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食管穿孔

食管穿孔(Perforation of Esophagus),肠道急症之一。据报道其病死率为10%~46%。发病年龄最常见50~70 岁(另有报告在30~55 岁)。据原因食管穿孔可分为外伤食管穿孔、冲击波起的食管破裂、医源性食管穿孔、食管异物所致穿孔及自发性食管破裂。食管穿孔(perforation of esophagus)是最严重的肠道急症之一,据报道其病死率为10%~46%。预......
目录

疾病描述

食管穿孔(perforation of esophagus)是最严重的肠道急症之一,据报道其病死率为10%~46%。预后取决于致病原因、受伤部位、食管的基础病变以及受伤后始治疗的时间。早期诊断与治疗有赖于对该病的高度警惕以及对相应的临床表现做出正确的判断。

流行病学

自发性食管穿孔的发病率极低,Kish(1980)年综述了世界报告的300例病例,Bladergroen 和Postlethwaita(1986)总结文献报告的127 例病例,其中114 为晚期诊断,其余为尸检诊断。各大洲的所有种族均有发病,以男性多见,男女比例在2∶1~5∶1。发病年龄最常见50~70 岁(另有报告在30~55 岁),文献报告80%的病例为中年男性,已有新生儿和90 岁者以上发病的报告,虽然不明原因,但已显示1 到17 岁儿童发病率最低。

疾病病因

1.病因食管有远端梗阻时(如肿、狭窄、食管环、食管网状隔膜),用力吞也可以导致食管的压力性破裂。神经系统的疾患(如脑瘤动脉以及颅术后)可使压力性食管破裂的发生率增加10 倍。

2.分类及特点 据原因食管穿孔可分为外伤食管穿孔、冲击波起的食管破裂、医源性食管穿孔、食管异物所致穿孔及自发性食管破裂。

(1)外伤食管穿孔:外伤食管穿孔又分为放性食管穿孔和食管穿孔2 类。放性食管穿孔要是由枪弹、弹及刃器起。食管有其解剖位置的特点,特是胸段食管,后有柱,前有心脏、大管、气管胸骨,两侧有肋骨保护,因而胸段放性食管穿孔甚为少见,即使损伤食管,也常常心脏、大管和气管的损伤,病人来不及抢救而牺牲于现场。Llic 等报告1991~1995 年波黑战争2494 例伤员中,仅5 例食管损伤,占0.2%。中国曾有杂技表演时吞剑食管穿孔的报告。因而,在放性食管损伤以颈部食管穿孔多见。食管穿孔可由于胸骨椎间突然遭受挤压而食管广泛破裂,这类损伤更为罕见。曾有摩托车撞击食管破裂发生支气管食管瘘的报告。

(2)冲击波起的食管破裂:高压冲击波口腔传入食管,使食管压力急剧增高而导致食管破裂。国已有多例轮胎爆裂,氧浪冲击使食管破裂的报告。冲击波食管破裂的机制要是超压和负压的直接作用,高压冲击波可通过孔、口腔压入食管。由于贲门平时处于收缩状态,故在类似盲管的食管产生高压,加之流对胸部、部等全身的作用弱,壁、胸廓膈肌、声门等无反射性保护动作,胸腔仍为负压,这样食管外的压差,即可造成食管破裂。

