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桑枝

桑枝 桑枝(拉丁:Morus alba L.),桑科桑属桑树的桑枝、桑条、嫩桑枝的总称。它喜光,对候、土壤适应性都很强。其高3~15m,树皮白色,有条状浅裂,皮黄棕色或红黄色互生,叶柄长l~2.5cm,叶片卵形或宽卵形;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或近心形托叶披针,早落。它原产于中国中部。桑枝,为桑树的桑枝、桑条、嫩桑枝、的总称。单性, 雌雄异株;雌、雄花序均排列成穗状 ......
目录

简介

桑枝,为桑树的桑枝、桑条、嫩桑枝、的总称。

形态特征

单性, 雌雄异株;雌、雄花序均排列成穗状 葇荑花序,腋生;雌花序长l-2cm,被毛,总 花梗长5-10mm;雄花序长1-2.5cm,下垂,略被细毛;雄花花被4,雄蕊4,中央有不育雌蕊雌花花被4,基部合生柱头2裂。 瘦果,多数密集成一卵或长果,长l-2.5cm,初时绿色,成熟后变肉质、黑紫色红色种子小。期4-5月,果期5-6月。

生长习性

桑树喜光,对候、土壤适应性都很强。耐,可耐-40℃的低温,耐旱,耐水湿。也可在温暖湿润的环境生长

科学分类

界: 植物

门:种子植物

纲:子叶植物

蔷薇

科:桑科

属:桑属

种:桑

地理分布

原产我国中部,有近四千年的栽培史,栽培范围广泛,东北自哈尔滨以南;西北从蒙古南部至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南至广东、广西,东至台湾;西至四川云南;以长江中下游各地栽培最多。垂直分布大都在海拔1200m以下。此外,朝鲜、蒙古、日本俄罗斯、欧洲及北美也有栽培

药用价值

药材概述

桑枝 Sang zhi

【类树皮

【药材】:Ramulus Mori

[植物]:Morus albaL.

【英文】:Mulberry Twig

【来 源】:为 桑科植物桑的嫩

【功 效】:祛湿,利关节水气

治】:治风寒湿痹,四肢拘挛,脚浮肿,痒。

性味归经】:微苦;性平。

①《本草图》:平。

②《纲》:苦,平。

③《医林纂要》:甘辛,平。

④《本草再新》:味清苦,微无毒。桑头:味苦,性无毒

性味归经】:入肝经

①《得配本草》:入手太阴。’

②《本草再新》:入

③《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

【功效与作用】:祛湿;通经络水气湿痹痛;中半身不遂;水肿痒。用于肩关节酸痛麻木。

①《本草图》:疗遍体痒干,脚,四肢拘挛,上气,眼晕,嗽,消食;利小便,兼疗口干

②《本草蒙筌》:利喘嗽逆,消焮肿毒

③《本草汇言》:去挛痛。

④《本草备要》:利关节,养津液水祛

⑤《药解》:治中歪斜,咳嗽

⑥《本草再新》:壮燥湿,滋水,通,止咳除烦,消肿止痛。

⑦《岭南采药录》:去疾,治老年鹤膝

⑧《现代实用中药》:嫩膏服,治压,手足麻木。

【用法用量】:服:汤,50~100克;或膏。外用:水熏洗。

】:桑条(《本草图》)

【处】:桑枝、桑条、嫩桑枝桑枝桑枝桑枝桑枝、老桑枝

中写桑枝、桑条、嫩桑枝均指生桑枝。为原药材去杂质切生用入药者。

桑枝桑枝用文淡黄色晾凉入药者。

桑枝为净桑枝拌麦麸用文深黄色,筛去麸皮,晾凉入药者。

桑枝又称桑枝。为桑枝淋洒,微闷,待吸干,再用文至微黄入药者。增强祛之功。

【商品】:桑枝、桑条,以条肥嫩、干、断面呈黄白色者为佳。

【动植物资源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产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河北四川等地。

