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桑白皮

桑白皮 (Morus alba L.) ,桑根白皮桑根皮、桑皮、白桑皮,微有豆腥,味甘微苦,以色白、皮厚、粉性足者为佳。有降糖,利尿,抗人体艾滋病病毒HIV,抗菌等作用。要分布于河南省、安徽省、四川省、湖南省、河北省等地。桑属落灌木乔木,高3--15m。树皮白色。有条状浅裂;皮黄棕色或红黄色纤维性强。互生.叶柄长1--2.5厘米;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5--20厘米,宽4-......
目录

形态特征

桑白皮桑白皮桑属落灌木乔木,高3--15m。树皮白色。有条状浅裂;皮黄棕色或红黄色纤维性强。互生.叶柄长1--2.5厘米;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5--20厘米,宽4--10厘米,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或近心形,边缘有粗锯齿齿,有时有不规则的分裂,上面无毛,有光泽,下面上有短毛,腋间有毛;基出3条与细脉交织成网状,面较明显;托叶披针,早落。单性。雌雄异株;雌、雄花序均排列成穗状柔荑花序,腋生;雌花序长1--2cn,被毛,总花梗长5--10毫米;雄花序长1--2.5厘米,下垂,略被细毛;雄花花被4枚。雄蕊4枚,中央有不育雌蕊雌花花被4枚,基部合生柱头2裂。瘦果,多数密集成一卵或长果,长1--2.5厘米,初时绿色,成熟后变为肉质。黑紫色红色种子小。期4--5月份,果期5--6月份。

分布范围

桑白皮产于河南省、安徽省、四川省、湖南省、河北省、广东省。以河南省、安徽省产量大,并以亳桑皮质量佳。

河南商丘,安徽阜阳、亳州等地,随着济的发展,其产区也在逐渐转移。商品要来源于河南浙江的临安、桐乡、建德,江苏泰兴等地。此外,四川湖南河北广东、湖北、广西等省区亦产栽培

亳桑皮:产于安徽亳州一带者。

严桑皮:产于浙江者。

北桑皮:产于江苏者。

桑白皮:各地所产桑白皮的统称。

生长环境

喜温暖湿候,稍耐荫。温12℃以上始萌生长适宜温度25-30℃,超过40℃则受到抑制,降到12℃以下则停 止生长。耐旱,不耐涝,耐瘠薄。对土壤的适应性强。

繁殖方法

种子嫁接压条繁殖种子繁殖:采收紫色成熟桑椹,搓去果肉,洗净种子,随即播种或湿砂贮藏。春播、夏播、秋播均可。夏播、秋播可用当年新种子。播前用50℃温水浸种,待自然冷却后,再浸泡12h,放湿砂中贮藏催常保持湿润,待种皮破裂白时即可播种,20-30cm沟,沟深1cm,每1hm2用种量7.5-15kg。覆土。约10d出苗。苗高3-4cm间苗,去弱留强,并补苗。春、秋季10~15cm定苗。嫁接繁殖:袋接法,于嫁接前20d剪接穗,湿沙贮藏,使砧木剪处的皮层木质部分离成袋状,然后插入接穗,以插紧为止。接,春、夏季用“T’接或管状接(套接)。压条繁殖:早春将母株横伏固定于地面,埋入沟中,端,培土压实,待生后与母体分离。春或秋季进定植。、株2m×0.4m径0.5~0.7m,底施入腐熟厩肥,上铺薄土一层,栽入,填表土后,将植株向上提一提,使部舒展,再填心土,压实,浇水。

定型后通过修剪、疏、摘,养成一定树型(如地桑、低桑、中于桑、高于桑、乔木桑等不同类型)。修剪可用拳式修剪法,每年在基部伐条,利用潜伏萌生新条,数年后在修伐处成拳状的树疙瘩。另有无拳式修剪法、留技留修剪法等。

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桑萎缩病、桑疫病、桑褐斑病、桑根结线虫病等,虫害有桑螟、桑蟥、桑象虫、桑白蚧、桑天牛、桑蓟马、桑始螨等。

品种分类

鲁桑Morus alba L. var. multicaulis (Perr.) Loudon

华桑Morus cathayana Hemsl.

华桑(原变种)Morus cathayana Hemsl. var. cathayana

贡山桑(变种)Morus cathayana Hemsl. var. gongshanensis (Z. Y. Cao) Z. Y. Cao

荔波桑Morus liboensis S. S. Chang

奶桑(原变种)Morus macroura Miq. var. macroura

奶桑Morus macroura Miq. var. mawu (Koidz.) C. Y. Wu & Z. Y. Cao

黑桑Morus nigra L.

吉隆桑Morus serrata Roxb.

长穗桑Morus wittiorum Hand.-Mazz.

