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心室静止

室静止(ventricular standstill)亦称室停搏,是指房室交接区停搏并室性停搏。室静止(ventricular standstill)亦称室停搏,是指房室交接区停搏并室性停搏。此时房有收缩两室的机械性收缩全部停止,室静止时间通常为2、7s以上。1、房室传导阻滞伴有房室交接区或室的次级起搏点功能衰竭或严重低下时,可发生室静止。此系室静止最要的原因,是二度Ⅱ型......
目录

简介

室静止(ventricular standstill)亦称室停搏,是指房室交接区停搏并室性停搏。此时房有收缩两室的机械性收缩全部停止,室静止时间通常为2、7s以上。

病因

1、房室传导阻滞伴有房室交接区或室的次级起搏点功能衰竭或严重低下时,可发生室静止。此系室静止最要的原因,是二度Ⅱ型阻滞最危险的后果如在束支传导阻滞时突然发生,常是对侧束支突然阻滞所致。

2、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剧烈呕吐、颈动脉过敏起者,阻滞部位常发生在房室结这类室静止常是暂时的、缓和的。

3、四相阻滞。

4、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交接区逸搏律于窦性频率加快时发生室静止和阿-斯综征。

发病机制

1、房室传导阻滞伴有房室交接区或室的次级起搏点功能衰竭或严重低下时,可发生室静止此系室静止最要的原因,是二度Ⅱ型阻滞最危险的后果。如在束支传导阻滞时突然发生,常是对侧束支突然阻滞所致。

2、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交接区逸搏律,于窦性频率加快时发生室静止和阿-斯综征的产生机制可能是:

(1)房室交界区可能存在4相传导阻滞:当窦性频率加快时房室传导改善,但由于隐匿性传导仍不能进入室,此隐匿性传导可侵入到房室交界区的起搏点,使之除极而未能下传室。由于较快频率的窦性激动在交接区连续隐匿传导,致使房室交界区起搏点被连续抑制故出现长R-R间期,导致阿-斯综征的发作。

(2)窦性激动下传较深:可在希氏束或束支隐匿传导,使下级起搏点被抑制而未能发出激动,故长间歇亦无QRS波出现。

(3)弥漫性病变:希氏束、束支和浦氏纤维的自律细胞静息电位负值增大或阈电位自零位飘移而使舒张期自动除极困难,自律性降低。

(4)下级起搏点处于“沉睡”状态,起动更慢。

临床表现

室静止短暂性者可心悸,稍长者可诱发晕厥绞痛更长时可导致阿-斯综征或猝死。持久者终将死亡。

并发症

此类律失常是严重律失常之一,较长时间发作的后果如同心脏停搏。常见并发症有晕厥抽搐绞痛、阿-斯综征和心脏猝死

诊断

诊断: 据临床表现、体征和电图检查的特点可明确诊断。

室静止与心脏停搏(或称全停搏)需鉴,有下列不同。

1、室静止发生在高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基础上,而心脏停搏是发生在各种致命性律失常、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及各种疾病的临终期、原发性或继发性跳骤停、室静止等。

2、室静止在电图上有房性P波(P波、P′波、F波或f波)而无房室交接区和室性QRS波,心脏停搏电图上为持续2、7s以上的等电线(一条直线)。

3、室静止有房收缩而无室收缩,心脏停搏则房、室均无收缩。但室静止与心脏停搏两者的共同点是室均无电活动(无任何QRS波),也无室机械性的收缩,均导致环的终止因此将两者相提并论。它们是停搏中最严重的两种,有人张将两者统称为心脏停搏。

检查

电图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室静止电图特点:室静止可有下列三种表现,据任何一种即可作出室静止的诊断。

1、窦性律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中不见任何逸搏律 ,即只见一系列窦性P波而不见任何交接区或室性逸搏。

2、房性律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中不见任何逸搏律 ,即只见一系列房波(包括房性P′波、F波或f波),而不见任何交接区和室性QRS波。

3、窦性律或不太快的房性律(包括过缓的房性逸搏律至加速的房性逸搏律)伴有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在长于2、7s(约相当于室性逸搏律的最长的动周期)的长间歇中未见到任何交接区和室性QRS波。

治疗

应迅速心脏骤停复苏常规处理,应及早、及时地安置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

预后

由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和药物影响起者,一般预后良好。各种器质性心脏起者,易起频繁晕厥发作,可致死亡,需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桑叶

下一篇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