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芥
中药材
【药名】沙芥
【别名】沙萝卜、 沙白 菜、沙芥菜、山萝沙卜。
【汉语拼音】sha jie
【英文名】Herb of Cornuted Pugionium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1.Pugionium cornutum(L.)Gaertn.
2.Pugionium dolabratum Maxim.
【归经】心;肺;胃经
【功效】行气;止痛;消食;解毒
【科属分类】 十字花科
【主治】 胸胁胀满; 消化不良; 食物中毒
【生态环境】
1.系 沙漠植物,生于草原地区的沙地或半固定与流动的沙丘上。
2.生长在荒漠和半荒漠地区。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阴干。或放入开水内微烫后,晒干。
【资源分布】
1.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等地。
2.分布于 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等地。
【动植物形态】
l.沙芥 一年生或二年生高大草本,植株高0.5-2m。根肉质,圆柱形,粗壮。茎直立,多分枝,光滑无毛,微具纵棱。叶肉质,基生
叶莲座状,具长柄;叶片羽状全裂,长10-25。,宽3-4.5cm,有 裂片3-6对;茎生叶羽状全裂,但较小,裂片少,常呈条状披外形,茎上部叶条状披针形或披针状线形,长2-3cm,宽2-3mm。 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多数,在茎的上端组成圆锥状; 萼片4,外侧2枚呈倒披针形,内侧2枚则呈长椭圆形。花瓣4,黄色,条形或披针状条形,长约15mm,先端渐尖;雄蕊6,一个长雄蕊与邻近的一个短雄蕊合生达顶端,其他雄蕊离生; 雌蕊1,无花往,柱头具长乳头状突起。短 角果,革质,横卵形,长约1.5cm,采瓣表面具突起网纹,两侧各具1枚披针形翅,对称,长4-5cm,宽3-5mm,上举起成 钝角,有4个或更多的角状刺。花期6-7月,果期8-9月。
2. 斧翅沙芥 一年牛草本,高60-100cm。全株无毛。茎直立,多数缠结成球形,直径50-100cm。茎下部叶二回羽状全裂至深裂,长7
-12cm,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15cm,先端急尖;茎中部叶一回羽状全裂,长5-12cm,裂片5-7窄线形,长l-4cm,宽l-3mm,边缘稍内卷,下部叶及中部叶在花期枯萎;茎上部叶丝状线形,长3-5cm,宽约1mm,全缘,稍内卷,无柄。总状花序顶生,有时成 圆锥花序;萼片4,长圆形或倒披针形,长5-6mm;
花瓣 浅紫色,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2-15mm,上部内弯,雄蕊6;雌蕊1,与沙芥相同。短角果近扁椭圆形,连翅长3-5cm,宽
4-8mm,两侧的翅长l-2cm,宽6-10mm,两侧翅大小不等,先端会数个不整齐圆齿或尖齿,心室两面有齿状突起,并有数个长短不等的刺。花、果期6-8月。
【性味】辛;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g,鲜品60g;研末,3-5g。
【出处】《 中华本草》
![]() | ![]() |
植物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