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阑尾炎

阑尾炎 阑尾炎(Appendicitis)是指阑尾由于多种因素而成的炎性改变,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以下所提及容多涉及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是一种最常见外科疾病,其预后取决于是否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典型临床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伴发热恶心呕吐,右下有固定压痛点。早期诊治,病人多可短期康复,死亡率为0.1%一0.2%;如果延误诊断和治疗可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急性阑尾......
目录

流行病学

阑尾炎急性阑尾炎可在各个年龄人群中发病,但以20-30岁青壮年发病率最高,约占40%;男性多于女性,比例约为3:2。

解剖结构

婴儿的阑尾,其基地部较宽,呈漏斗状,好似盲肠尖端的延续。成年后,随着盲肠不对称的生长盲肠右前壁增大较快,阑尾就被移向左后。90%以上的阑尾起自于盲肠侧壁、三条结肠带的汇集处。因此,沿盲肠前面的结肠带向下端追踪可找到阑尾部,其体表投影相当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

阑尾,称为麦克伯尼点(McBurney point),简称麦氏点。麦氏点是选择

阑尾手术的切标记点。由于阑尾系膜的游离缘短于阑尾,故阑尾均有不同程度的卷,外蚯蚓阑尾的长度差异较大,一般在6-8cm,短者仅为一痕迹,长者可达30cm.阑尾的外径为0.5-1,0cm。阑尾的先天性畸有三种:1)阑尾缺如,十分罕见;2)阑尾全部或部分重复或多阑尾;3)阑尾锁。后两者也不多见。阑尾部的位置取决于盲肠的位置,一般在右下部,但也有高达,低至盆腔,甚至越过中线至左下阑尾尖端指向有6种类型:回肠前位、盆位、盲肠后位、盲肠下位、盲肠外侧位、回肠后位。阑尾神经由交感神经腔丛和脏小神经掺入,由于其传入的脊髓段在第10胸、第11胸,所以当急性阑尾炎发病始时,常表现为脐周的牵涉痛,属于脏性疼痛。

相关病因

阑尾炎1.阑尾管腔阻塞: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阑尾管壁中的淋巴滤明显增生及官腔中的粪石或结石阑尾管腔

阻塞的两大常见原因,分多见于年轻人及成年人。异物、炎性狭窄、食物残渣、蛔虫、肿等则是较少见的原因。阑尾管腔细长,狭小、不同程度的卷,都是造成阑尾管易于阻塞的因素。阑尾管腔阻塞后,阑尾仍继续分泌粘液,腔压力上升,运发生障碍,使阑尾炎症加剧。

2.细菌入侵:阑尾结肠相通,腔本已有很多微生物,远端又是盲端,所以发生梗阻时,存留在远端死腔的细菌很容易繁殖,分泌内毒素和外毒素,损伤粘膜上皮并使粘膜溃疡,细菌穿过溃疡进入阑尾层,阑尾壁间质压力升高,妨碍动脉流,造成阑尾,最终造成梗死和坏

病理分型

阑尾炎据临床过程和病理改变,分为四种病理类型: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病变多只局限于粘膜和粘膜下层。阑尾外观轻度肿胀,浆膜充并失去正常光泽,表面有少量纤维素性渗出物。光镜下,阑尾各层均有水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粘膜表面有小溃疡和出点。本型属于轻型阑尾炎或病变早期,临床症状和体征较轻。

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病变已累及阑尾壁的全层。阑尾明显肿胀,浆膜高度充,表面覆以脓性渗出物。阑尾周围ude有稀薄脓液,成局限性腹膜炎。光镜下,阑尾粘膜的溃疡面加大并深达层和浆膜层,管腔各层有小脓肿成,腔亦有积脓,亦称急性蜂窝织炎阑尾炎。常由单纯性阑尾炎发展而来,临床症状和体征较重。

3.坏性及穿孔性阑尾炎:阑尾管壁坏死或部分坏死,呈暗紫色或黑色阑尾积脓,压力升高,阑尾环障碍。穿孔部位多在阑尾部或近端的系膜缘对侧。如果明尾穿孔的过程较快,穿孔的未被包裹,阑尾的积脓可自由进入腔,可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本型属于重型阑尾炎,在儿童和老年人多见。