(3)医源性食管穿孔:医源性食管穿孔最常见的原因是镜检查、食管扩张、食管镜下组织活检及食管旁手术等造成的穿孔。Pogodina 报告850 例穿透性食管损伤中,368 例(43.3%)为器械所致,占各种原因食管穿孔的首位。Avanoglu(1998)报道1249 例食管烧伤后狭窄食管扩张的病例中,52 例发生穿孔,占4.16%。此外,气管插管、插入管、三腔管气囊破裂,甚至食管动力检查均有食管穿孔的报告。气管而损伤食管虽较少见,但仍应起操作者的重视。由食管镜检查起的穿孔,大多数发生在食管以下部位,此处前有环状软,后有颈椎,周围有环,是食管最狭窄之处。食管下段及贲门附近穿孔,多数是在食管原有疾病基础上发生。Berry 所报告食管穿孔伴发的基本病变以裂孔疝最多,其次为狭窄、贲门失弛症、痉挛及肿等。医源性穿孔的病死率低于其他原因所起的穿孔。其原因可能是:①穿孔约40%见于颈段食管,而颈段的穿孔较之胸穿孔预后要好;②这类穿孔多能够早期发现,及时治疗;③检查前食等准备,污染减轻;④检查造成食管穿孔破大多较小,起纵隔及胸腔感染也较轻。纵隔手术、裂孔疝修补及迷走神经切断等手术都有可能损伤食起穿孔。常见于食管下段或食管,且多在食管后壁,在有食管周围粘连而进分离时,更容易造成食管损伤。

(4)异物性食管穿孔:异物嵌顿亦为食管穿孔常见的原因。Pagodina 等报告的850 例食管穿孔中,由异物起者328 例,占38.6%,仅次于器械起的穿孔而居第2 位。食管穿孔多为锐利、不整或体积较大的异物,如块、义齿等。前电动玩具在发达国家甚为普及,儿童误吞纽扣电池也可以腐蚀食管食管穿孔,特是锂电池的腐蚀性更强,也更容易食管穿孔。异物刺破或压迫食管起坏死,或强饭团或大块食物试图将异物推下而致食管穿孔,亦可因通过镜取出不规整的异物而造成食管穿孔。异物起的食管穿孔常见于食管的3 个生理狭窄区,其中以动脉弓处穿孔尤为严重,有刺破及腐蚀动脉起致死性大出的危险。因而,若通过镜取出异物困难时,应急症胸,在发生感染前切食管取出异物,是比较简单而安全的做法。

(5)自发性食管破裂(Boerhave 综征):自发性食管破裂较为少见,1724年Boerhave 首次报告1 例因暴饮暴食后恶心发生食管破裂,故又称为Boerhave 综征,虽然其发生率仅1/6000,占所有食管穿孔15%,但其病死率高达25%~100%。这类病人的病因比较明确,大多数在暴食及大量饮后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呕吐使压突然升高,挤压部使食管压力骤然增加,同时环反射性痉挛呈收缩状态,食管原处于负压的胸腔,此时食管和胸腔压力在瞬间相差很大,因而导致食管全层的破裂。至于食管破裂所需之压力,尚无可靠的数据,有人在尸体上测定食管破裂的压力约0.90~2.72kg/6.451cm2。除呕吐原因外,亦有报告分娩抽搐、用力排便等起者。自发性食管破裂以食管下段多见,其原因有人认为食管上段管壁是以横纹,对刺激反应快,迅速出现相应收缩不易破裂,而食管下段以平滑,对刺激反应比较缓慢,易出现破裂;中段食管层兼有横纹和平滑,破裂的可能居两者之间。食管自发性破裂之裂多为纵单一裂,长2~9cm 不等,但亦有两处破裂的报告,手术时应注意探查。呕吐胸痛下气肿是自发性食管破裂的典型临床表现,由于医生对本病缺乏认识和警惕,常误诊为十二指肠穿孔、气胸急性腺炎、梗死、急性阑尾炎等,甚至有误诊症而探查者,其误诊率可高达75%,延误诊治是起死亡的重要原因。综全国第三届食管良性疾病会议有死亡记录的121 例自发性食管破裂中,病死率高达37.2%。

症状体征  

症状与体征

(1)颈段食管穿孔:病人颈活动时疼痛,颈痛且常伴有胸锁乳突的压痛、痉挛。尚可有发音困难、困难和声音嘶哑。体检时60%的病人有颈下气肿,而X 线检查可使95%的病人得以确诊。

