闷,苔腻者,基本(1)加法夏10克、厚朴6克、茯苓15克;若热为遏,咳嗽音嘎,气急似喘,粘稠,门渴心烦或有身热者,加石膏30克、桑白皮10克、黄芩10克;如患者喘咳气急,胸部胀闷,多稀薄色白,兼有恶寒发热、无汗,加桂枝6克、法夏10克、橘红6克、苏子10克;若得汗而喘不平,去麻黄,加桂枝10克、白芍10克、厚朴10克、杏仁10克。

(二)外药物

1.葱白头、生姜各30克、食盐6克,共捣成糊状,加白一盅调匀,纱布包裹,涂擦的胸、后、手、脚及窝。涂擦后,让患者平卧。半小时可见出汗,热亦渐退。

2.姜、葱、淡豆豉、盐各适量,脐。

3.橘叶、老姜、葱头各等量,上药和热,用布包熨痛处。

4、胡椒15克、丁香9克、葱白适量,先将前二味药粉碎过筛,加入葱白,混捣匀如膏状,取药膏适量,先贴于颈后大椎布固定,再取药膏涂于两手劳宫,掌放于两大腿侧,夹定覆被?卧,得汗出即愈。

检查

检查: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薄。脉象浮紧而滑。

诊断鉴别

诊断

风寒风热,是临床常见的外感肺病。由于病因、病位、病机及临床表现等都有类似或相同之处,所以有必要对其进风寒风热的共同之处有四:一是都因感受外起;二是病位都在皮毛与;三是病机都不外乎外袭表,卫阳功能失职和外失于宣发两个面;四是临床上都是以表证咳嗽并见为其特点。由于所感病的性质及致病特点不同,所以这三个候又有严格的区为阴,其性凝滞、收。因而风寒既有袭表,卫阳被郁,腠理致密,汗孔塞的表寒,又有犯于失宣发而致的咳嗽,吐清稀等表现。热为阳邪,易伤津液。因而风热出现以下两组症状,一是风热袭表,卫阳失职,腠理疏松,汗孔放的表热;二是风热犯于失于宣发而致的咳嗽、吐黄稠等症状要有三个面的病理变化,一是在表,卫阳功能失职,症见发热,苔薄黄,浮数等;二是伤津,症见鼻干,吐量少而粘,难以吐出等;三是,使失于宣发,而见咳嗽

概言之,以上三可以从三个面进:一是从表证的特点鉴风寒表证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痛,无汗,流清涕,苔薄白,浮紧;风热表证发热恶寒轻,咽喉肿痛,有汗,流浊涕,苔薄黄,浮数;表证发热而恶鼻干舌苔薄黄,浮数。二是从咳嗽的声音来鉴风寒之咳,其声重浊;风热之咳,其声不扬;之咳,其声清脆。三是从的色质来鉴风寒者,吐清稀而白;风热者,吐粘稠而黄;者,吐量少而粘,难以咯出。

并发症

一般无并发症。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肺地丝菌病

下一篇 肺孢子丝菌病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