炮制

桑枝:拣去杂质,洗净,用水浸泡,润透后,切段,晒干。

桑枝:取净桑枝段,置锅用文淡黄色,放凉。另法加麸皮拌深黄色,筛去麸皮,放凉。(每桑枝段100 斤,用麸皮20斤)

桑枝:取桑枝段用喷匀,置锅至微黄色,放凉。每桑枝段100 斤,用15斤。

生药材鉴定

的嫩呈长,长短不一,直径0.5~l厘米。外表灰黄色或灰褐色,有多数谈褐色小点状皮孔及细纵纹,并可见灰白色半月叶痕棕黄色的叶芽。质坚韧,有弹性,较难折断,断面黄白色纤维性。斜,长约2毫米。切面皮部较薄,木部黄白色,射纹细密,中有细小而绵软的。有青草,味淡略粘。以质嫩、断面黄白色者为佳。显微鉴定:粉末:灰黄色。①纤维多缠结,淡黄色或无色,甚长,略弯,直径8 -33μm,壁厚,非木化,胞腔线形。②石细胞淡黄色或黄色,类,直径13-39μm,壁厚6-20μm,孔沟较明显或分枝。③含晶 厚壁细胞,状、大小与 石细胞近似,壁多厚不均,厚2-6μm,胞腔含草酸钙晶1-2个。晶多面体、 正菱形、类双锥,直径5-20μm。另有少数草酸钙簇晶。④木 射线为异型细胞射线,切向纵断面观高4-37(-80)细胞,宽1-3细胞,两端 直立细胞1-3个。另外可见乳法管、 木纤维导管、木栓细胞、草酸钙晶等。

采收储藏

春末夏初采收,去,略晒,趁新鲜时切成长30-60厘米的段或斜,晒干,置干处。

要成分

桑枝含 鞣质,游离的蔗糖、果糖、水苏糖、葡萄糖、麦糖、棉子糖、阿拉伯糖、木糖",含黄酮成分桑素(Mulberrin)、桑色烯(Mulberrochromene)、环桑索(Cy- clomulberrin)、环桑色烯(Cyclomulberrochromene)。木树含桑色素(Morin)、杨树宁 (Cudranin)、 桑酮(Ma-clurin)、四 羟基芪 (Tetrahydroxystilbene)、 二氢桑色素 (Dibydromorin)、二氢 山柰酚(Dihydrokaempfe-rol)。该品含 桑辛素C、D(moracin C,D)心材含桑 木素(morin)、二氢桑木素(dihydro-morin)、二氢山柰素(dihydrokaempferol)、 2,4,4′,6-四羟基 二苯甲酮(2,4,4′,6-tetrahydrox-ybenzophenone)及2,3′,4,4′,6- 五羟基二苯甲酮(maclurin,2,3′,4,4′,6-pentrahydrox-ybenzophenone)。还含芪三酚( 藜芦酚,resera-trol)、氧化芪三酚(oxyresveratrol)、二氢氧化芪三酚(dihydrooxyresveratrol)。又谓皮含桑木素、 桑辛素A、B、E、F、G、H、(moracin A,B,E,F,G,H)、桑皮素(mulberrin)、桑皮色烯素(mulberrochromene),环桑皮素(cyclomulberrin)、环桑皮色烯素(cyclomulberrochromene)及桦皮酸。

临床报道

1. 治疗肩周炎

a. 桑枝20g,鸡血藤、 威灵仙各30g, 当归20g,羌活桂枝白芍姜黄防风各15g, 细辛5g(后下),水服,每日 1.加减: 右肩痛者加 黄芪20g;左肩痛者加首乌 20g;痛甚者加 乳香没药各15g;麻木者加 全蝎5g, 僵蚕10g;膝痛者加 川断20g,寄生15g;病久不愈者加穿山甲10g,乌梢蛇15g.治疗15例,治愈10例,显效4例,无效1例.服药最少者6,最多者24.个患者配针灸治疗.〖黑龙江中医药 1991 ;(1): 27〗