4.阑尾周围脓肿急性阑尾炎化脓坏或穿孔时,如果过程进展较慢,穿孔的阑尾将被网膜和邻近的肠管包裹,则成炎性肿块或阑尾周围脓肿。由于阑尾位置多变,其脓肿位置可能在盆腔、下或隔下。

急性阑尾炎的转归着以下几种:①炎症消退,单纯性阑尾及时药物治疗后炎症消退。大部分将转为慢性阑尾炎,易复发。②炎症局限,化脓、坏或穿孔性阑尾网膜和邻近的肠管粘连包裹,炎症局限,阑尾周围脓肿大量抗生素或中药治疗多数可以吸收,但过程缓慢。③炎症扩阑尾炎症重、发展快,未予及时手术切除,又未能被网膜包裹局限,炎症扩,可发展为盆腔或髂窝脓肿、弥漫性腹膜炎、化脓性门炎、感染性休克等,需急诊手术治疗。

临床表现

阑尾炎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时与其他症非常相似,而有些疾病也酷似阑尾炎。但相比之下,症状和体征的进展特征是其最要的特点。

1.症状

(1)转移性右下腹痛:典型的腹痛发作始于上部,逐渐移向脐部,最后转移并局限在右下。其要特征如下:疼痛一旦移至右下,初始腹痛部位(上及脐部)的疼痛消失,也就

是说腹痛不是扩而是转移。因此称其为“转移性右下腹痛”。转移性右下腹痛的过程长短取决于病变发展的程度和阑尾位置,快则约2小时,慢则需要1天或更长时间70%~80%的病人具有这种典型的转移性腹痛,也有部分病例发病始即出现右下腹痛腹痛一般呈持续性,病初可能很轻微,容易被病人所忽视。不同类型的阑尾炎其腹痛也有差异,如单纯性阑尾炎表现为轻度隐痛;化脓性阑尾炎呈阵发性胀痛和剧痛;坏阑尾炎呈持续性剧烈腹痛;穿孔性阑尾炎因阑尾腔压力骤减,腹痛可暂时减轻,但出现腹膜炎后,腹痛又会持续加剧。

不同位置阑尾的炎症,其腹痛部位也有区,如盲肠后位阑尾,疼痛在侧部;盆位阑尾腹痛在耻上区;下区阑尾,可右上腹痛;左下阑尾,呈左下腹痛,应予以注意。

(2)肠道症状:发病早期可能有厌食恶心呕吐等,但程度较轻。一般在腹痛始后数小时呕吐一次,不会频繁出现。有的病例可能发生腹泻。盆位阑尾炎,炎症刺激直肠膀胱起排便、里急后重症状。弥漫性腹膜炎时可致麻痹肠梗阻,表现为腹胀、排排便减少。

(3)全身症状:早期乏力。炎症重时出现中毒症状率增快,体温升高可达38℃左右。阑尾穿孔时体温更高,达39℃或40℃。但体温升高不会发生于腹痛之前。如发生门炎时可出现寒战、高热和轻度黄疸

2.体征

(1)右下固定性压痛: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体征。常见的压痛部位有麦氏点、Lanz点(左右骼前上棘连线的右、中1/3交点上),或Morris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和外缘交会点)。但对某一个病人来说,压痛点始终固定在一个位置上。发病早期腹痛尚未转移至右下时,右下便可出现固定压。痛。压痛的程度取买于病变的程度,也受病人的壁厚度、阑尾位置的深浅、对疼痛耐受能力的影响。老年人对压痛的反应较轻。当炎症加重,阑尾穿孔时,压痛的程度加重,范围随之扩大甚至波及全。但此时仍以阑尾所在位置压痛最明显。可用叩诊来检查疼痛点,更为准确。

(2)腹膜刺激征:有反跳痛(Blumberg sign)、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是壁腹膜受炎症刺激出现的防卫性反应。一般而言,腹膜刺激征的程度、范围与阑尾炎症程度和平急性阑尾炎早期可无腹膜刺激征;右下出现腹膜刺激征提示阑尾炎症加重,可能有化脓、坏或穿孔等病理改变;腹膜刺激征范围扩大,说明有较多渗出或阑尾穿孔已导致弥漫性腹膜炎。但是,在小儿、老人、孕妇、肥胖者、虚弱者或盲肠后位阑尾炎病人,腹膜刺激征象可不明显。

