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柿蒂

乔木,高达14m。树皮深灰色至灰黑色,长块状裂;展,有深棕色皮孔,嫩有柔毛。互生;叶柄长8-20mm;叶片卵状至倒卵形或近,长5-18cm,宽2.8-9cm,先端渐尖或钝,基部阔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生柔毛,下面淡绿色,有短柔毛,沿密被褐色绒毛。杂性,雄花聚伞花序雌花单生腋;总花梗长约5mm,有微苞片花萼下部短筒状,4裂,面有毛;花冠白色,钟......
目录

基本概述

概述:该品为植物Diospyros Kaki L. f.的宿存花萼。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生用。

钱、丁、柿子把、

药性类:暂未分类

功能与治:降逆止呕。用于胸满呃逆。

贮藏:置干处。

功效治:水服,治咳逆

临床应用

1.(《洁古家珍》)治呃逆:钱、丁香人参等分。上为细末,水,食后服。柿蒂降逆止呕,为君药。

2.柿蒂(《奇效良》)治血淋:干柿蒂(烧炭存性)。为末,每服6g,空米饮调服柿蒂清热止,为君药。

3.柿蒂汤(《济生》)治胸满咳逆不止:柿蒂丁香各30g。上细切,每服12g,水1.5盏,姜5至7分,去渣,热服,不拘时。柿蒂降逆止呕,为君药。

4、丁香柿蒂汤 :丁香10粒,柿蒂15个。《妇人》卷八。治:咳逆。用水1盏半,至8分,去滓热服

中药属性

入药部位

植物的宿存花萼

性味归经

性味】苦;涩;性平

归经

用法用量

服:汤,5~10g;或人

外用:适量,研末撤。

/宜人群

1、空慎吃生柿子或食后忌饮白、热汤、以防患石症;/宜人群

2、柿子含单宁,易与质结,从而妨碍人体对食物中质的吸收,所以贫血患者应少吃为好;

炮制

秋、冬季收集成熟柿子的果蒂(带宿存花萼),去柄,晒干。

地理分布

多为栽培。分布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江西湖南、湖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河南山东福建河北山西等地亦产。

原形态

(《礼记》),又:镇头迦(《纲》)。

乔木,高达14米。树皮鳞片裂,灰黑色棕色,具棕色皮孔,微有毛,嫩有柔毛。互生;叶柄有柔毛;叶片至倒卵形,长6~1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全缘,革质,上面深绿色,疏生柔毛,下面淡绿色,有短柔毛,沿叶脉密生淡褐色绒毛。杂性,雄花聚伞花序雌花单生腋;白色花萼下部短筒状,4裂,面有毛;花冠,4裂;雄蕊雄花中16枚,在两性中8~16枚,雌花有8枚退化雄蕊;子房上位,8室,花柱自基部分离。浆果,直径3.5~8厘米,橙黄色或鲜黄色,基部有宿存萼期5月。果期9~10月。

植物皮(柿根)、树皮柿木皮)、柿叶)、柿花)、果实柿子)、果实的制成品(讲)及其外附白霜(柿霜)、外果皮柿皮)、未成熟果实液汁的制成品(柿漆)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性状

宿萼呈盖状,端中央有1果柄,或落而留下孔,萼的中部较厚,边缘4裂,裂常向上反卷,易碎裂,基部连呈皿状,直径1.5~2.5厘米,厚1~4毫米。外表面红棕色,仔细观察时,上有稀疏短毛,表面有细密的黄棕色短绒毛,放射状排列,具光泽,中央有1果实落所遗留的凸起的疤痕。质薄而体轻。无,味涩。以红棕色、质厚、味涩、表面带柿霜者为佳。

药用信息

成份:含羟基三萜酸0.37%,中有齐墩果酸、白桦脂酸和熊果酸。又含葡萄糖、果糖、酸性物质和中性脂肪油。并含鞣质。

功能治:

降逆。止呃忒、呕

①孟诜:治咳逆、汁服。

②《滇南本草》:治反胃

附方

①治呃逆:钱、丁香人参等分。为细末,水,食后服。(《洁古家珍》

②治呃逆不止:柿蒂(烧灰存性)为末。黄调服,或用姜汁、砂糖等分和匀,热徐服。(《村居救急》)

③治伤寒不止:干柿蒂七枚,白梅三枚。上二味,粗捣筛,只作一服,用水一盏,至半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圣济总录》柿蒂汤)

④治胞满咳逆不止:柿蒂丁香各一两。上细切,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至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济生柿蒂汤)

⑤治百日咳柿蒂四钱(阴干),乌梅核中之白仁十个(细切),加白糖三钱。用水二杯,至一杯。一日数回分服,连服数日。(《江西中医药》(3):20~22,1953)

