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水田碎米荠

水田碎米荠,中药。为十植物水田碎米荠CardaminelyrataBunge的全草。分布于东北及蒙古、河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等地。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明之功效。用于肾炎水肿痢疾吐血崩漏月经不调,目赤云翳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无毛。较短,丛生多数须根直立,不分枝,表面有沟棱,通常从近处的腋或下部腋生出细长柔软......
目录

形态特性

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无毛。较短,丛生多数须根直立,不分枝,表面有沟棱,通常从近处的腋或下部腋生出细长柔软的匍匐。生于匍匐上的单叶心形,长1-3厘米,宽7-23毫米,或微凹,基部心形,边缘具波状齿或近于全缘,有叶柄,柄长3-12毫米,有时有小1-2对;无柄,羽状复叶,小2-9对,生小大,卵形,长12-25毫米,宽7-23毫米,或微凹,基部心形截形或宽楔形,边缘有波状齿或近于全缘,侧生小生小小,卵形、近卵形,长5-13毫米,宽4-10毫米,边缘具有少数粗大钝齿或近于全裂,基部两侧不对称,楔形而无柄或有极短的柄,着生于最下的1对小全缘,向下弯状抱总状花序生,花梗长5-20毫米;萼片卵形,长约4.5毫米,边缘膜质,萼片基部呈囊状;花瓣白色,倒卵形,长约8毫米,平或微凹,基部楔形渐狭;雌蕊花柱长约为子房之半,柱头,比花柱宽。角果线形,长2-3厘米,宽约2毫米;果瓣平,自基部有1条不明显的中脉;果梗水平展,长12-22毫米。种子,长约1.6毫米,宽约1毫米,边缘有显著的膜质宽翅。期4-6月,果期5-7月。

生长环境

生于水田边、溪边或浅水处。分布于东北及蒙古、河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主要价值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甘、微辛,性平。

归经

膀胱肝经

功效

清热利湿凉血,明

用于肾炎水肿痢疾吐血崩漏月经不调,目赤云翳

配伍

1、治痢疾吐血水田碎米荠30g,水服。(《长白山植物药志》)

2、治子:水田碎米荠捣绒塞,右眼痛塞左孔,左眼痛塞右孔。(《贵州草药》)

用法用量

服:汤,15-30g。

采集加工

春季采集,洗净,晒干或鲜用。

药材性状

全草常缠结成团。须根纤细,类白色短,黄绿色,有沟棱;匍匐细长,处有类白色。奇数羽复叶多皱缩,小3-9对,端小或卵,长1.2-2.5cm,宽0.7-2.3cm,全缘或有波状齿,侧生小较小,基部不对称;匍匐上的多为单叶,互生,,宽0.5-2cm。总状花序生。角果长2-3cm,宽约2mm,绿褐色,每室有数枚种子,1列。种子,长约1.6mm,宽约1mm,边缘有膜质宽翅。微,味微甘。

现代应用

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消化道溃疡吐血月经不调和急性角膜炎等。

相关论述

《长白山植物药志》:“清热,凉血,明,调痢疾吐血目赤云翳月经不调。”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