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梗
简介
在每一朵花下面生出的小枝。一方面支撑着花,使花各向展开;另一方面汲取营养,将各种物质由茎传运至花中。为绿色,不同植物,花梗长短不同。
花梗也称作花柄,是着生花的小枝,可以把花展布在枝条的显著位置上;同时,也是花朵和茎相连的短柄。花梗有长、有短,视不同植物种类而异,例如垂丝海棠(Malus halliana)的花梗很长,而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的花梗就很短,有些植物的花没有花梗。花梗具有分枝的,也有不分枝的。分枝的花梗称小梗,顶端着生一花。花梗的结构和茎的结构是相同的。
构造
花梗与茎构造相同。花梗外围为表皮,表皮内是基本组织,分布着维管束。双子叶植物维管束多为无限外韧型,成环状排列。单子叶植物为有限外韧型,则分散排列。一般花梗的髓部较茎的发达。有的双子叶植物的花梗也能进行短暂的次生生长。
作用
主要区别
花托是花梗的顶端部分,一般略呈膨大状,花的其他各部分按一定的方式排列在上面,由外到内(或由下至上)依次为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
花托以下的部分叫花柄。花柄是每一朵花着生的小枝。一方面支持着花,使花各向展开;另一方面将各种物质由茎运至花中。不同植物花柄长短不同,又叫花梗。
花梗是总花柄,花梗就是连接花和茎的短柄,即有些植物好几朵小花长在一根总花柄上,这总花柄就叫做花梗。当然,也有人把花柄就叫做花梗。
茎,一般是指植物的地上部分,茎上长叶或长出分枝。花梗的结构和茎的结构是相同的。区别只是连接了花。有的花梗也能分枝,分枝的花梗称为小梗,所以花梗也是有节的。
花梗鉴赏
(7)排铃:古时蕙兰的幼蕾称为铃,现引申为一梗多花兰花的幼蕾。当花梗抽长到一定高度时,上面着生数朵花铃,此时称排铃:花蕾呈直立状,紧贴花梗,称小排铃;花柄呈水平横出的排铃,称大排铃。
(8)转茎:一梗多花的兰花在进入大排铃期前,花梗上每朵花蕾的花柄横出生长,花心朝外。
(9)兰膏:也称命露。蕙兰花朵转茎至盛开时,在花柄末端(靠着花葶处),有圆润晶莹的胶凝物,即兰膏。春兰中很少见到兰膏。
2、花梗鉴赏
花梗的粗细因品种不同而略有差别,一梗多花的蕙兰花梗一般比一梗一花的春兰花梗粗点。梗以细圆为好,更显得花朵妩媚雅致。如蕙兰大一占江南新极品等为灯芯梗,俏丽俊美。但花梗只要与花朵、株形整体协调,仍上品。如程梅为木梗,挺拔雄健,有壮丽之美。
花梗的高度,首先与种类有关。如蕙兰、建兰、墨兰等大多出架、平架而春兰出架少或不出架。一般而言,花出架,风姿绰约,仪态大方:花不甘架,略显小气,也有碍观瞻。其实,春兰花梗只是比植株略矮些,倒也有谦涌君子之风,未必难看。有的人为了观赏叶丛中矮梗的花朵,将叶片捆扎在一起,反而使整体显得不自然。其次,花梗的高度与苗的新老、壮弱有关。第三,反季节开花者,其花梗大多不高。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