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石蟹

蟹化石 石蟹,中药,为古生代肢动物门弓蟹科大眼蟹属动物及其近缘动物的化石,蟹化石、大石蟹、灵石蟹、石螃蟹。质地坚硬,敲之声响似瓷碰击。具有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明之功效。用于湿热淋浊,带下,喉痹肿,漆疮青盲目赤膜遮睛。分布于台湾四川广东。出处:石蟹始载于《 日华子》。1.《 宝本草》曰:石蟹生南海。又云是常蟹尔,年月深久,水沫相着,因化成石,每遇海潮即飘出。又一般入洞年......
目录

简介

出处:石蟹始载于《 日华子》。

1.《 宝本草》曰:石蟹生南海。又云是常蟹尔,年月深久,水沫相着,因化成石,每遇海潮即飘出。又一般入洞年深者亦然。2.《本草图》曰:今岭南近海州郡皆有 之。体质石也,而都与蟹相似。以上本草之记载,清楚地指出石蟹即古代 蟹类动物的 化石,与现今药用石蟹相符。 拼音:ShíXiè。

生境分布:台湾四川广东

性味:咸,

①《 日华子本草》:凉。

②《 宝本草》:咸,无毒

③《药解》:味苦咸,性

归经:入

①《药解》:入手少阴少阳

②《得配本草》:入足厥阴

用法用量:服:用水磨汁,6-9g;或入。外用:适量,研细点眼;或以磨涂。

注意:体虚无热者及孕妇慎用。《品汇要》:妊娠不可服。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性状

似蟹,但多残缺不全,通常为扁,或留有脚数只而呈不规则。长3~5厘米,宽3~13厘米,厚约1.8厘米。面土棕色至深棕色,光滑或有点状小突起,有时尚留有蟹上之纹理,凹陷处多留有 泥土。 面色较淡,表面多巳破坏,或留有状的脚,凹陷处及脚断

处常填有泥土。质坚硬如石,不易碎,互击之,声如击瓷器。断面灰棕色,石质。微,味微咸。以体完整、色青、质坚者佳。

原形态

头胸甲隆起,表面密布绒毛,前侧齿基部附近的头胸甲表面具颗粒;头胸甲后部有长短不等的颗粒隆具6齿,居中4齿大小相近,前缘钝;前侧缘具6齿,第一齿末端平钝,第二至四齿大小相近,末端尖锐,末齿;后缘与后侧缘均具颗粒隆。螯脚粗壮,不等称 ,腕和掌表面具扁平颗粒;掌面具5棘,外侧面的颗粒排成纵列。 体色:头胸甲棕色布有红色斑驳,螯脚大致为鲜红色。

标本体长:雄性头胸甲长69.0毫米,甲宽103.0毫米。

炮制

1.石蟹: 《宝本草》:细研,水飞过。《本草衍义》:凡用,须去其泥并 粗石,止用蟹。现,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捣碎或碾成粉末。 2.石蟹:取净石蟹置适宜的容器,用武加热,至红透,取出放凉。

3.石蟹:取净石蟹,置适宜的容器,用武加热,至红透后

趁热投入米,取出晾干,捣碎或碾成粉末。每石蟹100kg,用20kg。 饮性状:石蟹为不规则的碎块状或粉末。灰白色或土棕色,光滑而有点状小突起,或偶见 蟹壳样纹理,质坚硬如石。断面灰棕色微,味微咸。石蟹石蟹,质松。石蟹为不规则细粒或粗粉,瓦灰色或灰棕色,质松。贮干容器,置干处,防尘。

炮制法:一、净制 除去杂质,洗净(《规范》)。二、切制捣碎(《 规范》)。水飞,每取五蟹5000g,洗净,用明 至红透,趁热用1500g透,再以水飞法制成极细粉末,干(《四川》)。三、炮炙1.制取净石蟹置适宜的容器,用武加热,至红透,取出后放凉(《 规范》)。2.用上法至红透后趁热投入,取出晾干,捣碎。每五蟹100kg,用20kg(《 规范》)。

食用方法

做法一:

料:石蟹调料:葱、盐、白糖、白、干辣椒、姜、料花椒、鸡、食用油、将石蟹放在器皿中加入适量白,蟹醉后去,肠切成块;将葱、姜洗净,葱切成段,姜切成;坐锅点放油,油至三成热时,放入花椒、干辣椒出麻辣香味时,加入姜、葱段、蟹块,倒入料、白糖、盐翻均匀出锅即食。

做法二:

蟹化石图册特点:麻、香、鲜。材料:准备活 螃蟹1斤以上。葱,姜,蒜,老干妈辣一瓶,油,,糖,盐,花椒辣椒八角大料,香叶,料锅底料(带红油的那一种,不是调料,切记)和香菜末。准备好后可以始做了。