(3)右下肿块:如查体发现右下饱满,可触及一压痛性胜块,固定,边界不清,应考虑阑尾炎性肿块或阑尾周围脓肿

(4)诊断性试验:①结肠试验(Rovsing sign):病人仰卧位,用右手压迫其左下,再用左 手挤压近侧结肠结肠体可传至盲肠阑尾起右疼痛者为阳性;②试验(psoas sign):病人左侧卧位,使右大腿后伸,起右疼痛者为阳性,说明位于阑尾有炎症改变;③试验(obturator sign):病人仰卧位,使右髋和右大腿各屈90°,然后被动向旋转,起右疼痛者为阳性,提示靠近阑尾发炎

(5)直肠指诊:炎症阑尾所在的向压痛,常在直肠的右前。当阑尾穿孔时直肠前壁广泛压痛。当阑尾周围脓肿时,可触及痛性肿块。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大多数病人白细胞计数可升高到(10~20)×10^9/L甚至以上,中性粒细胞比例常超过80%~90%,可发生核左移。也有部分病人白细胞无明显升高,多见于单纯性阑尾炎或老年病人。尿检查一般无阳性发现,如尿中出现少数红细胞,提示炎症可能累及输尿管膀胱淀粉酶及脂肪酶测定以除外急性腺炎;β-hCG测定以除外异位妊娠所致的腹痛

2.影像检查:①站立位部平可见盲肠回肠末端扩张、积或液平,右侧影模糊,有时也可以看到腔游离体出现,但量一般不会很多,偶可见钙化的粪石和异物影,可帮助诊断;②诊断特困难时可做CT检查,可以发现阑尾增粗及其周围的脂肪垂肿胀,见于90%左右的急性阑尾炎病人;③B超有时也可以发现肿大的阑尾脓肿,但可靠性低于CT。随着腔镜技术的成熟与普及,临床上应用腔镜(laparoscopy)或后穹隆镜(culdoscopy)检查诊断急性阑尾炎者在逐渐增多,确诊后可同时做阑尾切除术。

鉴别诊断

阑尾炎要依靠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转移性右下腹痛对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很大,加上固定性压痛,以及体温、白细胞计数升高的感染表现,临床诊断可以成立。如果再有局部的紧张,依据则更为充分。对于发病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者,无转移性右下腹痛的病人阑尾区的压痛是诊断的键,必要时可借助助检查帮助诊断。诊断时还应据以上情况对阑尾炎的严重程度作出判断。

急性阑尾炎应与下列疾病鉴诊断:

1.十二指肠溃疡穿:穿孔溢液可沿升结肠旁沟流至右下部,与急性阑尾炎的转移性右下腹痛很相似。病人有既往消化性溃疡病史及近期溃疡病加重的表现,查体时除右下压痛外,上部仍有疼痛和压痛,状强直和肠鸣音消失腹膜刺激症状也较明显。站立位部平下有游离体,可帮助鉴诊断。

2.妇产科疾病:在育龄妇女中,特要注意与妇产科疾病的鉴。宫外孕的腹痛从下始,常有急性失血症状和的体征,有停经史;体检时有宫颈痛、附件肿块,阴道后穹窿穿刺有性液体等。卵巢黄体囊肿破裂的临床表现与宫外孕相似,但病情较轻。卵巢囊肿扭转有明显腹痛部肿块。急性输卵管炎和急性盆腔炎,常有脓性白带和盆腔的双侧对称性压痛,阴道后穹窿穿刺可获得脓液,涂检查可见革兰阴性双球菌,盆腔B超可帮助鉴诊断。

3.右侧输尿管结石腹痛多在右下,但多呈绞痛,并向部及会阴部外生殖器放射。尿中查到多量红细胞。X线摄输尿管部位呈现结石阴影。B超检查可见肾盂积水、输尿管扩张和结石影。

4.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儿童急性闲尾炎常需与之鉴。患儿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部压痛部位偏侧,且不处固定,可随体位变更。