(2)胸段食管穿孔:病人感觉胸前区、肩间区及剑突下疼痛,吞及深呼吸时疼痛可加重。后纵隔广泛炎症所起的痛的特点与动脉夹层动脉的疼痛非常相似。胸部食管穿孔常有上部的紧张、困难、吞时疼痛、呼吸困难呕血发绀。胸部听诊可闻及纵隔肿的捻发音即Hamman 征。随着炎症的进展还可出现动过速、呼吸急促发热。如不及时治疗,进一步可出现血症休克

(3)食管穿孔:要表现为剑突下疼痛、紧张、痉挛及反跳痛。一旦出现动过速、呼吸急促发热症状,便可迅速发展为血症休克食管穿孔的特点。当穿孔波及后心包时可发生食管心包瘘。这些病人就诊时可有心脏压塞或心脏的收缩期震水音食管穿孔侵及腔(通常是房),可发生全身的食物颗粒栓塞。但这在食管穿孔中很少见。

2.分期 临床食管穿孔的发生过程,将其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 种。

(1)急性食管穿孔:伤后症状在24h 出现的为急性食管穿孔。急性穿孔多见于器械或自发性穿孔,临床以胸痛腹痛呼吸困难发热及皮肤捻发为症状

(2)亚急性穿孔:伤后24h~2 周出现症状的为亚急性穿孔,临床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

(3)慢性穿孔:伤后2 周以上出现症状的为慢性穿孔。慢性穿孔则多发生在手术后,病人可有困难及房性律失常等。慢性穿孔临床特点反映了穿孔发生后局限的程度,但并不反映穿孔本身发生的缓急程度。慢性穿孔多数较为局限且很少起广泛的纵隔污染,其临床病程也较缓和。

并发症

1.呼吸困难 胸部食管穿孔时,因一侧或两侧的气胸,病人可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发绀

2.休克 由于体液的丧失,毒素的吸收,严重者可发生休克

病理生理

虽然食管穿孔的病因不同,但穿孔后的病理生理变化都是一致的。食管穿孔后,有强烈刺激作用的容物及带有各种口腔细菌的唾液和食物等,迅速进入纵隔,起严重的纵隔感染。炎症在纵隔迅速扩,并可侵蚀穿破胸膜进入胸腔,成一侧或双侧气胸。因进入的细菌含有厌氧菌,常起腐臭性脓胸,亦有于食管破裂的同时,胸膜即已破裂,气胸出现甚早,纵隔和胸腔感染,大量液体的丧失,毒素吸收,病人可很快发生休克。因吞使空由破不断进入胸腔,可以产生张力性气胸,更加重呼吸与环功能紊乱,如不及时救治,病人可迅速死亡。纵隔炎症扩迅速的原因是:

(1)纵隔均为疏松的结缔组织,除胸廓处稍狭小外,并无其他的脏器组织足以阻挡感染的扩食管穿孔后空进入纵隔纵隔肿,为含有多种细菌的消化液进入纵隔创造了有利条件。

(2)吸过程中,纵隔负压增加,更有利于空和消化液吸入纵隔。

(3)心脏的跳动、食管的蠕动及吞活动等,对感染的扩均起促进作用。

(4)口腔含有多种细菌,如螺旋菌、微量需氧菌、非溶血性链球菌及其他一些细菌,尤其是口腔有感染时,对纵隔感染及炎症的扩起着重要作用。食管穿孔后的病理生理变化(图1):

诊断检查

诊断

早期诊断,及时而正确的处理是降低病死率的键。

1.临床表现 由颈部始的下气肿应怀疑食管穿孔,应胸部X线检查。

2.助检查 X线胸纵隔肿、气胸是诊断食管破裂的重要据;食管造影如显示造影外溢即可肯定诊断。但阴性结果亦不能排除穿孔的可能。对可疑病例应重复检查。诊断中,除明确穿孔的诊断外,对穿孔的部位及大小亦应了解,这对治疗案的制定很有帮助。

