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石蕊

石蕊(Litmus)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状为蓝色粉末,能部分溶于水显紫色石蕊的变色范围是pH=4.5-8.3之间。是一种弱的有机酸,在酸碱溶液的不同作用下,发生共轭结构的改变而变色。性状为蓝紫色粉末,是从地衣植物中提取得到的蓝色色素,能部分溶于水而显紫色石蕊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变色范围是pH=4.5~8.3之间。石蕊(Litmus)是一种弱的有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3300,在酸碱......
目录

基本简介

性状为蓝紫色粉末,是从地衣植物中提取得到的蓝色色素,能部分溶于水而显紫色石蕊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变色范围是pH=4.5~8.3之间。

石蕊(Litmus)是一种弱的有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3300,在酸碱溶液的不同作用下,发生共轭结构的改变而变色。

也就是说,在溶液中,随着溶液酸碱性的变化,其分子结构发生改变而呈现出不同的色变化:

在酸性溶液里,分子是其存在的式,使溶液呈红色;(由于[H+]增大,平衡向左移)

在碱性溶液里,石蕊电离发生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产生的酸离子是其存在的式,故使溶液呈蓝色;(由于[OH-]增大,平衡右移)

在中性溶液里,分子和酸离子共存,因而溶液呈紫色,即不变色。([HZ]=[Z-])

遇酸 变红 PH≤4.5

弱酸、中性、弱碱 不变色 4.5<PH≤8.3

遇碱 变蓝 PH>8.3

一切使酸碱指示变色的现象都是化变化(化反应),比如二氧化碳水溶液(或碳酸)可以使石蕊溶液变红,这就是化变化。

【与酚酞的原理比较】

石蕊和酚酞都是酸碱指示,它们都是弱的有机酸。在溶液里,随着溶液酸碱性的变化,指示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而显示出不同的色。

石蕊(要成分用HL表示)在水溶液里能发生如下电离: HL红色 H+L-蓝色

在酸性溶液里,红色的分子是存在的式,溶液显红色;在碱性溶液里,上述电离平衡向右移动,蓝色的离子是存在的式,溶液显蓝色;在中性溶液里,红色的分子和蓝色的酸离子同时存在,所以溶液显紫色

石蕊能溶于水,也能溶于.

紫色石蕊试液和酚酞是溶液酸碱性的指示,其色是否变化,取决于溶液的pH大小。我们通常说的pH<7的溶液使紫色石蕊变红,使无色酚酞不变色,只是一种粗略说法。其实紫色石蕊试液和酚酞有一定的变色范围,参看图。

任何水溶液中都存在H+或OH-,pH的大小决取于溶液H+浓度和OH-浓度的系。

H+浓度=OH-浓度 pH=7 溶液呈中性

H+浓度>OH-浓度 pH<7溶液呈酸性

H+浓度<OH-浓度 pH>7溶液呈碱性

在酸溶液中,H+浓度>OH-浓度,故pH<7,但pH<7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某些盐溶于水后,使得溶液呈酸性,如KHSO4溶于水,会发生以下电离:

KHSO4=K++ H++ SO42-

在KHSO4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pH<7。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不使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可能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中性溶液或弱碱性溶液。

名字由来

石蕊地衣其实,石蕊(Litmus reagent)是从一种叫石蕊地衣的植物中提取出来的。石蕊地衣( litmus)生长在中高海拔向阳的石上,植株矮小,但能通过其分泌的地衣酸促进高山石的逐渐化、解体,对土壤成有重要的作用。

试液配制

(1)先用热溶解去除杂质,把倾去。

石蕊试纸

(2)加水溶解石蕊,搅拌、静置、过滤。

(3)滤液稀释至1%即得石蕊试液。

生态学

对水稍微有危害,不要让未稀释或大量的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者污水系统,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稳定性

如果遵照规格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未有已知危险反应,避免氧化物。

植物学

石蕊(shirui)隶属于石蕊科中的石蕊属 (Cladonia),种类多。

石蕊地衣体壳状至鳞片状,并从地衣体上长出空的果柄,不分枝或具多分枝。子囊盘生果柄端,子囊盘网衣型,子囊孢子单胞型,无色,。土生或生于腐木或表土上。广布于全国各地。

石蕊在医药和化面,有重要价值。有些种类可提取抗菌素,如石蕊、软石蕊、红头石蕊、粉杆红石蕊、粉杯红石蕊等;有些种类可提取石蕊,如石蕊鳞片石蕊、杯腋石蕊、喇叭石蕊等。