5.其他:右侧师炎、胸膜炎时可刺激第10、第11和第12肋间神经,出现反射性右下腹痛急性肠炎时,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较重。急性胆囊炎易与高位阑尾炎相混淆,但有明显绞痛、高热,甚至出现黄疸。此外,回盲部肿、结核和慢性炎性肠病、克尔憩室炎、伤寒穿孔等,亦须进临床鉴

上述疾病有其各自的特点,应仔细分析,予以鉴。如病人有持续右下腹痛,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时,应考虑急性阑尾炎的诊断。

疾病治疗

原则上一确诊,应尽早手术切除阑尾。因为早期手术既安全、简单,又可减少近期或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如发展到阑尾化脓、坏或穿孔时,手术操作困难且术后并发症显著增加。即使非手术治疗可使急性炎症消退,日后约有3/4的病人还会复发。非手术治疗仅适用于不同意手术的单纯性阑尾炎、接受手术治疗的前、后,或急性尾炎的诊断造未确定,以及发病已超过72小时或已成炎性肿块等有手术者。要措施包括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和补液治序等。应选用抑制厌氧菌及需氧菌的广谱抗生素,临床上以头孢类抗生素甲硝唑应用最多。

阑尾切除术可通过传统的腔镜完成。两者相比,尽管腔镜具有更易进腔冲洗、术后切并发症少,病人恢复快、出院早、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低等优势,但也存在费较大、需特殊设备、手术时间较长的弊端,所以总体临床评价两者没有明显优劣。然而,对于术前诊断不确定拟选择制探查者,以及体型大或肥胖者,相对于需要大切手术来说,选择腔镜更适。也可先应用腔镜进腔探查,排除其他疾病,明确阑尾炎后,将腔镜头放于阑尾上并解除,透过壁的腔镜灯光可以指术者用更小的壁切完成阑尾切除术,称之为腔镜助下阑尾切除术。手术中应尽量吸净或用湿纱布蘸净的渗出液。一般不宜冲洗,以防感染扩,除非弥漫性腹膜炎或局限性的脓腔。流较少应用,仅在局部有脓腔,或用尾残端包埋进不满意及处理困难时采用,其要不在于腹膜炎,而在于如果有肠瘘成,肠容物可从流管流出。一般在1周左右时拔除。

1.阑尾切除术的手术要点

(1)麻醉与体位:一般采用硬膜外麻醉,由可采用局部麻醉,小儿采用全身麻醉。仰卧位,可垫高右部,以利于术中显

(2)切选择:病人麻醉满意后,再次检查部,定位阑尾,觉得切位置。一般宜采用麦氏切,即脐孔到右侧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点上,做一与此垂直的切,长5-6cm。如压痛部位远离麦氏点,切则应选择在压痛最强点或触及肿块的部位,如诊断不明确或估计手术复杂,可选用右下,利于术中探查。

(3)阑尾:如阑尾就在切下,很容易找到。否则,先找到盲肠后,沿着结肠带向盲肠端追踪,即能找到阑尾。如仍未找到阑尾,应考虑可能为盲肠后位阑尾,用手指探查盲肠,或者剪盲肠外侧腹膜,将盲肠翻即可发现阑尾。如阑尾外观正常,应直视下探查盲肠(排除结肠癌)、至少60cm的回肠(排除克尔憩室炎),小肠系膜(排除肠系膜淋巴结炎)以及盆腔。

(4)处理阑尾系膜:用弯管钳夹住阑尾尖端的系膜并提起,使其充分显。如系膜不肥厚,可用管钳贴近阑尾部戳孔,带线一次集束结扎,包括其中的阑尾管,再剪断系膜;如阑尾系膜肥厚,应分几束上钳切断结扎或缝扎。阑尾系膜结扎要可靠。

(5)切断及处理阑尾部:在盲肠0.5cm处用直管钳将阑尾部轻轻压榨,用丝线或可吸收线于压榨处将阑尾结扎阑尾部1cm左右的盲肠壁上,用细丝线在浆层做一荷包缝,暂不打结。再于阑尾结扎线远侧0.5cm处切断阑尾,残端用碘酒涂擦后塞入荷包,收紧荷包缝线后打结,将阑尾残端完全包埋。

