蒴莲
植物形态
草质藤本;茎圆柱形,具条纹,变无毛。叶纸质,宽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7-15厘米,宽8-12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或短楔形、全缘,间有3裂,干时,两面苍黄色,光亮,无毛;叶脉羽状,侧脉4-5对,小脉横出,明显可见,叶为3裂者,中间裂片卵形,侧裂片较窄;叶柄长4-7厘米,无毛,顶端与叶基之间具2个盘状腺体。聚伞花序有1-2朵花;花梗长达6厘米;苞片鳞片状,细小。花单性者,雄花:花梗长8-10毫米;花萼管状,长9-12毫米,顶端5裂,裂片小,宽三角形,长0.5毫米;花瓣5枚,披针形,长0.6毫米,具3条脉纹,生于萼管的基部,具5个附属物;雄蕊5,花丝极短,花药顶端渐尖;子房退化,无胚珠,具短柄。雌花:较雄花为大,萼管长8-9毫米,裂片三角形,长与宽约1-1.5毫米;花瓣5枚,披针形或椭圆形,长约5毫米,生于萼管的下部,等高或稍高于萼齿,萼管基部具5枚膜质附属物,长圆形;退化雄蕊5,长1毫米,基部合生;子房椭圆球形,具柄,有3个粗壮柱头。蒴果纺锤形,长8-12厘米,老熟红色,有光泽,3瓣室背开裂,外果皮革质;种子多数,近圆形,扁平,直径近1厘米,草黄色,种皮具网状小窝点。花期1-7月,果期8-10月。
![]() | ![]() |
生长习性
为低海拔疏林中较常见的植物 。
地理分布
栽培技术
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最适宜温度26-32℃年降雨量在1200mm以上,以 阳光充足、土层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忌低洼积水。
种植方法
用各子繁殖。9-10月果实成熟,剖开取出种子,洗净晾干贮藏。忌年3月,直播到生产大田上,按行距40cm开行点播,行沟深5cm种子粒距5cm,播种2-3粒,覆盖细土2cm,浇水保湿。播后10-15d出苗。
田间管理
苗高10cm时定苗,株距20cm留2株,苗高30cm左右,拾架引藤攀援。种植2年后,每年需进行整枝和疏芽,每株只留2-3条茎蔓上架,其余的全部剪掉。此外,过多的腋芽也应除掉,以利通风透光。定苗后即追肥1次,之后于5、6、7月各追次氮,磷肥。10月收果后,追肥后结合培土。
药用价值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