实验室检查

1.胸液pH 测定 正常人胸腔液的pH值大约是7.4,如果抽出的胸腔液体呈酸性,pH 值小于6,则应考虑下段食管破裂。

2.常规 随着炎症的进展可出现白细胞增多。

3.细菌培养 取食管分泌物或穿刺液进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其他助检查:

1.亚甲蓝溶液 胸腔抽出液呈蓝色,可作为食管穿孔的有力据。

2.食管镜检查 怀疑食管破裂而X 线检查阴性时,应食管镜检查。

3.X 线摄 40%的病人X 线检查可发现纵隔肿。

(1)颈部食管穿孔:颈筋膜层有游离体提示局部可有肿胀下气肿,对比漏出食管外。

(2)胸部食管穿孔:X 线影像示纵隔积或纵隔影增宽,一侧或两侧气胸。若有纵隔脓肿成,可显示致密阴影、液面。碘油或水溶性碘食管造影,可见造影外溢(图2~4)。

4.CT扫描 从颈部扫描至耻。CT 影像显示:食管壁增厚、食管周围积液、食管腔外积、胸腔渗液,其中食管体是最有价值的征象。有的患者可发现破裂孔。对临床症状不典型者,CT 可清晰的显示腔外改变有助于诊断。此外CT 还可发现纵隔,颈部,胸部及上下气肿。纵隔增宽食管周围及纵隔积液、脓肿。纵隔组织肿胀气管气管管周围模糊,局部积液等(图5)。局部脓肿显示中水样密度,周边密度高,造影后边缘强化。纵隔炎肿可致纵隔组织器官移位。CT 扫描尚可清晰地显示气胸肺炎不张、气管断裂、心包积液、动脉破裂及骨折等。薄层扫描可发现穿孔区食管缺损。并发膈疝时,CT 扫描可见膈肌破裂缺如,由于疝入的组织不同,其CT 表现也不同。网膜组织为低密度与脂肪组织相仿,、肠、等密度不均,其样低密度影。

5.MRI 可全面显示并发症,对颈前纵隔组织肿胀、积液、气管移位、颈、胸椎骨折的显示清晰。对显示纵隔脓肿胸腔积液面敏感。膈疝时MRI信号不均,可显示病灶与下的系。

诊断

1.颈部食管穿孔应与器械检查损伤或未穿孔的食管异物相鉴 颈部食管穿孔虽颈部疼痛及胀感,吞或颈部活动时可加剧,但检查时胸锁乳突前缘往往有压痛,局部可有肿胀下气肿,体温及白细胞计数逐渐增高。X 线摄发现颈筋膜层有游离体。

2.食管下段穿孔需与十二指肠穿孔相鉴 食管下段穿孔后常出现上紧张,因纵隔炎椎活动可使疼痛加剧。感染波及胸膜,可起肩部疼痛。

治疗方案

食管穿孔治疗能否成功往往取决于穿孔的部位、裂的大小、入院的迟早和治疗措施是否正确。如果治疗时间延误到24h 以上,其病死率可高于早期治疗的3 倍。

1.非手术治疗 治疗案应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确定。

(1)适应:以下情况适非手术治疗:

①病人入院较晚或食管穿孔发现较晚,穿孔已局限的病人。

食管小穿孔和消化道容物漏出体征极少的病人,在严密观察下保守治疗。

③某些不需要流也可解决的颈段食管穿孔。

④病人年纪大,一般情况不佳,或有功能不全,胸手术可出现危险者,亦以保守治疗为宜。

(2)治疗措施:

食:凡有食管穿孔的病人,应予以食,以免食物由破流入纵隔或胸腔,加剧感染扩,并嘱病人尽量将唾液吐出或于破裂放置管吸

②支持疗法:食、严重感染及体液丢失,常致病员脱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及全身消耗衰竭。因而在治疗上除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外,应加强养支持,输入全浆,通过饲、空肠术饲食。

③抗感染:伤后早期使用大量广谱抗生素,待分泌物或穿刺液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出来后,据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