(6)特殊情况下阑尾切除术:1)阑尾尖端粘连固定,不能常规法切除阑尾,可先将阑尾结扎切断,残端处理后再分束切断系膜,最后切除整个阑尾,此为阑尾切除法;2)盲肠水肿阑尾残端不宜用荷包埋入缝时,宜用“8”或“U”,缝在结肠带上,将系膜一并结扎在缝线上;3)盲肠后位阑尾,应剪腹膜,将盲肠侧翻起,显阑尾后切除,并将侧腹膜

并发症状

1.急性阑尾炎的并发症

阑尾炎(1)脓肿:是阑尾炎未及时治疗的后果。在阑尾周围成的阑尾周围脓肿最常见,也可在腔其他部位脓肿,常见部位有盆腔、卞或肠间隙等处。临床表现有麻痹肠梗阻所致的腹胀症状、压痛性包块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等。B超和CT扫描可协助定位。一诊断即应在超声导下穿刺抽脓冲洗或置管流,或必要时手术切流。由于炎症粘连较重,切流时应小心防止副损伤,尤其注意肠管损伤。阑尾周围脓肿流后,如阑尾部及盲肠水肿不甚明显,可继续切除阑尾,似乎同样安全且能明显缩短病程。但如果脓肿巨大且进一步分离会发生危险时,仍以单纯流最为恰当。中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有较好效果,可选择应用。阑尾脓非手术法治愈后其复发率很高,因此应在治愈后3个月左右择期手术切除阑尾,比急诊手术效果好。

(2)瘘、外瘘成:阑尾周围脓肿如未及时流,少数病例脓肿可向小肠大肠穿破,亦可向膀胧、阴道壁穿破,成各种瘘或外瘘,此时脓液可瘘管排出。X线-钡检查或者外瘘置管造影可协助了解瘘管走,有助于选择相应的治疗法。

(3)门炎(pylephlebitis):少见,急性阑尾炎时阑尾中的感染性栓,可沿肠系膜上静至门静,导致门炎。临床表现为寒战、高热、肝大、剑突下压痛、轻度黄等。如病情加重会导致全身性感染,治疗延误可发展为细菌性脓肿阑尾切除并大抗生素治疗有效。

2.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

(1)出阑尾系膜的结扎线松起系膜管出。常在手术后发现,表现为腹痛腹胀休克症状键在于预防,应注意阑尾系膜结扎确切,系膜肥厚者应分束结扎结扎线系膜断端要有一定离,系膜结扎线及时剪除,不要再次牵拉以免松。一旦发生出表现,应立即输、补液,紧急再次手术止

(2)切感染: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多发生于化脓性阑尾炎、坏阑尾炎及并穿孔者。表现为术后3天左石切胀痛或跳痛、体温升高,局部红肿、压痛明显、甚至出现波动等。近年来,由于外科技术的提高和有效抗生素的应用,此并发症已较少见。术中加强切保护,切冲洗,彻底止,消灭死腔等措施可预防切感染。处理原则:可先试穿抽出脓液,或于波动处拆除缝线,排出脓液,敞流;如位置深在,不能只满足于皮下流;流的同时,伤的丝线头等异物必须剪除,定期换药。

(3)粘连性肠梗阻:也是阑尾切除术后的较常见远期并发症,多发生于阑尾穿孔并发腹膜炎者,与局部炎症重、手术损伤、术后卧床等多种原因有。早期手术,术后左侧卧位,早期离床活动可适当预防此并发症。一般表现为不完全性肠梗阻积极抗感染治疗及全身支持疗法,梗阻多可缓解。如不缓解,发展为完全性肠梗阻时,需手术治疗。

(4)阑尾残端炎:阑尾残端保留过长超过1 cm时,术后可发生残端炎,表现与阑尾炎相同的症状。应X线钡灌肠透视检查以明确诊断。也偶见术中未能切除病变阑尾,而将其遗留,术后炎症复发。症状较重时应再次手术切除阑尾残端。

(5)粪瘘:很少见。多发生于坏阑尾炎、阑尾部穿孔或盲肠病变严重者。产生术后粪瘘的原因有多种,阑尾残端单纯结扎,其结扎线落;盲肠原为结核、癌症等;盲肠组织水肿脆弱术中缝时裂伤。粪瘘发生时如已局限化,很少发生弥漫性腹膜炎。如远端肠道无梗阻,换药等非手术治疗后多可自,如过2~3个月仍不,则需手术治疗。

