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生扁蕾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3.5-40厘米。茎单生,直立或斜升,近圆形,在基部分枝或不分枝。基生叶3-5对,匙形,长0.4-3厘米,宽2-9毫米,先端圆形,边缘具乳突,微粗糙,基部狭缩成柄,叶脉1-3条,不甚明显,叶柄扁平,长达6毫米;茎生叶1-4对,无柄,矩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0.5-5.5厘米,宽2-14毫米,先端钝,边缘具乳突,微粗糙,基部钝,离生。花单生茎及分枝顶端;花梗直立,长1.5-20厘米,果期略伸长;花萼筒形,长为花冠之半,长1-3.5厘米,裂片近等长,外对狭三角形,长5-12毫米,内对卵形,长4-10毫米,全部裂片先端急尖,有白色膜质边缘,背面中脉明显,并向萼筒下延成翅;花冠蓝色,或下部黄白色,上部蓝色,宽筒形,长1.6-6.5厘米,裂片宽矩圆形,长1.2-1.7厘米,先端圆形,有微齿,下部两侧边缘有细条裂齿;腺体近球形,下垂;花丝线形,长1-1.5厘米,花药黄色,矩圆形,长2-3毫米;子房具柄,线状椭圆形,长2-3.5厘米,花柱长3-4毫米。蒴果具长柄,椭圆形,与花冠等长或超出;种子黑褐色,矩圆形至近圆形,直径0.8-1毫米。花果期7-10月。
采收和储藏
产地生境
化学成份
鉴别
(1)本品粉末浅黄绿色。纤维甚多,成束,散在,常破碎,直径5~15μm,壁厚。皮下细胞浅黄色,细胞多边形或延长,壁厚,具孔沟。内皮层细胞大,表面观呈类长方形,壁稍弯曲,每个大细胞有5~10条横向壁将细胞分隔成6~11个小腔,小腔扁方形,有的小腔又有纵向壁分成二。导管具螺纹、梯纹和网纹,以螺纹导管为主,直径7~18μm。木栓细胞棕黄色,多边形。
(2)取本品粗粉2g,加乙醇20ml,置水浴上回流15分钟,滤过,取滤液2ml,加镁粉少许,盐酸数滴,水浴中加热2分钟,溶液显橙色。
药理与药效
药理
湿生扁蕾的水提取物、氯仿提取物及湿生扁蕾冲剂于0.012g/ml,0.00025g/ml,及0.02g/ml浓度可抑制家兔十二指肠的自发收缩,并可拮抗乙酰胆碱、氯化钡及组胺所致肠肌强直性收缩;分别于30g/kg和4g/kg或者冲剂30g/kg灌服对蓖麻油所致大鼠腹泻有明显的止泻作用。水提取物200g/kg灌服未引起小鼠死亡,冲剂100g/kg一连续灌服3天对小鼠无明显毒性,水提取液5g/kg灌服7天对家兔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及非蛋白氮也均无明显影响。
药效
【功能与主治】:清瘟热,利胆,止泻。用于黄疸型肝炎,肝胆病引起的发烧,感冒,小儿腹泻。
【用法与用量】:鲜品用30g,干品9~15g。内服:煎汤,5-10g,大剂量可用至30g;或者熬膏。
【临床与应用】: 扁蕾冲剂湿生扁蕾2000g,糊精适量,糖粉适量。取湿生扁蕾煎煮2次,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加入适量糊精及糖粉,混匀,制颗粒,干燥,整粒,分装,每瓶12g,即得。本品为褐色或者深褐色颗粒;味甜而微苦。每10g冲剂中氯仿浸出物重量不得低于76mg。功能清热燥湿,用于小儿腹泻。口服,每次0.2-0.3g/kg,每日3-4次,开水冲服。[青海省药品标准1986年;中成药研究1984,:40;中草药1990,11:258]
【参考文献】:《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