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石腊竹

石腊竹藨寄生,为列当科肉质寄生草本植物柱状,不分枝植株高8-18厘米。粗壮,多数,在上螺旋状排列,基部的,上部为宽卵形或长,两面无毛。常3至数朵簇生于端。喜寄生于悬钩子属植物上。植物的全草可供药用,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梅毒等症。【拼音】Shí Là Zhú【】川蔗寄生【来源】药材基源:为列当科植物野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Ch......
目录

基本内容

【拼音】Shí Là Zhú

川蔗寄生

【来源】

药材基源:为列当科植物野菰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Christisonia hookeri Clarke [C.sinensis G. Beck;Gleadouia lepoensis Hu]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态】假野菰 全株高3-8(-12)cm。常数株簇生,近无毛。短,不分枝,长1-2cm。少,叶片卵形常2至数朵簇生于端;苞片卵形,长0.8-1cm,宽5-6mm;近无梗或具极短的梗;花萼筒状,干后近膜质或近革质,长1.5-3cm,先端常不整齐,5浅裂,极稀4浅裂,裂三角或披针对,不等大;花冠筒状,白色,稀浅紫色,长2-7cm,先端5裂,裂全缘雄蕊4,藏,丝着生于筒的近基部,长0.8-1cm,上的2枚雄蕊1室,发育,卵球,长3-4mm,下的1枚雄蕊1室发育,另一室退化成棍棒状附属物,附属物长4-6mm,基部具小尖头;子房1室,花柱长2.5-4cm,无毛,稀上部被稀疏的腺毛柱头大,盘状,直径4-6mm。果实卵形。种小,多数。期5-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2000m的竹林下或潮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地区。

【功能治】解毒;除湿治阴部疮。

【用法用量】服:汤,6-15g。外用:适量,水熏洗。

【摘录】《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