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叶植物
简介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进化最高级、种类最多、适应性最强的类群。全世界约有20—25万种,超过植物界总种数的一半。我国被子植物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约近3万种。被子植物通常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两个主要类群。根据粗略的估计,已描述的双子叶植物大约有165000种,所谓双子叶植物就是种子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
在自然界,我们可以根据叶片的脉序、根系的类型和花的形态特征来区别这两类植物。一般来说象苹果树、杨树、榆树、洋槐、棉花、向日葵等双子叶植物,它们的叶片具有网状脉序;而小麦、水稻、竹子、鸢尾等单子叶植物的叶片为平行脉序或弧形脉序,这种特征用肉眼即可观察,若把叶片对着阳光来看,可以观察得更清楚。在根的形态上,双子叶植物一般主根发达,故多为直根系,如棉花、月见草、榆树等;而单子叶植物一般主根不发达,由多数不定根形成须根系,如小麦、葱、水稻等。双子叶植物的花基数通常为5或4,花萼和花冠的形态也多不相同,如苹果花、油菜花等;而单子叶植物的花基数通常为3,且花萼和花冠非常相似,不易区分,如百合花、萱草花等。
被子植物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两大类,子叶数目、花瓣数目、营养器官等方面存在着差别,其最重要的区别是子叶数目。 ⑴子叶数目。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一片子叶,如玉米、小麦、水稻等;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两片子叶,如菜豆、花生、蚕豆、大豆等。 ⑵花瓣的数目。前者的基数常为3,后者的基数常为5或4。 ⑶营养器官。双子叶植物有发达的主根,茎中的维管束排列成环状,叶脉多为网状;单子叶植物有发达的须根,主根不发达,茎内的维管束常为散生型,叶脉多为平行或弧行的。 上述区别也不是绝对的,也存在一些例外的情况。比如,双子叶植物中的睡莲科中也存在单子叶现象,单子叶植物中的百合科也有4基数花的类型。 [解题过程] 相同点也就是整个被子植物的特征. 单子叶植物: 种子:1片子叶 叶脉:平行脉 根:一般主根不发达,由多数不定根形成须根系 花:花基数通常为3,且花萼和花冠非常相似 双子叶植物: 种子:2片子叶 叶脉:网状脉 根:一般主根发达,故多为直根系 花:植物的花基数通常为5或4,花萼和花冠的形态也多不相同。 无种子植物包括蕨类植物、苔藓植物、澡类植物。双子叶植物有两片子叶。 【3】 可以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中,且注意通风换气,有条件的话可以通入氮气,氦气,等一些稀有气体来将低氧的浓度,减少有氧呼吸
如果在实验室内作进一步观察,可借助于解剖镜和显微镜来区分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在解剖结构上的区别。双子叶植物的支脉末梢是不封闭的,故有自由支脉末梢;而单子叶植物的支脉末梢是封闭的,故无自由支脉末梢。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通常有两片子叶,如大豆、花生、南瓜等;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仅有一片子叶,如水稻、洋葱、玉米等。双子叶植物茎中的维管束成环状排列,即排列成圈,且有形成层,能够产生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属无限维管束(开放维管束),因此双子叶植物的茎能不断增粗;而单子叶植物茎中的维管束是散生的,不排列成圈。若排列成圈,则排列成两圈或两圈以上,且无形成层,故不能产生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属有限维管束(封闭维管束),因此单子叶植物的茎不能任意增粗。双子叶植物叶片上的气孔,排列的不规则,多为散生,如天竺葵、棉花等;单子叶植物叶片上的气孔,排列的比较规则,多排列成行,如玉米等。双子叶植物的花粉,多具3个萌发孔,如油菜等;单子叶植物的花粉,多具单个萌发孔,如玉米。