2.手术治疗

常用的手术法有:

(1)颈段食管穿孔:

①手术指征:颈段食管穿孔大多是器械损伤起,穿孔往往较小,发现较早,非手术治疗约80%病例可获治愈,但在以下情况仍要考虑手术治疗:A.裂较大和贯通伤起的穿孔,伤后24h 可将食管一期缝;24h 以后,则多不张一期缝,而是放置流。B.穿孔时间较久,或保守治疗病员出现发热,白细胞增高。X 线检查已出现颈部及纵隔感染、脓肿成。一般对于第4 胸椎平面以上的纵隔感染,均可颈部切流,同时给管饲食,创大多能很快愈。C.颈段食管异物穿孔已成局部脓肿者。D.有远端梗阻的穿孔,应给予解除梗阻的手术治疗。

②手术法:颈部食管穿孔如修补手术,可胸锁乳突前缘作斜,逐层解剖进入食管间隙,游离出食管,间断缝修补裂,冲洗切,并放置流。如流,则应肿胀及压痛的部位来决定,切前先作穿刺进一步判明脓肿之部位。如肿块及压痛在颈部两侧均较弥漫,可以右颈切流,因为食管右侧胸膜较远,其间隙较宽,流较好,而不易误伤胸膜。切脓肿吸尽脓液,如系异物穿孔,应将异物取出,可放置烟卷式流两或上用烟卷式,下用软皮管流。

(2)胸段食管穿孔:胸部食管穿孔的预后较差,病死率甚高,多数人张早期手术治疗。胸手术的的在于充分流胸腔渗液和食管漏出物,修补裂,防止纵隔及胸膜进一步污染。

①手术路径:胸途径据穿孔的部位来确定,下段食管穿孔,多破入左侧胸腔,应左侧胸;中段以上,多右侧胸。进胸后充分暴纵隔,将坏死及炎性组织清除。

②手术法:

A.初期缝修补:要适用于穿孔后24h 以者,但亦有不少超过24h 修补获得成功者。因而穿孔后的时间并不是衡量能否手术修补的惟一标准,而感染和食管壁炎性水肿的严重程度则是重要的决定因素。缝修补时可将创缘稍加修剪,用细丝线间断缝食管黏膜层和层,不能分层缝者可作全层缝,修补后可用胸膜、带蒂肋间瓣、心包瓣、下胸段食管破裂亦可用带蒂膈肌瓣及底覆盖加强。最近有人报告自发性食管破裂11 例,9 例均在24h后(最长者18 天)胸修补,采用带蒂网膜折叠为数层覆盖于裂及周围,11 例均获得成功。不带蒂的网膜亦可作为修复物来修复食管

B.缺损:食管穿孔时间较久,食管壁炎症,水肿明显,裂已不能直接缝,如穿孔在下胸段或段,可用膈肌瓣,底或空肠移植修补,无须将穿孔边缘对拢缝,而将补或移植覆盖在穿孔周围,并缝食管健康层上。如用带蒂空肠移植覆盖,可游离一段长约8cm 带管蒂的空肠,从结肠出,于肠系膜对侧切肠管,除去黏膜层,从食管穿孔处边缘的食管出间断缝线,将空肠移植盖在缺损上,缝线在空肠层移植结扎固定,再将移植边缘食管健康之层上。

C.食管置管术:对晚期胸食管穿孔,不能采用缝修补或补缺损者,于胸清除所有污染及坏死组织,通过食管穿孔在食管放置T 管,并由胸壁出,使食管容物外流,在穿孔附近及胸腔各放置流。T管放置3~4 周成瘘管后拔出,改为流(图6)。食管置管完后可减压,空肠饲食,一组10 例36~94h 的晚期食管穿孔,采用这种治疗法,8 例治愈,仅2 例死亡。

