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书写痉挛

书写痉挛也称原发性书写震颤,是成年人最常见的动作性震颤,尤以书写时出现震颤,书写困难最为常见。临床较常见,是指患者在书写或做书写动作时出现5~8Hz的手部震颤,不伴有其他功能障碍。部分患者震颤并不完全限于书写动作,做其他相似工作或使用类似工具时也可有震颤。因此,有人提出书写痉挛可分为任务诱导型书写痉挛和姿位敏感型书写痉挛。本病症是长期用手作细操作的职业人员之职业病,好友于中青年。其确切的病因尚不......
目录

病因

本病症是长期用手作细操作的职业人员之职业病,好友于中青年。其确切的病因尚不明了,估计与大脑基底细胞的退性变化有一定系;与精神因素(紧张、恐惧等)系较密切。

临床表现

临床上常见于长期用手作细操作的职业人员,例如教师、编、秘书、作家、画家、书法家、誊抄员、绘图员、打员、电报员、弹琴者等。要表现手指不灵活、不协调;手部肉出现痉挛性收缩或双手颤动甚至整个手肉均发生颤动,使双手的功能发生障碍,无法用手作细工作;典型直观的见于持笔难,写歪斜,重者无法握笔与书写。本病症常因躯体过度疲劳(尤其是手的疲劳),或情紧张而诱发。且越是紧张,越怕写不好,痉挛就越明显。如果改做其他不需用手去细操作的事情,情平静,操作起来则得应手,痉挛程度很轻,甚至不发生痉挛。中老年人容易罹患帕金森病小脑共济失调神经系统疾病,得病后也可以出现手指痉挛或震颤症状书写痉挛艰症患者思维敏捷,面无偏瘫,肥力正常,无肉萎缩,感觉存在,反射正常,部CT检查也无异常,故易与上述神经系统疾病鉴

诊断

电解质、药物、微量元素及生化检查,有助于鉴诊断。

1、CT、MRI检查对颅疾病鉴诊断有意义。

2、电图检查,对鉴诊断有意义。

3、基因分析 对鉴某些遗传性张力障碍疾病有重要意义。

鉴别

一般认为原发性书写痉挛特发性震颤的一种变异型,因为两者震颤频率相近,原发性书写震颤还伴有轻度的上肢姿位性或运动性震颤,对特发性震颤有效的药物也能用于原发性书写震颤

特发性震颤起病可以只表现为单侧手的震颤,但随着病程发展,最终可发展为双侧对称性全身震颤。原发性书写痉挛是任务诱导型,通常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始终保持局限于手的震颤

而原发性书写震颤也被认为是书写痉挛的一种变异型,两者都具有任务特异性。书写痉挛一定程度上也表现有粗大的震颤书写痉挛发病年龄比原发性书写震颤小10~20岁。

防治策略

(a)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后,让手休息刻;或暂停用手细操作的工作,换一类工作干,以让双手得到休息。加强体育锻炼,针对性的锻炼是每日玩健身球,有疏通双手、增强手肉功能,调大脑皮层功能的功效。

(b)出现"手不从"的痉挛症状后,可通过自我按摩来消除症状。用左手小按摩右手部和前;也可用左手中指或拇指点接谷、池、外穴位,每2分钟,自觉有酸麻胀之感即可。还可针灸池、百会、谷、池、外、足三里穴位,每次每15分钟,每日1-2次。过这些活、通解痉的自我治疗,症状会较快地消除。

(c) 用手勿忘护手,常做双手保健按摩,不但能养护双手,还能强健躯体。按摩有疏理气的功效。具体法是:先用双手掌快速摩擦30-50次,待手掌发热后,用右手掌向左手前侧从手指末端向肘部反复推擦50-100次。再擦热手掌,以同样法用左手掌推擦右手。每天早晚各做l次。此外,搓揉拇指有兴奋大脑皮层的作用;按摩食指可以调消化系统功能,健脾疏肝;按摩中指可预防管疾病;按摩指可以调整神经系统功能,提高其灵敏度;按摩小指可增强呼吸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的功能,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手之间的互相摩擦则可以刺激头、颈、肩、眼、人体各部,对治疗眼睛疲劳、肩酸痛有一定的作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三痹

下一篇 嫁接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