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结节病性心肌病

病(sarcoidosis)为原因不明,以侵犯肺实质为,并累及全身多脏器包括淋巴结、皮肤,关节心脏组织的一种肿炎症性疾病,结肌病(cardiac sarcoidosis)是由进肿浸润所致心脏功能紊乱的一种疾病,生前临床过较隐袭,病人可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和(或)力衰竭而猝死病(sarcoidosis)为原因不明,以侵犯肺实质为,并累及全身多......
目录

疾病概述

病(sarcoidosis)为原因不明,以侵犯肺实质为,并累及全身多脏器包括淋巴结、皮肤、关节心脏组织的一种肿炎症性疾病。病变累及心脏的发生率为20%~25%。本病多发生于20~40岁年龄组的人群,女性略多。病为全身性疾病,除心脏外,其他脏器尤其是淋巴结、皮肤等均可受累而表现有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包括发热、不适、厌食体重减轻干咳、哮鸣、呼吸困难、斑点或丘疹样皮疹以及关节痛等。此外,眼睛受累颇常见,多表现为葡萄膜炎症。累及结膜、网膜、泪腺者可视力障碍

疾病描述

病(sarcoidosis)为原因不明,以侵犯肺实质为,并累及全身多脏器包括淋巴结、皮肤、关节心脏组织的一种肿炎症性疾病。结肌病(cardiacsarcoidosis)是由进肿浸润所致心脏功能紊乱的一种疾病,生前临床过较隐袭,病人可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和(或)力衰竭而猝死,甚至猝死为首发症状,已起医界极大的注。

症状体征

1.病的系统症状病为全身性疾病,除心脏外,其他脏器尤其是淋巴结、皮肤等均可受累而表现有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包括发热、不适、厌食体重减轻干咳、哮鸣、呼吸困难、斑点或丘疹样皮疹以及关节痛等。此外,眼睛受累颇常见,多表现为葡萄膜炎症。累及结膜、网膜、泪腺者可视力障碍。当病患者检获气管淋巴结肿大并伴某些急性周围性关节炎、葡萄膜炎和性红斑病变时称“急性病”或Laeffgren综征;而葡萄膜炎伴腮腺炎和面神经麻痹者则被称为Heerfordt综征。

2.结心脏病的临床症状心脏症状的严重度取决于肿和瘢痕组织侵犯的部位和程度。

(1)力衰竭:因肿浸润致心脏增大检出率小于5%。大块肿浸润力衰竭,约占25%功能不全者可进性加剧而致死亡。此外,尚可表现为因广泛肺病纤维化所致慢性衰竭,或因炎、纤维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不全所致慢性衰竭。

(2)律失常:可表现为缓慢性或快速性律失常。前者多系肿直接侵犯窦房结、房室连接组织以及束支等部位的传导系统所致。较多的报道显示,传导障碍为结心脏病最常见之临床表现,发生率为40%,其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检出率达23%~30%,约68%病员有晕厥发作,甚至因反复阿-斯症候群发作而死亡者。受损部位几乎恒为室间隔基底部,严重者房室束可完全为肿或瘢痕组织所取代。次为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为12%~32%,右束支阻滞尤其多见。临床已见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病惟一心脏损害表现者的报道。

窦房结完全为肿累及,而不涉及心脏传导组织其他部位者,则电图可描记得窦性静止图。现认为,婴幼儿因受检查技术条件限制。故窦房结及房室连接组织受累的实际发病数远高于临床报道者。快速性律失常以室性律失常居多,发生率为22%~40%。可为室性期前收缩,常呈多源性或室性动过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动过速交替出现,最后可致猝死室上性律失常较少见,常见者有房性期前收缩、阵发性房性动过速、房扑以及房颤等。

(3)绞痛:结心脏病者可出现绞痛,有报道呈典型或非典型性绞痛发作者,半数201铊(201Tl)灌注缺损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且胸痛多能为硝酸酯类药物部分或完全缓解,提示胸痛可能与微管痉挛性缺。另有者认为绞痛及201铊(201Tl)灌注缺损系由外膜或室壁、冠肿、纤维化或管炎所致。

疾病病因

现认为,系源、淋巴源及局部扩侵及心脏。非干肿为其基本病变。要由类上皮细胞组成,偶见多核巨细胞,周围有少量淋巴细胞。晚期患者,可由致密的透明样结缔组织所取代。心脏常增大,受累部位以传导系统及,病变广泛时可累及动脉动脉膜或心包。小冠状动脉较易受累,而大冠状动脉不受侵犯。

1.肌病变受累部位依次为传导系统(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室游离缘、室间隔,尤其是基底部、室、乳头房,房最为少见。可呈弥漫性损害,治疗控制后,成广泛纤维化,而影响整体室功能。病变范围较小的局灶性损害则因局部瘢痕成,致室壁段运动异常而累及心脏功能。继上述瘢痕成,室壁变薄,可成室壁。局限于室壁,或弥漫占据大部分室壁;亦可同时累及双侧室壁。部分患者可描记到类似梗死者的电图改变,认为与广泛性肿以及其后渐进性的纤维化,导致室的透壁性破坏有

