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色赤杨

色赤杨,又:赤杨树、水冬瓜树。落乔木,或大灌木状。高4~16米。树皮光滑,灰褐色。嫩褐色,有褐色毛。互生。大而较薄,阔、倒卵形,基部楔形,上面无毛,下面有疏柔毛,边缘有浅裂和锯齿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柔荑状。果穗椭卵形,呈球果状,长达2.6厘米。期4~5月。9月果熟。 生于山溪附近及阔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分布我国东北等地。落乔木,高6-20m。树皮灰褐......
目录

形态特征

色赤杨图册乔木,高6-20m。树皮褐色,光滑;条暗灰色,有1.5-5.5cm;叶片 ,稀卵形,长4-9cm,宽2.5-9cm,先端,稀锐尖,基部或宽楔形,边缘有波状缺刻,或为粗重锯齿,上面疏生毛,下面粉绿色,密生褐色毛或无毛,有时腋间簇生髯毛;侧脉5-10对,直伸齿端。单性,雌雄同株;果序2-8枚呈总状或锥状排列,果序梗极短,长2-3mm或几无梗;果苞木质,先端微,有5枚浅裂坚果卵形,和约3mm,果翅厚纸质,极狭,宽为果的1/4。期5月,果期8-9月。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东北及蒙古、山东等地。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700-1500m的山坡林中、河岸或潮湿地。

药用价值

1.止咳、祛与平喘作用 小 腔注射色赤杨树皮液0.2g/只有止咳作用,但服上述量的10倍仍然无效(氨水喷雾法)。小服水2g/只或腔注射0.2g/kg均能明显增加呼吸道 酚红排泌量,说明有祛作用。 豚腔注射水20g/kg有明显平喘作用,但服40g/kg仍然无效( 组织胺喷雾法)。

2.抑菌作用 色赤杨树皮浓缩乙醇提取液在0.1g生药/ml浓度时,对 流感嗜杆菌、 肺炎双球菌、白色 葡萄球菌及奈瑟氏球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毒性】小服水 半数致死量大于225g/kg; 腔注射时,半数致死量大于50g/kg。

性味】苦;性凉

【功能治】消热;止咳;化痰;平喘。 慢性气管

【用法用量】服: 汤,10-15g.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取色赤杨树皮(冬、春季采集)制成浸膏粉,装入囊,每粒约含生药5~7.5克。据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色赤杨树皮的祛和消炎作用较为显著,镇咳次之,而平喘作用较差。细胞检查也表明本品对恢复慢性气管炎病变有一定作用。治程中未见副作用。

摘录

《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希尔德病

下一篇 延髓性麻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