D.颈段食管外置(或造)并术:晚期食管穿孔,胸腔感染严重或病人情况差不能耐受胸手术者,可将颈段食管外置(或造),胸腔流,及在部作小切,将贲门结扎,同时行空肠饲食。这种手术法的的是阻止从口腔带入的感染和容物反流对胸腔的刺激,促使感染得到控制及瘘,但大多数病例需要二期手术重建食管

E.全胸段食管切除术:胸腔流及应用抗生素等治疗仍不能控制的严重纵隔感染和食管广泛损伤的病例,可全胸段食管切除。颈段食管外置,贲门予以缝,做空肠饲食,2~3 个月,病人全身情况好转后再食管重建,全胸段食管切除可剖胸或采用食管翻拔

F.原有食管疾病并发穿孔的处理:当食管穿孔远端有狭窄、贲门失弛症及裂孔疝等基础疾病,早期若病员情况允许,在穿孔缝修补后,可针对基础疾病进手术治疗。如贲门失弛症贲门层切,裂孔疝修复,狭窄切除作食管等。Fulton 等曾对狭窄处穿孔的病例采用腔置管(Celestin 管),防止唾液和容物污染纵隔而获得成功。如果上述措施不能施,有人采用颈段食管外置,使每天大约150ml 唾液不破裂之食管,有利于裂的愈。亦可对狭窄部扩张或食管置管,再食管穿孔修补。据有文献报道的4例食管穿孔病例,2 例因食管腐蚀伤食管镜检查,2 例为食管异物食管穿孔,均改良Mill 食管置管获得成功。这种法可减少唾液和容物污染纵隔,尚有支撑管腔和预防食管瘢痕狭窄的作用(图7)。

预后预防

预后

食管穿孔的预后与下列因素有

1.就诊时间 影响食管穿孔总病死率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延迟诊断(表2 所示)。穿孔发生24h 后接受外科治疗的患者的病死率是26%~64%。而24h 以接受外科治疗的患者的病死率是0%~30%。Nesbitt 和Sawyers 发现自1975 年以来,穿孔发生24h 后接受外科治疗的患者,其病死率由56%降到26%。这可能是由于使用了更为有效的抗生素、更好的养支持及围术期的护理。他们还注意到自1975 以来,穿孔发生24h 以获得诊治的患者,其病死率与以前相比没有明显下降(二者分是11.4%和13%)。

2.穿孔部位 颈段食管穿孔的病死率是0%~14%,而胸段或食管穿孔的病死率高达13%~59%。这是因为颈段食管穿孔时,污染物可被颈部组织包裹、没有容物的反流,而且多数颈部穿孔为器械性穿孔,可以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3.穿孔的病因 导致食管穿孔的病因对预后亦有影响,医源性和器械性穿孔的病死率是5%~26%。自发性穿孔的病死率最高,为22%~63%。Sabanathan 等报道了5 例Boerhaave 综征的患者,彻底清创、纵隔冲洗及带蒂网膜的加强一期缝治疗,无1 例死亡。他们将这一意外的结果归功于及时的复苏和用运良好的组织瓣对食管的加强修补。这强调了供对污染胸腔的重要性。据Michel 等的报道,食管的原发疾病使食管穿孔的病死率增加了6 倍。食管癌患者的食管穿孔的病死率比有良性食管疾病或无食管疾病的要高。近5 年来一些作者在治疗食管穿孔面的验(表3)。除了6 个报道外,其他所有的报道都用了多种治疗法。有些患者因不能手术而接受了科治疗,使非手术治疗总的病死率受到了影响。当病人首选的是科治疗时,其病死率为0%~33%。在这些报告中,采用旷置二期手术的法病死率较高,这可能是使用该技术的验不足。此外,也与该法多用于有广泛食管挫伤和穿孔超过24h的患者有。有作者报告了应用该法的最好结果是同时使用一期或加强一期。报道中近5 年来的食管穿孔的总病死率是24%(表3),与1980~1990年文献所报道的病死率(22%)相比并没有很大的变化。

预防

没有相容描述。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食管腐蚀性灼伤

下一篇 肉穗花序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