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珊瑚冬青

珊瑚冬青为冬青科常绿灌木乔木植物,高3~10米;小,细瘦,具纵棱,淡褐色,无毛或被微柔毛,三年生具小的皮孔及稍突起的狭三角叶痕顶芽小,卵形,无毛或被微柔毛。果近球,成熟时紫红色。分布于湖北和西南等地。植物可供药用,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洗净泥土,晒干。治劳伤疼痛,烫伤。常绿灌木乔木生于1~3年生上,叶片革质,卵形,卵状或卵状披针,长4~10(~13......
目录

形态特征

植物-珊瑚冬青(图1)常绿灌木乔木生于1~3年生上,叶片革质,卵形,卵状或卵状披针,长4~10(~13)厘米,宽1.55~3(~5)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或钝,边缘波状,具齿状锯齿,稀齿尖刺状,深绿色,淡绿色,两面无毛,或面沿疏被微柔毛,面凹陷,面隆起,侧脉每边7~10条,在两面均凸起,网状在两面明显;叶柄长4~10毫米,紫红色,上面具浅槽,无毛或被微柔毛,下面具横皱纹。花序簇生于二年生,总花梗几无,苞片卵状三角,具缘毛;黄绿色,4基数。雄花;单个聚伞花序具1~3,总花梗长约1毫米,花梗长约2毫米,其基部具2枚卵形,具缘毛的苞片花萼盘状,直径约2毫米,4深裂,裂卵状三角,具缘毛;花冠直径6~7毫米,花瓣,长约3毫米,宽约1.5毫米,基部合生雄蕊花瓣等长,花药,长约1毫米;退化子房近球,微4裂。雌花:单簇生于二年生,几无总梗,花梗长1~2毫米,基部具2枚卵状三角苞片萼裂,具缘毛;花瓣分离,卵形,长约2毫米,宽约1.2毫米;不育雄蕊长约为花瓣的2/3,败育花药箭头;子房卵球,长约1.5毫米,直径约1毫米,端近截形柱头薄盘状。果近球,直径3~4毫米,宿存柱头薄盘状,4裂;宿存花萼平展。分核4,椭三棱,长2~2.5毫米,部宽约1.5毫米,面具不明显的掌状纵棱及浅沟,侧面具皱纹。期4~5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400~)750~2400(~3000)米的山坡灌丛或杂木林中。

分布范围

珊瑚冬青产于甘肃南部(文县)、

湖北(恩施、宜恩、来凤、咸丰、鹤峰、利川、建始、巴东、宜昌、兴山、五峰)、

湖南(黔阳、宁远)、

四川(丰都、南川、武隆、彭水、秀山、通江、巴中、安岳、大足、资中、威远、宜宾、筠连、屏山、灌县、彭山、洪雅、峨眉、峨边、乐山、沐川、崇庆、喜德、冕宁、会东、西昌、雅安、稻城、石棉、布拖、昭化、平武、金阳、康定)、

重庆市、贵州(桐梓、贵阳、安顺、清镇、印江、江、安龙)和云南(维西、中甸、兰坪、丽江、漾濞、鹤庆、禄劝、武定、禄丰、安宁、昆明、澄江、富源、石屏、蒙自)。

主要价值

珊瑚冬青】野白红果冬青

【来源】冬青科珊瑚冬青Ilex corallina Franch.,以入药。

【生境分布】江西、湖北、四川贵州

性味】甘,凉。

【功能治】清热解毒,活止痛。伤,劳伤疼痛,黄癣。

【用法用量】研末调菜油搽患处或适量服。

【摘录】《全国草药汇编》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集,晒干。

【药材性状】 本品为皱团状,或有时破碎,绿色灰绿色;平展的完整叶片卵形、卵状或卵状披针,长5~13cm,宽1.5~5cm,端渐尖,基部楔形或近,边缘具波状齿齿尖刺状,上面绿色,稍具光泽,灰绿色,两面无毛,中脉面凹陷,面隆起,侧脉7~10对,两面明显。叶柄紫红色或棕褐色,长4~10mm,上面具纵沟,下面具皱纹。无,味甜。以叶片完整,色绿者为佳。

性味与功用】 甘,凉。清热解毒,活止痛。用于劳伤疼痛,小儿头疼;外用治伤,黄癣。常用量9~15g,服;外用适量研末调菜油搽患处。

【附注】 珊瑚冬青的也入药,功效同云南部分地区用其中毒腹痛

珊瑚冬青【功用】: 清热解毒,活止痛。用于劳伤疼痛,小儿头疼;外用治伤,黄癣。常用量9~15g,服;外用适量研末调菜油搽患处。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