特殊类型

阑尾炎一般成年人急性阑尾炎诊断多无困难,早期治疗的效果非常好。如遇到要幼儿、老年人、妊娠妇女以及AIDS病人患急性阑尾炎时,诊断和治疗均较困难,应当格外重视。

1.新生儿急性阑尾炎:出生后新生儿阑尾是漏斗状,不易发生由淋巴滤增生或者粪石所致的阑尾管腔阻塞,因此,新生儿急性阑尾炎很少见。又由于新生儿不能提供病史,其早期临床表现如厌食恶心呕吐腹泻脱水等又无特征性,发热和白细胞升高均不明显,因此诊断易于延迟,穿孔率可高达50%~85%。诊断时应仔细检查右下压痛和腹胀等体征,并应早期手术治疗。

2.小儿急性阑尾炎:小儿网膜发育不全,不能起到足够的保护作用。患儿也不能清楚地提供病史。临床特点:1)病情发展较快且较重,最常见的诉是全疼痛,早期即出现高热、呕吐症状;2)右下体征不明易,不典型,但有局部压痛紧张,是诊断小儿阑尾炎的重要依据;3)穿孔发生早,穿孔率较高(15%~50%)。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需仔细、耐,取得患儿的信赖和配,再轻柔的查体,左、右下对比,仔细观察患儿对检查的反应,做出判断。治疗原则是早期手术,并配输液、纠正脱水、应用广谱抗生素等。

3.妊娠急性阑尾炎:较常见。妊娠中期子宫的增大较快,盲肠阑尾被增大的子宫推挤,向右上移位,你痛部位也随之升高。壁被抬高,炎症阑尾刺激不到壁腹膜,所以使压痛、紧张和反跳痛均不明显;网膜难以包裹炎症阑尾腹膜炎不易被局限而易在上部扩。这些因素给妊娠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增添了困难。B超检查可帮助诊断。炎症发展易导致流产早产,威胁母子生命安全。

治疗时,以阑尾切除术为生。手术是最快捷和安全的措施。妊娠后期的腔感染难以控制,更应早期手术。围术期应加用黄体酮。手术切的位置比非妊娠者偏高,操作要轻柔,以减少对子宫的刺激。尽量不用流。术后使用青霉素类广谱抗生素。加强术后护理。临床期的急性阑尾炎如并发阑尾

穿孔或全身感染症状严重时,可考虑剖宫产术,同时切除病变阑尾

4.老年人急性阑尾炎:随着社会老龄人增多,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患病人数也相应增多。老年人对疼痛感觉迟钝、薄弱、防御功能减退,所以诉不强烈、体征不典型、临床表现轻而病理改变却很重,体温和白细胞升高均不明显,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又由于老年人动脉硬化阑尾动脉也会发生改变,易导致阑尾坏死或穿孔。加之老年人常伴发心血管病、糖尿病、功能不全等,使病情更趋复杂、严重。早期手术的危险要比延迟手术的危险小很多。所以一旦诊断应及时手术,同时要注意处理伴发的科疾病。

5.AIDS/HIV感染病人的阑尾炎:其临床症状及体征与免疫功能正常者相似,但不典型。此类病人白细胞不高,常被延误诊断和治疗。B超或CT检查有助于诊断。阑尾切除术是其要的治疗法,强调早期诊断并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短期生存率,否则穿孔率较高。

注意事项

阑尾炎1.腹痛在没有明确诊断之前不可随便用止痛药。因为止痛后掩盖了病情,容易延误诊断而造成严重后果。

2.患急性阑尾炎后,如果家治疗无效应及时送医院。

3.前的医疗水平及技术条件,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即使保守治疗痊愈后也容易再次发作,所以急性阑尾炎在有条件的清况下,还是以手术治疗为

4.非手术治疗者,在用药时应彻底。在症状、体征消失后仍应用药1周,以巩固疗效,减少复发。

5.住院治疗应听从医生安排。陪护人员应配医护人员做好病人的工作。

6.阑尾炎病情及体征变化较大,有很多病人表现不典型。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最好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诊断、治疗。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光合作用

下一篇 郎-奥韦综合征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