⑥治血淋:干柿蒂(烧灰存性),为末。每服二钱,空米饮调服。(《奇效良柿蒂

研究与作用

成分:该品含鞣质、羟基三萜酸、葡萄糖、果糖及中性脂肪油等。

药理作用:该品有抗律失常作用,其提取物能对抗氯仿诱发的小室颤、乌头碱和氯化钡所致大律失常、哇巴因起豚室性律失常;该品有镇静作用;尚有一定抗生育作用。

柿子中的有机酸等有助于肠消化,增进食欲,同时有涩肠止的功效;柿子能促进液中乙醇的氧化,帮助机体对的排泄,减少对机体的伤害;柿子有助于降压,软化管,增加冠状动脉流量,并且能活消炎,改善心血管功能。柿子能有效补充人体养分及细胞液,起到润生津的作用;柿子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碘,能治疗缺碘起的地甲状腺肿大。

柿子是人们比较喜欢食用的果品,甜腻可养丰富,不少人还喜欢在冬季吃冻柿子有味道。柿子养价值很高,所含维生素和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2倍左右。假如一个人一天吃1个柿子,所摄取的维生素C,基本上就能满足一天需要量的一半,所以,吃些柿子对人体健康是很有益的。

应尽量少食柿皮

柿饼表面的柿霜柿子化,不要丢弃。食疗作用果味甘涩、性无毒柿蒂味涩,性平,入大肠;有清热润生津止渴,健脾化痰的功效;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口干渴,呕吐、泻泄。新鲜柿子凉血作用;柿霜,可用于干、生疮等;柿蒂有降逆止作用;柿饼柿叶有止作用,用于治

化学成份

含羟基三萜酸(hydroxytriterpenic acid)0.37%,其中有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熊果酸(ursoic acid)[1,2]和19α-羟基熊果酸(19α-hydroxyursolic acid)。其他有机酸有硬脂酸(stear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丁香酸(syringic acid),香草酸(vanillic acid),没食子酸(gallic acid)。此外,还有无羁萜(friedelin),β-谷甾醇,β-谷甾醇葡萄糖甙(β-sitosteryl-β-D-gluco-side),三豆甙(trifolin),金丝甙(hyperin),山柰酚(kaempfer-ol),槲皮素(quercetin)。又含葡萄糖,果糖,脂肪油等,还含鞣质。

药理作用

1.抗律失常作用 0.5%柿蒂提取物(ST)50mg/kg 腔注射于小,能显着对抗氯仿诱发的室颤;亦能对抗乌头碱、氯化钡所致大律失常;ST12.5mg/(kg.天)腔注射,连续5天; 能对抗哇巴因所致豚室性律失常。

2.镇静作用 ST100mg/kg小腔注射,使自发活动明显减少,增强阈下量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延长其睡眠时间,并明显拮抗吗啡起的小竖尾反应。

3.抗生育作用 在家免抗生育筛选中,初步柿蒂有一定的抗生育作用,柿蒂柄优于柿蒂蒂,柿蒂的柄的抗生育率为79.6%。

① 治呃逆:钱、丁香人参等分。为细末,水,食后服。(《洁古家珍》)

② 治呃逆不止:柿蒂(烧灰存性)为末。黄调服,或用姜汁、砂糖等分和匀,热徐服。(《村居救急》)

③ 治伤寒不止:干柿蒂七枚,白梅三枚。上二味,粗捣筛,只作一服,用水一盏,至半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圣济总录》柿蒂汤)

④ 治满咳逆不止:柿蒂丁香各一两。上细切,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至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济生柿蒂汤)

⑤ 治百日咳柿蒂四钱(阴干),乌梅核中之白仁十个(细切)加白糖三钱。用水二杯,至一杯。一日数回分服,连服数日。〔《江西中医药》(3):20—22,1953]

⑥ 治血淋:于柿蒂(烧灰存性),为末。每服二钱,空米钦调服。(《奇效良柿蒂)

各家论述

1.朱震亨:人之阴气,依为养。士伤则木挟相火,直冲清道而上作咳逆,古人以为胃寒,既用丁香柿蒂,不知其孰为补虚、孰为降,不能清气,惟有助而已。

3.《本草汇言》:沈则施曰,撩溪翁谓入之阴气,依为养。土伤则木挟相火,直冲渭道而作咳逆,宜竹茹黄连柿蒂之,此言热呃也。《济生》论谓阳竭于下,孤阴独存,阴气亦将旋,故逆上面作呃,宜丁附人参柿蒂之,此言呃也。又《准》论呃逆之,有伤寒吐下后、久病、产后阴大亏,阳暴逆,自下逆上而作呃者,非大温中补中之不能治。又有平人饮食抑遏,而自脐下冲脉直上,而作呃忒逆之声,用平二陈汤,加柿蒂数枚服,亦可止也。观于柿蒂之苦涩,但可以,而因、因热、固虚、因滞者,则以丁、黄、茹、连、参、术、平、二陈辈,当仔细斟酌,毋轻视也。

5.《滇南本草》:治反胃

摘录:《中华本草》

相克食物

1、不宜与酸菜、黑枣同食;

2、柿子不宜与鹅肉螃蟹甘薯、鸡蛋共同食用,否则会腹痛呕吐腹泻症状

3、食柿子前后不可食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侧脉

下一篇 柿花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