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獭肝
药用价值
来源: 鼬科动物水獭LutralutraL.或 小爪水獭MicronoyxcinereaIIligen.,以干燥肝脏入药(药材以前者为多)。
性味归经:性味和功用 甘、咸,温。归肝、 肾经。。用于肝、胃气痛,虚劳,骨蒸潮热, 盗汗, 咳嗽,气喘, 咯血,夜盲,痔疮下血。功能主治: 疏肝理气,用于肝胃气痛。补肾,止咳。用于肺结核咳嗽,气喘, 盗汗, 夜盲。
用法用量:1~3g。(1~2钱)焙干研粉服。
水獭别名: 水狗、獭、 獭猫。LutralutraL.-- 脊椎动物门Vertebrata,哺乳纲Mammalia, 食肉目Carnivora,鼬科
药材性状:本品为大小不等的片块状或团块状,有时带有肺脏,并有血管与之相连。完整者分为6片,每片均为卵圆形,甚扁,长4~6厘米,宽3~5厘米,边缘较薄,上部厚,表面呈紫褐色或黑褐色,具不规则皱纹;左右两叶稍大,近对称,另两叶较小,心血管位于其中,血管上部有一对橘瓣状瘤形物,由10多个小疣点密聚组成。质重而硬,难折断,断面黑褐色,呈胶质状。有鱼腥气。以个大、完整、色紫褐、无霉蛀者为佳。
【来源】鼬科动物水獭LutralutraL.或 小爪水獭MicronoyxcinereaIIligen.,以干燥肝脏入药(药材以前者为多)。
【功能主治】补肝肾,止咳。用于肺结核咳嗽, 气喘,盗汗,夜盲。
【用法用量】1~2钱,焙干研粉服。
水獭肝为勋科动物水獭的肝脏。水獭肝含 蛋白质、 脂肪、 维生素A、D、多种 矿物质,水獭肝有补肝、止咳的功效。主治 虚劳、盗汗、 咳嗽、夜盲等症。
形态特征
水獭是鼬科动物中较大的一种,半水栖兽类。体形细长,呈圆筒形。体重约为3~8.5公斤,体长可达50~ 80厘米,尾长25~48厘米。头部宽,稍扁而短,吻端不突出。眼小。耳小而圆。四肢粗短,趾间有蹼,爪短而尖。尾较长,超过体长之半,尾基部粗而尖端细。雌体有乳头3对。全身毛短而致密,有光泽。自额面部至背部及四肢外侧均为咖啡色。尾色与身色同。两颊及颈、胸、腹部颜色较淡,有浅黄色或白色细长的针毛,底基部仍为棕色。多栖息于江河、湖泊及溪流的岸旁,挖洞于水边的树根或苇草、灌丛下面。夜间活动善游泳和潜水,视觉及听觉都极灵敏。主要以 鱼为食,亦吃青蛙、螃蟹及其他甲壳类动物。每年约繁殖一次,每次产1~4仔。獭皮质量极好,针毛细密,底绒丰厚,为我国主要经济兽皮。分布于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河北、 江苏、 浙江、 福建、 台湾、 广东( 海南岛)、 广西、 湖南、 湖北、 四川、 陕西、 甘肃、 西藏等地。
药材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卷缩团块状,直径3.5~8cm 。全体呈黑紫色或黑褐色,表面光滑或微皱缩。肝叶7片大小不等,扁圆形,上端厚实,隆起,边缘较薄。前面3叶隆起,上部联合,下部由左向右依次变长,正面左右两侧肝叶对称,后面2叶较小,上部与右侧肝叶联合,其中最小的1片呈短尾状,另1叶呈三角锥形或犁头样。胆囊隐匿于左边2~3叶之间,肝脏的后下方结缔组织连接有一对 肾脏,每一肾脏由11~17个肾组成复肾,呈瘤状。体稍沉重。断面淡棕色或黑褐色,质细腻,呈角质样,有鱼腥气。
主要来源
小爪水獭Aonyscinerea
科属:鼬科
形态描述:小爪水獭的体长一般在60~94 厘米之间,体重约3公斤。四肢短小,每肢有五趾,趾间蹼膜不 完全,爪短粗呈钉子状,有退化现象,尾部较细。喉部颜色较浅,为白色至灰色,与其他部位形成鲜明的对比。鼻部粉红色或略黑,上缘凸起呈尖状。全身呈亮赭色至暗棕色。毛发外层长12~14毫米,内层长6~9毫米。
生态环境:小爪水獭主要生活于亚热带的山地河谷中,其栖息地海拔高度在1500米以下。