鉴别

显微鉴

粉末 淡灰黄色纤维甚多,成束或单个在,多碎断,直径13~30μm,壁极厚,非木质化或微木质化,孔沟不明显。草酸钙晶直径10~32μm。石细胞成群或在,呈类、类、类多角、长或纺锤,直径22~52μm,长可达95μm,壁厚,纹孔及孔沟明显,孔沟有的分支、胞腔有的含晶。含晶厚壁细胞常与石细胞连结,纹孔不明显。乳汁管偶可见,含颗粒状分泌物。木栓细胞偶见 (注: 石细胞、含晶厚壁细胞及木栓细胞在除净外皮的幼嫩皮中不易察见)。

理化鉴

(1) 取本品3g分置三支具塞试管,分加入乙醇、盐酸溶液 (3→100)、水各10ml,浸1h,时时振摇,滤过。取滤液2滴点于滤纸上,晾干,置紫外光灯 (365nm)下观察,乙醇液斑点显淡紫色荧光,盐酸液、水浸液斑点显灰蓝色荧光。

(2) 取粉末5g,加苯20ml回流提取15分钟,滤过,滤液干,残渣用少量氯仿溶解于小试管中,加酸数滴,沿试管壁渐渐加入浓硫酸使成二层,界面显红色环。

(3) 取粉末0.2g,加乙醇8ml,水加热5分钟,滤过。取滤液2ml,加镁粉少量及盐酸数滴,溶液显樱红色

主要价值

成分

桑白皮的图片含黄酮类成分: 桑素 (mulberrin),桑皮色烯素 (mulberrochromene),环桑素 (cyclomulberrin),环桑皮色烯素 (cyclomulberro-chromene),桑根皮素 (morusin),环桑皮素(cyclomorusin),氧化二氢桑根皮素 (oxydihydromomsin),桑黄酮 (kuwanon) A、B、C、D、E、F、G (即albanin F,moracenin B)、H (即albanin G,moracenin A)、I、K、L、Y、Z,桑白皮素 (moracenin) C、D,桑根酮 (sffnggenone) A~P。又含桑呋喃 (mulberrofuran) A、B、C、K、N、0、M、P、Q,桦皮酸 。香豆素类:5,7-羟基香豆素(5,7-dihydmxycoumarin) 伞酯 (umbelliferone)、莨菪酯 (即莨菪素,scopoletin)、莨菪酯等成分。多糖类:粘液素、桑多糖、甲克素、壳聚糖。还含α-及β-香树、谷固醇、挥发油、鞣质等。

药理作用

1. 降压作用桑白皮的醇提取液5~6mg/kg,对麻醉兔、犬十二指肠给药可使动物压明显而持久的下降。而对实验性压的动物20g/kg服,亦能产生明显的降压作用。切断两侧迷走神经或于第5~6颈椎部位切断脊髓,其降压作用不变。桑白皮用乙醚、热水或温甲醇的提取液,对兔皮下注射1g(生药)/kg时,可使压下降2~3.3kPa。从桑白皮中提得一种物质[熔点(分解)为144℃],给家兔静注10mg/kg,压立即显著下降,切断颈迷走神经或颈椎,此作用仍存在,故推断提取物中可能是乙酰碱样物质。桑白皮提取物能抑制离体蛙、兴奋兔离体肠管,而降压作用可被阿托品对抗。提示此种降压抑制,可能是抑制了管运动中枢而出现的,降压同时对流量似有增加。从桑白皮中分离出的桑根酮静注家兔,即能显著降压,环桑皮素、桑皮呋喃C等都有降压作用。

2.利尿作用桑白皮2g/kg,给家兔服或桑白皮水提取液及正丁醇提取物300~ 500mg/kg,给大服或腔注射,均有显著的利尿作用。使尿量及尿中的氯化物 (Na、 K 在6小时排出量均显著增加。本品有显著的利尿作用。

3.镇静镇痛作用桑白皮的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等脂溶性溶媒的提取物给小静注,能减少小的自发活动,并有抗惊厥的作用。桑白皮水或正丁醇提取物50mg/kg以上腔注射小,可使动物自发活动减少,触觉及痛觉反应降低,瞳孔大,并能轻度抑制小休克的发生。

4.抗炎作用桑白皮水提取物给大服或注射对角叉菜及葡聚糖所起的脚肿胀有抑制作用。

5.抗菌作用桑白皮金黄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伤寒杆菌及福氏痢疾杆菌也有轻度的抑制作用。桑皮呋喃A对金黄葡萄球菌、分歧杆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环桑皮素也有抗真菌作用。

6.抑制聚集桑白皮中所含酸性物质,可影响的环氧酶,从而抑制了 TBX2的生物成,或抑制12-HETE的生成,通过改变生四烯酸的代谢,影响的聚集。

7.降糖作用桑白皮中分离并实了降糖成分Moranoline(二氧亚胺基葡萄醇)和MoranA降糖物质,过试验,已经证实了,MoranA对四氧嘧啶诱发的高糖小糖250~450mg/dL)有量依赖的降糖效果

8. 其他作用桑白皮热水提取物体外试验,对人子宫颈癌JTC-26株的抑制率为70%左右,具有诱生干扰素作用。桑白皮能兴奋离体兔子宫,轻度促进兔下腺的分泌。并能抑制磷酸二酯酶。有导泻作用。桑白皮水提取物对豚有轻度镇咳作用,正丁醇提取物也有镇咳作用,还具有一定降温作用。以桑白皮药的解热清糖浆也有较好的解热、祛止咳作用。

安全性与毒理评价

桑白皮石油醚、乙醇、酸酐、水、乙酸、乙酯等反复处理,所得黄色粉末给小注射,LD50为32.7mg/kg。而正丁醇提取物或水提物给小腔注射10g/kg或静注射5g/kg均未起死亡。醇提取物无论一次大量或多次小量给药,对实验动物均未发现不良影响,故认为本药毒性较小。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平行脉序

下一篇 无痛性心肌梗死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