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髓性麻痹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由延髓发出的第Ⅸ,Ⅹ,Ⅺ,Ⅻ对脑神经习惯称为后组脑神经,其主要功能为支配舌咽部的运动,受损后可导致言语及吞咽障碍。
延髓麻痹既可以是第Ⅸ,Ⅹ,Ⅺ,Ⅻ对脑神经的全部麻痹,也可以是部分神经麻痹或个别神经麻痹,病变部位包括下运动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和肌肉。
造成延髓麻痹的病因可以是血管性疾病,炎症,肿瘤,变性病,自家免疫疾病等。
(二)发病机制
脑神经Ⅸ,Ⅹ,Ⅺ受双侧皮质脑干束支配,一侧皮质脑干束损害可无症状,双侧损害即出现假性延髓麻痹,脑神经Ⅻ受对侧单侧皮质脑干束支配,一侧核上性,核性,核下性损害即可出现一侧核上性或核下性舌下神经麻痹,双侧损害舌不能运动。
症状
(1)言语困难:延髓麻痹最早的症状常常是构音障碍,患者说话易疲劳,尤其是在需要提高声音,加重语调的情况下明显,以后随病情进展,逐渐出现舌,口唇,软腭和咽喉等构音结构的麻痹。
(2)发声困难:主要由于双侧迷走神经运动功能的丧失,运动声带,控制声门裂的喉内外肌麻痹所致,初期声带无力,发音低而粗涩,后期失声和严重的吸气困难与喘鸣,如有失音而呼吸功能正常,多属于癔症。
(3)进食困难:在延髓麻痹患者,由于舌肌,软腭,咽肌的麻痹,先后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咽反射消失和咀嚼无力等进食困难的复杂征候。
2.各临床类型分叙如下
①急性起病:
B.急性延髓灰质炎(脑干型):流行病史,发热,CSF蛋白-白细胞分离,四肢由下而上瘫痪感觉障碍。
C.急性根神经炎:四肢周围性瘫,根痛明显,常伴双侧面瘫,CSF蛋白-细胞分离。
②亚急性慢性起病:
A.肌萎缩侧索硬化(运动神经元疾病):四肢上,下神经元瘫痪,肌萎缩,无感觉障碍。
C.多发性硬化:伴脑神经Ⅴ,Ⅶ,Ⅷ多灶脑神经损害,缓解复发交替。
D.脑干肿瘤:进展性病程,晚期有高颅压,常伴其他脑神经损害,小脑体征或长束体征。
(2)假性延髓麻痹:动脉硬化,脑血管病(空隙梗死,多灶梗死或出血),多发性硬化,感染,中毒,缺氧,代谢性脑病,肿瘤,外伤,脑炎,脑脊髓膜炎等,均可能导致后组脑神经的核上性病变,可分为3种临床类型:
检查
诊断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诊断。
鉴别诊断
1.以竹签刺激一侧手掌大鱼际肌或小鱼际肌,出现颏肌收缩称掌颏反射。
2.患者头略前屈,以叩诊锤叩击上唇中部,出现头急速后仰称仰头反射。
3.以棉花刺激一侧角膜缘,同时出现双侧闭眼及下颌向对侧偏斜称角膜下颌反射。
根据Ⅸ,Ⅹ,Ⅺ,Ⅻ对脑神经所支配的舌咽部肌肉麻痹,引起的吞咽障碍和构音障碍,可诊断为延髓麻痹,进一步尚需判定导致延髓麻痹的病变部位,其中包括大脑皮质运动区,双侧皮质延髓束,以及第Ⅸ,Ⅹ,Ⅺ,Ⅻ对脑神经或其所支配的肌肉,延髓麻痹尚需与失用症鉴别。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护理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