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急进性肾炎为急性快速进展性小球肾炎(acute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APG)的简称。它起病急骤,可在数日、数周或数月功能急剧恶化,以少尿无尿)性急性功能衰竭为多见。 发病以青壮年男性为多,男女之比约为 2:1发病率,约占原发性小球疾病的3%~5%,是临床较为少见的疾病。急进性小球肾炎是临床以急性肾炎征、功能急剧恶化、早期出......
目录

症状体征

急进性小球肾炎是临床以急性肾炎征、功能急剧恶化、早期出现少尿急性肾衰竭为特征,病理呈新月体小球肾炎表现的一组疾病。

注意少尿无尿出现的时间、尿量,及有无肉眼血尿头痛恶心呕吐心悸气急咯血及其他出征象。体检:同急性肾炎,但尚应注意意识、贫血压和某些原发病的体征。

多为急骤起病,要表现为少尿无尿血尿(常为肉眼血尿且反复发作)、大量蛋白尿、红细胞管型伴或不伴水肿压,病程迅速进展,病情持续发作,致使功能进性损害,可在数周或数月发展至功能衰竭终末期。它可有三种转归:①在数周迅速发展为尿毒症,呈急性功能衰竭表现;②功能损害的进速度较慢,在几个月或1年发展为尿毒症;③少数病人治疗后病情稳定,甚至痊愈或残留不同程度功能损害。

疾病病因

急进性肾炎的有下列疾病。

(一)原发性小球疾病

1.原发性弥漫性新月体肾炎

(1)Ⅰ型:IgG线性沉积(抗小球基底膜抗体介导)。

(2)Ⅱ型:IgG颗粒样沉积(免疫复物介导)。

(3)Ⅲ型:少或无Ig的沉积(缺乏免疫反应)。

(4)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诱发(管炎)。

2.继发于其他原发性小球肾炎 膜增殖性小球肾炎(尤其Ⅱ型),膜性小球肾炎伴有附加抗基底膜型肾炎,IgA肾炎(少见)。

(二)伴发于感染性疾病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小球肾炎,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膜炎,脏化脓性病起的慢性血症小球肾炎

其他感染:分流性肾炎、乙型炎病毒肾炎、人类免疫缺乏病毒感染。

(三)伴多系统疾病 系统性红斑性痕疮,-肾炎征、过敏紫癜、弥管炎如坏死性肿、过敏管炎及其他类型,混冷球蛋白血症,类湿关节炎伴管炎、恶性肿复发性多软骨炎等。

(四)药物 青霉胺、肼苯哒嗪、嘌呤醇及利福平等。

发病机理

(一)光显微镜检查所见 传统看法是早期小囊有大量壁层和脏层上皮细胞增殖(以壁层上皮细胞为)。增殖的上皮细胞在囊腔重叠成层,成上皮细胞性新月体或呈环包绕整个小囊壁层,称环状体。有人认为在发病的几天就可有新月体成,增殖的上皮细胞之间可见纤维蛋白、多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红细胞等。这些病变可相当广泛,甚至累及80%左右的小球。在时间较长的病例,增殖的每层上皮细胞之间可见有新生的纤维出现,以后逐渐纤维性新月体。现已公认新月体成的数量和严重性与预后密切相。至于新月体成的原理尚不十分清楚,多认为是纤维蛋白通过有病变的小球毛细管壁渗出到小囊腔,刺激上皮细胞反应性增殖,但纤维蛋白能否起如此显著程度上皮细胞增殖尚属疑问,很可能还有其他未知的影响因素。巨噬细胞的作用已受到重视,巨噬细胞促进纤维蛋白原在小球沉积,巨噬细胞于球囊壁上增殖,并转化为上皮样细胞,成新月体。新月体可自消失。

