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
病因
本病病因不明。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自主神经发生变性(尤其是交感神经系统),阻断了压力感受器的反射弧所致。直立性低血压除上述原发性外,也可继发于其他疾病,包括:
1.神经系统疾病
脊髓结核、脊髓横断性损害、脊髓空洞症、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多发性硬化、亚急性联合变性、震颤麻痹等。
2.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垂体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嗜铬细胞瘤等。
3.药源性
如交感神经手术后。
5.其他
临床表现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的临床表现是卧位时血压正常,直立时血压迅速而显著降低,收缩压降低超过30mmHg,舒张压降低超过20mmHg,但心率无变化。血压降低可产生一系列脑缺血、缺氧表现,轻者直立时逐渐发生眩晕;重者立即发生晕厥,被迫长期卧床休息,卧下后眩晕或晕厥症状能缓解。此外,可出现自主神经损害的症状,如皮肤干燥,出汗少,排尿、排便障碍,性欲减退及勃起功能障碍等。本病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部分病例可逐渐出现眼外肌麻痹、肢体僵硬伴粗大震颤、表情呆板、动作迟钝和慌张步态等椎体外系损害症状;步态蹒跚、共济失调、语言不清、眼球震颤等小脑受损的症候;肌张力痉挛性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神经反射阳性、发音困难等锥体束受损的症状;少数病人有感觉异常、智能减退现象。这一类病人因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也称为中枢型即Shy-Drager综合征。若无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仅有直立性低血压和周围自主神经功能不全者,称周围性直立性低血压病。
检查
内分泌疾病引起的低血压,应做相应的内分泌功能及激素检测。血常规化验,如有红、白细胞的改变,有助于诊断。
1.心电图有无心律和心率的变化,有无ST-T的改变,有无病理性Q波。
诊断
根据本病临床表现,诊断不难。应注意以下几点:
1.部分病人直立性低血压不是即刻发生,需站立1~3分钟后才发生。怀疑本病时,至少要等待5分钟。
2.正常人起立时也会发生短暂的血压下降,但波动不大,在1~2分钟内恢复,不要误诊为本病。在晕厥方面,除本病外,应除外血管迷走神经反射、颈动脉窦过敏、排尿性晕厥和严重心律失常(如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病症所致的晕厥。
并发症
治疗
1.起床走动及体位改变时,动作要慢,避免骤然起立,平时宜穿弹力袜、紧身裤或用弹力绷带,以减少直立时下肢静脉血液淤积。
2.饮食方面除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外,可适当增加食盐量以增加血容量。
4.药物治疗,地塞米松、左旋多巴、谷维素等。其他支持疗法,如三磷腺苷(ATP)、辅酸A、泛癸利酮(辅酶Q10)、肌苷、维生素B族也可选用。
预后
预防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