小爪水獭外形与水獭极相似,唯爪较小。尾部呈圆锥形;尾基部粗;向尖端显明地变细。身色较普通水獭浅,为棕色。毛较细短。自面颊至颈部为黄白色,腹部带有稀疏的 针毛。生活习性与水獭同,夜间活动,尤喜在晨昏时于小河、溪流边活动。仅分布于中国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数量极少。
[采制]全年皆可捕捉。猎取后剖腹取肝,剥净油脂及肌肉,再用清水洗净血液后,挂于干燥通风处干燥即得。[炮制]洗净闷软,去掉筋膜,切成小块,晾干即成。
[性状鉴别]本品为大小不等的团块,常连有肺、心及 气管部份,长约13厘米(包括心肺)。肝脏位于心肺 之下,中间有一条大血管相连,肝脏分6片,每片长约4~6厘米,直径2~4厘米,黑褐色,呈扁圆形,边缘较薄,正面观左右两叶对称,另2叶较小,生于右侧之下方。两侧肝叶的中间为动脉血管,直径约1厘米。在血管后方的上部,有一对桔瓣状的瘤状物,由15~20个小瘤块紧密排列而成,是本品的特点。肺脏在肝脏的上方,分为6片,左2右4,灰棕色,中间为较粗的气管,气管的后下方为 心脏,呈黑棕色。质硬不易折断,断面呈黑棕色,胶质状。有鱼腥气。 以紫红色、整个或片状、无破碎残肉者为佳。
科属:鼬科
形态描述:水獭流线型的身体,长约60~80厘米, 体重可达5千克。头部宽而略扁,吻短,下颏中央有数根短而硬的 须。眼略突出,耳短小而圆,鼻孔、耳道有防水灌入的瓣膜。尾细长,由基部至末端逐渐变细。四肢短,趾间具蹼。体毛较长而细密,呈棕黑色或咖啡色,具丝绢光泽;底绒丰厚柔软。体背灰褐,胸腹颜色灰褐,喉部、颈下灰白色,毛色还呈季节性变化,夏季稍带红棕色。
生态环境:水獭是半水栖兽类,喜欢栖息在 湖泊、 河湾、 沼泽等淡水区。水獭的洞穴较浅,常位于水岸石缝底下或水边灌木丛中。
真伪鉴别
【 来源】
为鼬科动物水獭Lutra lutra Ilinnatus和小爪水獭Aonyx cinereaIlligel 的干燥肝脏。
1、水獭:属半水栖兽类。体呈圆筒形细长。体长60~80cm,尾长25~48cm。头部宽,稍扁而短,吻端不突出。眼小、耳小而圆。四肢粗短,趾间有蹼,爪短而尖。全身毛短而致密,有光泽,通身咖啡色,仅两颊、颈、胸、腹颜色较浅;有淡黄色或白色细长针毛。
2、小爪水獭:形似水獭。惟爪较小,尾部圆锥形。身色较浅、为棕色;毛较细短,自面颊至颈部为黄白色,腹毛带稀疏的针毛,余同上种。
生活于江河、湖泊及溪流的岸旁洞穴中。喜夜间活动,善游泳和潜水视觉、听觉极灵敏。是捕鱼能手,以鱼、青蛙、螃蟹及其他甲壳类动物为食。夏秋产仔,怀孕期2个月,每胎2~5只。
【 鉴别要点】
鉴别正品水獭肝应掌握以下要点:一是水獭肝分七叶,左右两侧叶对称;二是肝叶坚实细腻,中厚边薄;三是肾为复肾、呈瘤状;四是具鱼腥气。
1、梁·陶弘景曰:“獭多出山溪岸边。有两种,入药惟取以鱼祭天者;一种犭宾獭,形大而头如马,身似蝙蝠,不入药用。”
2、宋·苏颂曰“江湖多有之。宗奭曰:獭四足俱短,头与身尾皆扁,毛色若故紫帛。大者身与尾长三尺馀。食鱼,居水中,亦休木上。尝放置大水瓮中,在内旋转如风,水皆成旋涡。西戎以其皮饰毳服领袖,云垢不着染。如风霾翳目,但就拭之即去也。”
3、宋·苏颂又曰:“诸畜肝叶,皆有定数。惟獭肝一月一叶,十二月十二叶,其间又有退叶。用之须见形乃可验,不尔多伪也。”
4、明·李时珍曰:“獭状似狐而小,毛色青黑,似狗,肤如伏翼,长尾四足,水居食鱼。”
5、清·《本草求真》载:“獭有在山在水之别。……水獭以水为生,水性最灵,獭亦多慧,性最嗜鱼,鱼之精气,皆聚于肝。故獭亦得诸鱼之气而聚于肝者也。按肝诸畜皆有定数,惟獭一月一叶,间有退叶,因其渐落复生者故耳。”
【 快速鉴别】
呈大小不等的团块状,常连有肺、心及气管部分。獭肝分七叶,每片长约4~6cm,直径2—4cm,黑褐色,扁圆形,边缘较薄。正面看左右两叶相对称,另两叶较小,生于右侧上方,两侧肝叶的中间为动脉血管,直径约1cm。在血管后方上部,有一对橘瓣状物,11~17个小瘤块紧密排列复肾而成,为獭肝的特征。质硬,不易折断,断面黑棕色,胶质状,有鱼腥气。品质以身干,紫红色,整个成片状,无破碎残肉者为好。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