以上是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在形态结构上的基本区别,也是它们的典型特征,据此可以将二者区别开来。但是这些特征并不是绝对的、固定的和一成不变的。特殊的例子还是有的。如双子叶植物中可以作中药用的柴胡,它的叶片就具有平行脉序;而单子叶植物中的山药的叶片就具有网状脉序。在子叶的数目上也有例外,如双子叶植物的睡莲、白屈菜种子的胚具一片子叶;而单子叶植物的天南星科海芋属等种子的胚具两片子叶。花基数的例外更多,如双子叶植物中的樟科、木兰科等有3基数的花;而单子叶植物眼子菜等有4基数的花。其他的例外也不少,如双子叶植物毛茛科、车前科有须根系;双子叶植物毛茛科、石竹科中有星散维管束等等。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有许多基本区别,但它们之间的关系还是很密切的。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单子叶植物的须根系、缺乏形成层和平行脉序等性状,都是次生的,它的单萌发孔的花粉,却保留了比大多数双子叶植物还要原始的特点。在原始的双子叶植物中,也有单萌发孔的花粉,故有人断定单子叶植物是由双子叶植物进化来的,双子叶植物是单子叶植物的祖先。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又称木兰纲。被子植物门中两大类之一。种子的胚有两枚子叶。植物体各异(从纤细的草本到粗壮的木本);叶脉网状;花的各部为五数(也有四数)。包括大多数常见植物,其中很多与我们息息相关。譬如:棉花、大豆、花生、向日葵、番薯、马铃薯、苹果、烟草、薄荷和各种瓜类。
仙人球是双子叶植物,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仙人掌科。种类很多,约有40多个品种,球形各不相同,有茎球形、椭圆形,有纵棱,呈辐射状排列;刺毛长短、疏密也不一样;花的颜色有金黄色、白色、红色等颜色。春夏季节,从球茎上开出大型长喇叭状花。球体上能长出小子球。
区别
代表
一、木兰科
科主要特征:木本,树皮、叶、花有香气。单叶互生,托叶大,脱落后常在幼茎上留下托叶痕。花两性,萼、瓣相似,雌、雄蕊均多数,离生,螺旋排列于伸长的花托上。聚合蓇葖果。
科主要特征:草本,单叶互生,无托叶,基生叶常莲座状,叶全缘或羽状分裂。花两性,萼片、花瓣均为4片,花冠十字形,四强雄蕊,角果,具假隔膜。
三、葫芦科
科主要特征:藤本,有卷须,叶掌状分裂。花单性,花药折叠,侧膜胎座,子房下位,瓠果。
四、山茶科
科主要特征:常绿木本,单叶,无托叶,叶片革质。花多为两性,萼片、花瓣各 5 片;雄蕊多数,排成数轮。蒴果3~5 室。
五、锦葵科
科主要特征:木本或草本,皮部富有纤维。单叶,托叶早落。花单生,两性,常有副萼;雄蕊多数,花丝全部合生为1束(单体雄蕊),花药1室。蒴果。
六、大戟科
科主要特征:习性多样,常含乳汁。单叶互生(少为复叶),有时对生,有托叶,叶基部常有腺体。花聚生,常为聚伞花序或杯状聚伞花序。花单性,萼片3~5片,常无花瓣;雄蕊1至多数;子房上位,3室。蒴果。
七、蔷薇科
科主要特征:习性多样,花多样。根据花托、萼筒、雌蕊群、心皮数目和果实类型等主要特征,分为四个亚科:
八、豆科
科主要特征:习性多样,常为羽状复叶或三出叶,有托叶。花两性,萼片5 ,花瓣5 ,花冠多为蝶形,少为假蝶形或辐射对称。雄蕊10枚,常9条花丝连合,1枚单独(二体雄蕊)或10枚花丝连合成一束(单体雄蕊),少数分离;雌蕊由 1心皮组成(单雌蕊),子房上位。荚果。
(三)蝶形花亚科 常见植物:豆类,如豌豆、花生、大豆、蚕豆、豇豆、绿豆、菜豆、扁豆。牧草和绿肥类,如草木樨、车轴草、田菁、紫云英。药材类,如甘草、鸡骨草、葛。木材类,如紫檀、花榈木、黄槐。
九、芸香科
科主要特征:常具刺,多数有芳香气味。叶常有透明油点。花两性,常有花盘。果实多为柑果,少为桨果或核果。
十、无患子科
羽状复叶的小叶数较少,常为2-4对。叶片革质,腹面亮绿,背面灰白,叶脉不明显。 羽状复叶的小叶数较多,常为4-5对,叶较薄,叶色较深,叶脉明显。
果实较大,鲜红或红紫色,果皮有龟裂纹。 果实较小,黄褐色,果皮较光滑。
十一、菊科
本科是被子植物最大的一科,约有1,000属,25,000~30,000种,遍布全世界,我国约有 2,000 多种。本科主要特征:草本植物,花序为头状花序,雄蕊的花药合生成为筒状,胚珠着生在子房基部,1室,1个胚珠,连萼瘦果。
常见植物:向日葵、莴苣(及其变种莴笋和生菜)、茼蒿、苦荬菜、菊花。
十二、茄科
科主要特征:叶互生,无托叶,花萼宿存,常于开花后增大,花冠轮状,5裂,雄蕊5枚,生于花冠筒基部,与花冠裂片互生,心皮2,常为2室或不完全多室。
十三、旋花科
科主要特征:
缠绕茎,常具乳汁单叶互生,花两性,花冠漏斗状,花蕾时花冠常旋转折叠,雄蕊着生于冠筒基部或中下部,与花冠裂片同数(均为5)并为互生。果实为蒴果。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下一篇 支持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