2.心包病变心包受累少见,仅为3%,系肿病变累及心包所致。临床检获者多为少量心包积液,可以为性,有时并呈复发性心包积液。甚至发生心脏压塞或缩窄性心包炎者。

3.瓣膜病变临床表现为二尖瓣垂或不全,可因肿直接损害瓣膜(3%),或乳头受损(68%)后间接影响瓣膜功能。后者常为暂时性,严重者偶可动脉高压。若肿堵塞二尖瓣者,则可致二尖瓣流受阻。

4.管炎-小冠状动脉病变心脏病存在室壁外微管痉挛和管炎等冠状动脉管病变。肿可致该类膜继发增生而使腔狭窄。

诊断

对诊断为病的病人应考虑有病性肌病的可能。X线胸电图有助于诊断。诊断有困难时,可活检,但取材应全面,以防假阴性。年轻人有扩张型肌病或持续性室性动过速应考虑是否有病性肌病的可能而做全面的检查。心脏Fleming所设定的诊断标准为:

①有心脏病的表现:传导阻滞;阵发性律失常;力衰竭;ST段和T波异常。

②临床上诊断为病。

组织实为病。

检查

1.X线胸可显示心脏呈轻至中度增大或右增大、力衰竭、心包积液以及室壁等改变。此外,尚可检获淋巴结肿大、肺实质浸润以及网状结阴影,后者为组织受累的重要标志。

2.电图超逾50%的病患者存在包括复极异常、律失常,偶可呈透壁梗死样改变等异常电图。确诊或疑似心脏病者应常规24h动态电图以及运动电图检查。

3.超声动图尤适于诊断室壁、瓣膜不全、乳头功能紊乱致二尖瓣垂、室或室间隔(限局或全)运动障碍或动力低下,以及室扩大等病变。肿病变及瘢痕成者的超声动图改变为回声增强。

4.放射性核素显像201铊(201Tl)显像示局部灌注缺损和(或)相应室壁段运动异常,可评估损害之程度。但上述改变,不仅在其他原因所致的心脏浸润及肌病中出现,并见于改变者,故不具特异性。现临床多应用201铊(201Tl)及201镓(201Ga)显像联检查,尤其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SPECT)法,以201铊(201Tl)显像,通过67镓(67Ga)缺损区摄镓反示增多的特殊变化征象,可使其特异性明显地提高。此外,111铟(111In)所标记的抗球蛋白的抗体Fab段(AMAB)显像以及磁共振成像(MRI)等均有助诊断的建立。

5.心血管造影及膜活检冠状动脉造影在除外冠病诊断尤其重要。室造影可显示肿所致的管充盈缺损及室壁运动异常等改变。心脏病的组织诊断标准为:不伴有典型干肿的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膜活检已成为当前惟一可心脏病活体的确诊法。但因肿多以斑状或弥式损及底部,且分布不均匀,因此难以准确取样,检出率仅为临床诊断的25%~50%。

6.电生理检查临床可用为心脏病所致顽固性室性律失常者采用药物治疗的重要依据。

7.其他Kveim试验为从病患者的脾脏淋巴结组织所提取的混悬液作为抗原的一种皮肤试验。临床应用表明,假阳性少,有较高的特异性。另有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测定,约81%活动性病患者之液ACE水平明显增高,不仅有助诊断,而且可用为评估皮质类固醇治疗的标志。

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特发性扩张型肌病,Yazaki报道15例心脏病与30例特发性扩张型肌病的结果显示,心脏病者存在不同的临床特殊表现,以女性居多,严重传导病变发病率高,室壁异常增厚,室壁活动异常参差不一,灌注缺损以前室间隔尖部明显,且预后极差,均有于特发性扩张型肌病者。

治疗方案

1.皮质类固醇为结心脏病治疗的首选药物,有助于肿的吸收并阻遏其进展为不可逆性纤维化病变。有报道接受本药物治疗者,异常电图有改善,舒缩功能提高,损害缓解,存活功能恢复至正常,异常灌注减缓或消除,且ACE水平渐趋正常。泼尼松量最初用量应为60mg/d,数周后逐渐减量,最后维持量应为最低有效治疗给药量。服药时间宜久,不能随意撤药。

2.纠治律失常病常高钙血症,并皮质类固醇治疗后可致低钾血症,可加剧原有的律失常。其时需患者之病情及律失常类型选择相应有效律失常药物,以减轻症状并降低病死率。

3.心脏起搏器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晕厥或阿-斯症候群发作,药物治疗无效者应予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其时,病情需要,仍应兼予皮质类固醇及其他有药物治疗。若为顽固性室性快速性律失常,且有猝死危险者,应安置植入型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AICD)。

4.手术手术切除室壁可消除室性律失常。系统性病患者不宜接受器官移植。单纯性心脏病患者病情严重并已陷于终末期不可逆性衰的年轻病员,可予心脏移植术治疗。

并发症

可出现律失常、力衰竭、猝死等并发症。

预后

Roberts认为,一旦出现心脏症状及体征,结心脏病的存活期仅为2年。但Fleming对此提出异议,在其报道的270例心脏病患者中,存活期超逾5年者达100例以上,大于10年者为36例,大于20年者为7例。室性快速性律失常或传导阻滞以及力衰竭为其要死亡原因。早期诊断并予有效治疗,为改善心脏病预后之重要因素。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