在有新月体的小球毛细管丛可出现灶性坏死,继之毛细管萎缩塌陷,并与新月体粘连使囊腔阻塞,最后整个小球可发生玻璃样变或纤维化。此外,小球毛细管丛也可见到增殖性改变。

病理改变除小球突出病变外,间质可有细胞浸润、水肿纤维化等。间质病变程度也影响预后。

(二)免疫荧光检查所见 要可见免疫复物呈颗粒状沉积和抗基底膜抗体呈线状沉积两型。免疫荧光呈线状沉积者多为IgG阳性,其中约1/2~2/3病例可有C3沉积,出现其他免疫球蛋白甚少见。免疫复物型突出的免疫荧光改变,是在损害的小球毛细管袢部位出现C3、IgG和纤维蛋白(原),70%以上病例新月体纤维蛋白(原)存在,在新鲜的增殖新月体中均易见到,而在时间较久所谓旧的新月体中多缺如,新月体中从未出现各种免疫球蛋白。

(三)电镜检查所见 可见新鲜新月体上皮细胞高度肿胀,体积增至32μm。在早期增殖的球囊上皮细胞间有纤维蛋白束(条)和纤维蛋白样物质,后者多见于非常新鲜的新月体,特是抗基底膜病型起时;电镜下尚可见小球毛细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殖肿胀及管腔变窄等急性炎症性改变。一些病例在基底膜的皮细胞侧有纤维蛋白甚至少许电子致密物沉积,小球基底膜可有不规则增厚、变薄、断裂或钉状突起等,近系膜区基底膜可有明显增厚,免疫复物沉积部位可在基底膜皮细胞侧的基底膜中,上皮细胞侧基底膜也可出现驼峰样沉积。

鉴别诊断

(一)与前性或后性急性功能衰竭鉴此外,应注意前性因素加重急进性肾炎功能损害。

(二)与急性间质性肾炎急性小管坏死鉴诊断有困难时,需做活检明确诊断。

(三)重型链球菌感染后小球肾炎 本病多数为可逆性,少尿功能损害持续时间短,功能一般在病程4~8周后可望恢复,活检或动态病程观察可助两者鉴

(四)与溶血性尿毒症综征、急进性压等鉴 此外,军团病(legionnaire)起者急性功能衰竭是可以治愈的,由于它常伴有部病变,有报道误诊为-肾炎征的病例。

疾病诊断

多数病例据急性起病、病程迅速进展、少尿无尿、肉眼血尿伴大量蛋白尿和进功能损害等典型临床表现,以及结活检显示50%以上小球有新月体病理态改变,一般不难作出诊断,但要注意不典型病例。

明确本病诊断后,尚应区特发性抑或继发性,重视本病的基本病因诊断甚为重要,因为各种疾病急进性肾炎的预后不同,且治疗法和效果也异,多数作者认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小球肾炎起者预后较周身疾患起者为好。此外,同样是周身疾患起者,如能早期诊断,如紫癜小球肾炎起者预后可能较多动脉炎或-肾炎征为佳,但这几种疾患在诊断上常易混淆,应注意鉴

治疗措施

对本症群的治疗宜及早进,若新月体在70%以上,或酐浓度在5mg%以上者,虽积极抢救,但功能恢复机会不多,然常有个案报道严重病例透及积极治疗好转者。在此类病人中常有高浓度抗基底膜抗体或免疫复物,若不清除可继续作用于小球,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此外,免疫反应激发的凝,是刺激球囊上皮细胞增殖,成新月体的要条件。动物实验中早期使用肝素,可减少或防止新月体成,因此可采用下列措施。

1.使用大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以抑制炎症反应,减少抗体生成。用480~1000mg甲基强的松龙或500~1000mg琥珀氢化考的松静注射,连续4日,或间日注射4~6次;如无静注射,则服用大量强的松或地塞米松。我们采用琥珀氢化考的松100~200mg加于5%葡萄糖液20ml,静注射,隔1~2小时重复一次,每日总量为500~1000mg,连续3天;以后改服强的松40mg/d,早期病例伴有间质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者,短期大量使用激素效果可能较好。对新月体和间质已纤维化以及后期病例,采用透析疗法为宜。