倒两油到锅中烧热(看石蟹的数量,多则多),先将 花椒辣椒放在

热油里爆,等出来 呛人眼睛和喉咙的味道时,加入四川,不要糊锅,有香味时加入葱,蒜和姜,继续一会,将活石蟹倒入锅中,上盖,晃锅,使油等调料浸入石蟹中,石蟹在挣扎的过程中也将大量的味道吸入自己的身体,将增加它的美味。等石蟹到红黄色时,向锅中倒入油,盐,糖和少许,稍做翻后,倒入温水,放香叶八角大料,料锅底料一小块。继续加热约15分钟即可。整个过程很简单,味道也不错,候和时间看自己的情况,喜欢鲜嫩些,就加快点奏。出锅的时候,放点香菜末,味道和色都会好些 做法三:

原料:石蟹、生粉、 西芹、葱短、干辣椒、干花椒、 老干妈、蒜、姜

做法:石蟹去壳剁块腌制(丛,姜,料胡椒);蒜瓣切厚待用蟹肉处排干粉。下入七八成热油中炸(反复三次左右,要求脆)另起锅煸花椒辣椒。(稍抄)下蟹,葱姜,西芹,蒜上辣椒变色后下老干妈继续。直到各种味道全部飘出撒上熟芝麻出锅装盘。特点:辣而不列。香味丰富。味道浑厚。回味悠长。肉壳同食,脆可养丰富。

蟹化石图册蟹化石图册

各家论述

1.《本草衍义》:石蟹,直是今之生蟹,更无异处,但有泥与粗石相着。凡用,须去其泥并粗石,止用蟹、磨他药,点中,须水飞

2.《纲》:顾玠《海槎录》云: 崖州 榆林港半里许,土极细腻,最,但蟹入则不能运动,时成石矣。人获之石蟹,置之几案,云能明也。

功能主治

,消肿解毒。治 目赤膜遮睛,喉痹肿,漆疮。 ①《日华子本草》:解一切药毒,催生落胎,疗运,消,治天热疾等。并熟水磨服。

②《 宝本草》:青盲淫肤及丁漆疮

③《本草图》:磨,肿,亦解金石毒。

④《本草蒙筌》:平扫疹,用

⑤《 药解》:清心泄热。

附方

①退,去肝热石蟹三两, 皮一两, 壳一两(麸), 牛藤三两(浸),防风一两, 破故纸半两(),甘草半两,木贼半两, 枸杞子半两, 甘菊半两, 生地黄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梧桐子大。每服二十,热汤送下。(《卫生家宝石蟹)②治喉痹 水浆不入:石蟹,冷水磨饮之,兼涂上。(《圣济总录》)

③治妊娠子淋,日夜频数涩痛:石蟹(碎)一枚, 乳香一分, 滑石一两半。上三味研细为。每服一 钱匕,汤调下。(《圣济总录》石蟹

鉴别

性状鉴:本品全似蟹,扁或近六边,极少数为梭,长3.5-8cm,宽3-6cm,厚1-2cm,灰色或浅灰棕色至浅棕褐色部稍隆起,有的较光滑,有光泽,有的留有蟹上的纹理,有的尚附着其他生物残壳;部多略低凹,表面有时已破坏;状足大多数残缺不全;全体凹陷处及足断处常填满泥。体较重,质坚硬;可砸碎,断面 蟹壳部分呈薄层状,灰棕色,中间似 石灰灰色,较粗糙。微,味淡。以体完整、色青灰、质坚者为佳。 显微鉴:透射偏光镜下:薄中为 解石晶粒。光性特征参见解石条。

:(1)取本品粉末约1g,滴加 稀盐酸5ml,即沸,发生二氧化碳;将此体通入 氢氧化钙试液中,即产生白色沉淀。(检查碳酸盐)(2)取上述反应后的液体,滴加氢氧化钠试液中和后,滤过,滤液加 草酸铵试液,即发生白色沉淀。(检查 钙盐)

石蟹的营养价值

头胸甲隆起,表面密布绒毛,前侧齿基部附近的头胸甲表面具颗粒;头胸甲后部有长短不等的颗粒隆;具6齿,居中4齿大小相近,前缘钝;前侧缘具6齿,第一齿末端平钝,第二至四齿大小相近,末端尖锐,末齿;后缘与后侧缘均具颗粒隆。螯脚粗壮,不等称石蟹,腕和掌表面具扁平颗粒;掌面具5棘,外侧面的颗粒排成纵列。 体色:头胸甲棕色布有红色斑驳,螯脚大致为鲜红色。

石蟹的食用效果

清热利湿 消肿解毒 去

石蟹的食用

体虚无热者及孕妇慎用。妊娠不可服。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坚果

下一篇 胞果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