故事

波义耳石蕊作为化指示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是英国家、物理家波义( Robert Boyle, 1627 -1691)首先发现并始推广使用的。如何能简便地测出溶液的酸碱性,曾使波义及其他科家大伤筋、束手无策。但有一天,问题在波义面前出现了转机。这一天,波义把刚采来的一束美丽的紫罗兰插在实验室的瓶里,始做实验。可是他一不小心把几滴盐酸滴到了紫罗兰的朵上。爱的波义赶忙用清水去冲洗,就在此时,波义看到紫罗兰花竟变成了红色! 紫罗兰为什么会变红? 波义感到很新奇,同时更感兴奋,他决究底、搞个水落石出。波义尔又用HNO3(硝酸)、H2SO4(硫酸)、CH3COOH(酸)做实验,结果完全相同———花瓣全变成了红色过反复实验,波义认定紫罗兰花的浸出液,可用于检验溶液是否呈酸性。

紫罗兰初战告捷,但波义并不满足,他试图再找出用来检验碱性的物质。他把能找到的卉、药草、树皮块茎块根、苔藓、地衣等制成浸出液,逐一试验它们在碱性溶液中的变色反应。终于发现:碱性溶液能使从石蕊地衣中提取出的紫色液体变蓝。即便如此,波义仍未就此止步,他想:能不能用一种试既能测酸性又能测碱性呢? 他试着把石蕊浸出液滴入盐酸溶液中,结果出现了与用紫罗兰检验酸性一样的现象———石蕊浸出液也变成了红色!问题彻底解决了。石蕊遇碱变蓝,逢酸变红,这正是波义苦苦找的双向指示! 从此,石蕊广泛应用于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波义这项重大发明是在1646年作出的,如今仍在普遍采用。所以,我们能十分容易地检测出溶液的酸碱性,这应该感谢伟大的波义!

中药材

【药石蕊

】石濡、石芥、云、蒙石蕊、石云、云芝、蒙山、蒙阴、酶苔、石、刀伤药

【汉语拼音】shi rui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Cladonia rangiferina(L.)Web.[Lichenrangiferinus L.;Cladina rangiferina Nyl. ]

归经肝经

【中药化成分】地衣状体含黑荼素(atranorin),反丁烯二酸原岛衣酸酯(fumarprotocetraric acid).

【功效】清热,润燥,凉化痰,利湿。全草入药,祛镇痛,凉血

【科属分类】石蕊

【拉丁文】Lichen Cladoniae Rangiferinae

治】烦热不安,燥痰结,障,热淋黄疸

【生态环境】多生于石表面的细土层上,且多在高山带。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采后去杂质,洗净,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蒙古、陕西福建台湾、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动植物态】初生地衣体早期即消失。果柄子(子器柄)轴明显,为不等长我多叉假轴型分枝腋间有近小穿孔,端呈荼褐色,常向同一向倾斜或下垂;分枝柱,粗壮,中空,高3-12cm或过之,粗1-3mm,表面呈灰色深灰绿色生长在光照强处,常变成污黑色,无光泽。果柄无皮层;外层粗糙,其间分子囊盘呈褐色,小型,生于果柄上。分生孢子器呈黑褐色,卵,含无色粘液,生于果柄小端。

【功效分类】清热药;润燥药;凉药;化痰药;利湿

【用法用量】服:沸水泡,9-15g

【出处】《中华本草》

另外-------大部分都有毒,请勿靠近婴儿!

古今应用

1.清热化痰,用于肺热咽喉,可配麦冬黄芩服。

2.凉,用于肝热昏障,可与木贼薄荷同用。

3.凉血止皿,用于咳吐血。可单用本品水。研末外又治刀伤。

此外,本品尚有祛止痛、除湿之功,治头痛湿痛,可单味应用;治脾热疮,配黄连同用;治小便淋,配车前子、木通服。

贮存方法

保持贮藏器密封、储存在阴凉、干的地,确保工作间有良好的通或排装置。

安全术语

S24/25Avoid contact with skin and eyes.

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其他用途

可供药用,有抗菌作用,用于制造杀菌,其含有的多糖有抗癌作用;还可供食用,并用于制取地衣淀粉、蔗糖、,也可用来提取葡萄糖;以及制成动物饲料;并可用于提取染料———红靛

另外,石蕊地衣对空中的SO2等污染物十分敏感。据科家测定:当1m3空中SO2的含量达到0.23mg时,石蕊地衣等植物在一个月就全部死亡。因此,在城市和某些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一特性,把石蕊地衣植物当作检测空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微小病变型肾病

下一篇 石蔓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