2.应用抗凝低分子量肝素尿激酶、华福林(warfarin)配潘生丁等治疗。肝素治疗要早,持续用药时间要长,量适中,并严密观察倾向,每日50~75mg加在5%葡萄糖液250ml中静滴注较为安全;尿激酶用法为每日2次,每次2~4万单位,静注射,维持优球蛋白溶解时间在90~100分钟。只要无出发生,应长期连续全使用肝素,并配潘生丁滴注或服,两者可有协同作用。

3.透析疗法 由于本病病程为持续进展,预后甚差,非透析疗法无肯定疗效,出现终末期功能衰竭病例应采用腹膜透析或液透析,后两者较长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为安全;对年龄大、心血管功能差、有倾向者,以选用腹膜透析为宜;拟采用浆置换者可先做液透析。

4.浆置换法 以降低中抗体或免疫复物浓度。每天置换掉浆2~4L或每周3次,联应用类固醇激素、细胞毒药物治疗RPGN,尤其小球Ig线性沉积者近期效果显著。对非抗基底膜抗体介导的RPGN,浆置换联免疫抑制治疗也可获得疗效。这类病人可能存在着“顿挫型”的系统性坏死性管炎。由于缺乏糖皮质激素冲击加免疫抑制、和浆置换加醣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疗效的对比性前瞻性研究,因此浆置换的疗效还不能肯定。前由于浆置换技术已有改进,特制的浆滤器,且加用吸附浆中抗体的容器,大部分浆又可回输入病人体,可省大量的新鲜浆,又可降低丙型炎的发生率。

5.移植后RPGN病人有可能复发,但难以确定每一个病例究竟有多少复发的可能性。环中存在抗基底膜抗体的患者,在透治疗后观察3~6个月,然后再进移植。在移植前,先切除术能否降低复发并无定论。

6.抗ICAM-1和VCAM-1及它们的反受体LFA-1、Mac-1和VLA-4能抑制抗GBM抗体模型的蛋白尿小球中白细胞的浸润。

并发症

多见功能衰竭,压,功能不全,胸腔积液腹水贫血等。

疾病预后

预后差,病死率高,5年生存率约25%;但也有报道新月体可以消失,病变可减轻,功能可望恢复,故应积极诊治。预后与下列因素有:①基本病因;②新月体成程度;③增殖病变;④间质病变;⑤早期诊断;⑥并发症。

保健贴士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进低盐、低蛋白饮食,每日每公斤体重所给蛋白质量及水分可急性肾炎原则处理。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及防治高钾血症

2、皮质激素冲击疗法:甲基强的松龙,全疗程为一年左右。该法对Ⅱ、Ⅲ型患者疗效尚可。

3、四联疗法:即皮质激素环磷酰胺肝素潘生丁疗法。皮质激素用量及法同上;环磷酰胺每日150-200mg,静注,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总6-12g;肝素60-100mg,每日1次,静注、静滴或皮下注射;潘生丁200-300mg/日,分3次服。肝素潘生丁4周为一疗程,间歇7-10天可重复作用。总疗程3个月至半年,该法在临床上应用最多,其疗效尚难肯定。

4、纤溶疗法:尿激酶2-6万u/日,加于5%葡萄糖液 20ml,静注,或加于5%葡萄糖液250ml中静滴,10次为1疗程,间隔7天后,可下一疗程,共计3个疗程。

5、浆置换疗法:的在于清除环中抗原、抗体、免疫复物及炎症性介导物质,前多用浆交换装置,将浆与球分离,去除浆,每次2至4升,每日或隔日1次,然后补回等量健康人新鲜浆或4%人体白蛋白林格氏液。

6、抗氧化应用:因为氧自由基参与炎症损伤,前有应用SOD及大维生素E治疗本病而取得疗效。

7、一般治疗:卧床休息,进低盐、低蛋白饮食,每日每公斤体重所给蛋白质量及水分可急性肾炎原则处理。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及防治高钾血症

8、预后差,病死率高,5年生存率约25%;但也有报道新月体可以消失,病变可减轻,功能可望恢复,故应积极诊治。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雌花

下一篇 砂仁(植物)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