b. 桑枝12g,白芍24g, 炙甘草威灵仙、制乳没各10g,党参18g,细辛3g(后下),红枣5枚,生姜6,随加减,水服.治疗36例,痊愈33例,好转3例.〖江西中医药 1990;21(5): 24〗

c. 炙黄芪50g,桂枝桃仁五灵脂各10g, 归尾15g,白芍桑枝各20g,鸡血藤30g.胜者加细辛6g,附10g;湿盛者加 苍术10g ;胜者加防风10g;宜重用黄芪.水服.治疗39例,痊愈33例,好转6例,全部有效,服药最多者16,最少者4.〖湖南中医杂志 1990;6(5): 41〗

2. 防治Ⅱ区屈指术后 黏连 桑枝50g,威灵仙片姜黄各25g,当归川芎、 延胡、制 香附伸筋草各12g, 海桐皮、 赤芍木瓜、制乳香各10g.于术后一周局部肿痛渐退后常规服.术后2周可视创情况在上基础上加透骨草 15g, 没药、川椒各10g,水熏洗,每2次,每次15~30分钟,每日1.在石膏托固定期间熏洗时可暂拆除石膏托.服及外洗均应持续4~6周.治疗30例,显效8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浙江中医杂志 1990;25(11): 498〗

3. 治疗淋转率低下 桑枝30g(鲜者疗效较好),水服,每日1.治疗10例,用药2个月后,机体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提高.〖新医杂志 1978;(10): 36〗

鉴定

临床应用

1.(《圣济总录》)治水气:桑条60g。香,以水1000毫升,至100毫升,每日空服之。桑枝行气消肿,为君药。

2.双桑降压汤(《辽宁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治压病:桑枝桑叶茺蔚子各15g,加水1000毫升,至600毫升。卧前洗脚30-40分钟后即卧。桑枝压,为君药。

3.桑枝(《太平圣惠》)治紫癜桑枝500g,益母草150g。上药以水5斗,慢至1500毫升,去渣,入小铛成膏,每夜卧时,用温调服10g。桑枝,为君药。

选录

1、治疗痛: 桑枝一小升.细切 香 以水三大升 取二升 一日服尽 无时.(《本事》)

2、治疗水气: 桑条二两.香 以水一升 每日空服之.(《圣济总录》)

3、治疗紫癜桑枝十斤(锉) 益母草三斤(锉). 上药 以水五斗 慢至五升 滤去渣 入小铛 为膏.每夜卧时 用 温调服.(《太平圣惠桑枝

药用知识

该品为桑科植物桑的嫩。春末夏初采收,去,晒干,或趁鲜切,晒干。桑枝呈长,少有分枝,长短不一,直径0.5至1.5厘米,表面灰黄色黄褐色,有多数黄褐色点状皮孔及细皱纹,或有叶痕腋芽。质坚韧不易折断。 断面纤维性,切厚0.2至0.5厘米,皮部薄,木部黄白色,射线放射状,白色或黄白色微,味淡。以质嫩,断面黄白色者为佳。

桑枝食疗作用:味苦、微辛,性平。归

清热祛湿。用于湿热痹、四肢关节疼痛。该品能祛关节,可单独重用该品(以 老桑枝为宜)治疗关节红肿热痛等属热痹关节病变,亦可配其他药物同用。该品要作用为祛湿痹症,而尤宜于上肢痹痛。

桑枝做法指导:1、若治湿指麻者,可与威灵仙、 防己、当归等同用;

2、若偏者配桂枝,以增温之功;

3、若偏热者配石藤、忍冬藤,以增清热之效;

4、若偏血虚者配 黄芪鸡血藤等,以增益之力;

5、此外该品能祛风热,对于风热入于营血所致的遍体痒,肤干紫癜,则可与 脂、 何首乌、 生地黄凉血药配用;

6、又有生津利水之效,用于消渴,可单用服;用于水肿,可与赤小豆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先出叶

下一篇 细菌性心包炎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