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算盘子叶

算盘子及含糖(100%),在体外有抑制志贺氏痢疾杆菌作用(平挖洞法),其有效浓度为1:1280,且有杀菌作用(试管法)。 水对其他痢疾杆菌(舒氏、弗氏、宋氏)和沙门氏菌(伤寒伤寒甲、猪霍乱肠炎杆菌)亦有一定抗菌作用,而含糖效果略低,仅对史氏和弗氏痢疾杆菌,伤寒伤寒甲杆菌有效。小灌木,高1–2米。小褐色,密被黄褐色短柔毛;直立,多分枝互生,长至长状披针......
目录

形态特征

灌木,高1–2米。小褐色,密被黄褐色短柔毛;直立,多分枝互生,长至长披针或倒卵状长,长3–5厘米,宽1.5–2.3厘米,先端稍急尖,基部楔形全缘,稍反卷,上面除中外无毛,下面密被毛短柔毛。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无花瓣,2–5朵簇生腋;萼片6,2轮,长面被柔毛;雄花雄蕊3枚,无退化子房;雌花子房被绒毛,通常5室,花柱合生成短筒状。蒴果被柔毛,扁球,有明显的纵沟。种子黄赤色。期6–9月。果期7–10月。

基本信息

算盘子 (《江西民间草药》)

【来源】为大戟植物 算盘子

【采集】夏、秋季采,切碎,晒干或鲜用。

性味:《广西中药志》:苦涩,凉;有小毒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治:治痢疾黄疸,淋浊,带下,感冒,咽喉肿痛,疖,漆疮,皮疹瘙痒。

①《广西中药志》:利湿,破,解漆毒、蛇毒。治漆疮,赤白痢疾,跌打损伤,蛇咬毒。

②《广东中药》Ⅱ:消滞,化湿,清热,舒筋活。治痢疾,感冒,流感,过度体力疲劳、蛇咬伤

用法与用量:

服:汤,0.5~1两;或研末。

外用:水洗或捣

宜忌:《江西民间草药》:孕妇忌服。

化学成分

含无羁萜(friedelin),无羁匝烷-1,3-二酮(friedelan-3β-ol),羽扇豆醇(lupeol),羽扇-20(29)-烯-1,3-二酮[lup-20-(29)-ene-1,3-dione]及β-谷甾醇(β-sitosterol)。

含无羁萜,无羁萜烷-3β-醇,羽扇-20(29)-烯-1,3-二酮,羽扇烯酮(lupenone),算盘子酮(glochidone),羽扇-20(29)-烯-1β-3a-二醇-3-乙酸酯[lup-20(29)-en-1-ol-3a-yl acetate],羽扇豆-20(29)-烯-1β,3β-二醇[lup-20(29)-ene-1β,3β-diol],谷甾醇(sitosterol)。

选方

①治痢疾:算盘珠鲜五至七钱。捣烂,冲服。(《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下痢脓算盘子干研末,每次二钱,调送服。(《泉州本草》)

③治黄疸算盘子二两,大米一、二两。水,不拘时服。(《江西民间草药》)

④治白浊白带算盘子酌量。服外洗。(《岭南草药志》)

⑤治咽喉肿痛:鲜算盘子一至二两,汤调蜜频服。(《泉州木草》)

⑥治喉痈算盘子鲜全草一至二两。含雄鸡汤服。(《泉州本草》)

⑦治毒蛇咬伤算盘子端嫩,捣烂伤处。(《江西民间草药》)

⑧治牙痛:算盘珠适量。捣烂调冬蜜贴。(《福建民间草药》)

⑨治皮疹瘙痒:算盘子汤洗患处。(《泉州本草》)

⑩治疖肿乳腺炎算盘子捣烂外。同时用一至二两,水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⑾治蜈蚣咬伤算盘子捣烂。(江西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

治疗肠炎算盘子1斤,加水1000毫升,2小时左右,使成500毫升,冷却过滤加防腐备用。

每次服50~100毫升,每日3次。

一般在服药后第1日,腹胀腹痛腹泻减轻,食欲增进。

继续治疗3~5日后,症状即完全消失。

若无并发症一律不加用其他药物。

治疗急性肠炎、慢性肠炎、单纯性腹泻共100例,痊愈88例,进步4例,无效1例,中止治疗7例。

治愈率为88%。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算盘子根

下一篇 根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